建行的智能存款是什么意思(监管责令整顿“变相高息揽储”智能存款或将退出存款江湖)

存款“江湖”从来不缺黑马。起源于私人银行的“智能存款”自2018年推出以来备受市场追捧,多家银行纷纷效仿。然而好景不长,这款“网络名人”智能存款产品近日被监管“下架”。

据媒体报道,自5月初监管部门召开会议清理整顿与利率、存款金额挂钩的创新存款产品以来,已过去一个多月。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再次走访调查发现,不少私人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已经下架或售罄,并表示将不再推出智能存款产品,但部分私人银行的智能存款仍在销售,但已经在收缩此类业务。

恒丰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员王丽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民营银行普遍机构网点少,品牌影响力差,吸收存款能力弱,存款利率相对较高。对于民营银行来说,一方面可以加大与外部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扩大客户来源;另一方面也要打造自己的经营特色,通过特色服务吸引客户,进而沉淀客户,获得稳定的存款。

部分国有银行

暂停签署智能存款

据了解,智能存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照日均规模计息的产品,一种是按照存款期限计息的产品。前者产品多由传统商业银行推出,后者产品主要由私人银行推出。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初,监管部门召开会议,要求拟关闭产品的属性为“根据客户活期存款账户日均余额,参考定期存款利率,设定分级利率的活期存款创新产品”。紧接着,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23号文,明确要求整治“结构性存款不实,通过设置‘虚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的行为,以整治违规高息、吸储等利率恶意竞争行为。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多数银行已经主动下架智能存款产品。除了建行和部分国有银行本身没有发行此类产品外,其他国有银行均已停售智能存款产品。

“有一款智能存款产品,已经在5月17日停售。部分股票到期后自然终止,停止所有增量,不允许新增。现在系统不允许自动续费”,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智能存款是什么意思

据悉,虽然建行已停售部分智能存款产品,但仍有部分智能存款产品在售。比如银行发行的“聚财”1-9号产品已经停止签约,产品到期不再续约,但在2019年8月底之前,“聚财”10号产品仍然可以签约。该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我行5月份统一短信通知客户,聚财1-9号到期不再续约,聚财10号这款智能存款产品主要针对高端客户,日均余额50万以上。”

此外,据记者调查,大部分股份行并没有智能存款这类业务,部分有这类业务的股份行也已停售。

私人银行

收缩智能存款业务

对于民营银行来说,智能存款发行现状如何?记者了解到,部分私人银行已经下架或售罄智能存款产品,并表示将不再推出智能存款产品,但部分私人银行的智能存款仍在销售,但目前正在通过调价、限量等方式收缩此类业务。

据了解,私人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计息。一个是分步利息计算。比如私人银行的智能存款,按照存款的时间来计算利息。7天后不满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3.8%,6个月不满1年的为4%,1年不满2年的为4.2%,2年不满3年的为4.5%,3年不满5年的为4.6%。

另一种是固定利率,也可以提前支取。如果客户选择提前支取,可以按照相当于存款天数的固定年化收益率支付利息。

以某私人银行为例,其APP显示智能存款产品“* *宝”已经售罄。“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早在今年4月初就停售了,监管有统一要求。”该私人银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悉,虽然某私人银行已将智能存款产品从手机银行APP中下架,但之前购买过该产品的老客户可以继续购买,新客户则不能。此外,相比去年年底的高收益率,智能存款的利率也与以往不同,该产品的年化利率也从3.98%降至3.58%。

一家私人银行的客服人员表示,“虽然我们还有智能存款在售,但已经收到相关监管文件,智能存款的规模已经在逐步缩小。”

另一家私人银行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的智能存款产品已经下架,目前没有类似的产品。”

本文来自《证券日报》。

欲了解更多精彩信息,请访问金融行业网站(www.jrj.com.cn)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