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进货批发网官(1688与淘宝特价版打通背后,阿里“新贸易”战略的逻辑在哪儿?)

记者|林北辰

“工厂货”成为阿里巴巴今年电商体系的重点。

9月16日,经过一波“一号工程”的宣传,阿里宣布在阿里动物园的新角色是智能制造工厂的“犀牛”,犀牛制造在杭州正式投产。此前,这一战略级项目已经保密3年。

阿里巴巴进货批发网

随后,阿里巴巴B2B事业群宣布“新贸易”战略,鼓励温州外贸型工厂在全国制造业做出表率,通过数字化工具,减少贸易流通环节,用“货源、一手价格”直达消费终端。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旗下批发业务1688宣布与C2M旗下集加工定制、批发配送、零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淘宝特别版打通,旨在帮助产业带工厂跨越赛道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1688和淘宝特供版的领导者是阿里巴巴副总裁汪海(人称启功),“新贸易”战略并不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4年前提出的“五新”战略(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之列,而是今年疫情后阿里战略部署中的新项。

汪海对“新贸易”的解释是,要改变工厂与市场相距甚远的顽疾,通过数字化工具进入批发和零售领域,然后与消费市场同频共振。因此,在消费市场大数据的支持下,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可以转变为C2M柔性生产模式。

2020年外贸形势严峻,外贸订单量骤降,全行业都在寻找内需计划。如何从外贸企业转型为外贸内贸双循环的经营模式,是今年中国产业带制造企业面临转型的缩影。

汪海透露,自4月阿里启动春雷计划以来,5个月内已有1万家温州企业在1688平台上转型内需赛道,全国有超过12万家企业从外贸进入内贸市场。

他认为,未来五到十年,“工厂”的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成为数字化的浪潮。具体来说,将有两种趋势:

一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工厂进入了数字化订单贸易、数字化批发贸易、数字化零售贸易阶段。在疫情训练下,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完成从近场交易到远场交易的过渡,未来的交易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

第二,C2M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汪海说,由于数字技术和数字发展,工厂将更接近消费者和市场。未来,工厂将不再是供应链中的最后一个制造环节。工厂将会比十年前、五年前、三年前和现在的任何时候都更贴近市场,更了解市场机会,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判断,阿里巴巴对“工厂货”的规划是让工厂直接面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并逐步品牌化。

事实上,在1688和淘宝特别版打通之前,市场对阿里C2M和淘宝特别版的印象还停留在和拼多多的正面竞争上。2019年,阿里以聚划算为武器,抵抗拼多多的攻势,没有成功。今年推出的C2M计划与拼多多对下沉市场的定位如出一辙。

但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过去20年的产业带积累和电商生态布局是其强项。把背后的1688推到前台,结合淘宝特供版,开辟零售批发一体化的道路,是品多多作为一家年轻公司短时间内很难做到的一条路。

但是,现阶段零售批发一体化仍然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C2M不是一个新概念。在中国各大产业带,工厂面向消费者的概念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形成。但由于与消费者的信息流,“工厂品牌”的印象很难深入人心。汪海也承认,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对消费市场趋势和需求的判断,大部分来自于多级贸易商。不打破层层阻隔消费者的传统贸易格局,是不可能完成转型的。

因此,阿里巴巴新贸易战略的逻辑在于改造B2B事业群的事业部架构,将1688与淘宝特别版连接起来,试图让工厂与消费者的距离更近。与此同时,犀牛制造工厂给业界的信号是,虽然工厂还不能为单一消费者生产定制化的产品,但已经能够小批量快速生产。

疫情过后,整个行业的趋势转向线上背景。对于工厂来说,从源头货直达消费者的理想还很遥远,但从阿里、拼多多、JD.COM、苏宁等大公司的动作来看,工厂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定制是一种趋势,数字化迭代后的生产模式有望到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