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京东商城邮政速递物流顺丰速运合作方式(德邦二股东是“阿里系”韵达,为何却终嫁京东?)




德邦之前接触过很多潜在的收购方。

作者|姚悦

编辑蔡镇

来源|野马财经

继极兔收购百世国内快递业务后,行业靴子落地又一重磅M&A事件。


3月11日,据德邦公告,京东物流将收购德邦物流66.49%股份。交易完成后,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崔维星将不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JD.COM表示,双方将在快递、跨境、仓储、供应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合作后,双方将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的独立运营,整体战略和业务方向不变。


德邦巅峰时期,仅快递一项收入一年就超过200亿元,超过行业第二名约170亿元。但德邦逐渐被顺丰和安能追赶,最新市值不到“快递第一股”顺丰的1/20。


德邦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89亿元,同比增长28.16%,其中,快递业务增长33.67%,快递业务增长18.76%,仓储及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40.68%。


据36Kr消息,有分析认为,德邦前前后后接触了很多收购方,甚至阿里、顺丰,最终牵手Debon。一个原因可能是,在Debon和德邦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投资者红杉资本。


京东物流“攻城略地”


近年来,京东。COM在物流领域的版图扩张明显加速,尤其是自2019年提出打造一体化供应链以来,京东物流一直瞄准资本市场,通过“买买买”寻求业务补充。


就在上个月,JD.COM完成了对本地实时零售和实时配送平台达达的增持,持股比例升至52%。于是,收购德邦的消息一出,不少网友戏谑刘的“京邦达”梦(刘一家实控公司的名字是北京京邦达商贸有限公司)。


同月,JD.COM以每股4.35港元的价格增持中国物流资产,持股比例由37.02%增至65.67%。目标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商和运营商之一。


2020年8月,京东物流还收购了Trans-Express,总对价30亿元。


对于JD.COM此次接手德邦,分析人士认为有可能是对京东的弥补。COM在大规模快递方面的短板。





此前,JD.COM大部分大型物流选择外包,运送社会车辆,有时还要支付上楼费用。德邦业务员在大件物品配送方面比较有经验。一旦收购成功,京东物流可以借助德邦网络提升物流能力,加固护城河。


值得注意的是,德邦目前仍有27.3万客户,这些客户来自包括阿里、苏宁在内的各大电商平台,而这些都是京东物流过去难以渗透的领域。


财报显示,京东物流去年营收超过1000亿元,机构一致预期德邦营收约308亿元,而顺丰合并嘉里物流全年营收超过2000亿元。收购成功后,至少从营收规模来看,京东物流短期内将稳坐中国第二大物流公司的宝座。


阿里“进可攻、退可守”?


目前,虽然快递行业还没有拿到一半以上可以称之为寡头的品牌,但仔细研究快递公司背后的资本关系后,普遍认为阿里、顺丰、JD.COM的“三国杀”正在上演。

苏宁易购京东商城


阿里生态网早已将触角伸向物流领域。自2008年投资百世以来,阿里巴巴一直在不断提升“四通一达”的地位。截至2020年4月,阿里获得大云2%的股份,“四通一达”五大快递公司已全部打上阿里的烙印。


面向社区、面向校园的菜鸟驿站,通过4万多个站点,形成了菜鸟网络的城市终端网络。


2015年,德邦快递入驻菜鸟,为天猫淘宝提供30公斤以下的大件物流服务。德邦被收购,毫无疑问菜鸟在大快递中缺少一个头部选项。而且阿里电商正在努力“服务”,物流是需要加强的部分。






【/S2/】2014年,马云曾经说过,作为一个电商,千万不要碰物流,因为自建物流最大的弊端就是员工队伍会变得异常庞大,JD.COM会变成十几万人的庞然大物。


后来,马云创办了“菜鸟网络”。阿里一直想通过菜鸟网络帮助快递公司提高运营效率。但菜鸟只提供物流数据的收集和反馈,包括佣金、提成、服务费等。时效性、送货上门等细节很难控制,所以对通达系的控制也比较弱。


业内人士指出,从大趋势来看,电商平台会越来越重,菜鸟迟早要亲自出马。相比自建物流体系和中转仓,直接从市场上获取优质标的是更快捷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的大云是德邦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52%。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通达系快递企业仍牢牢占据中国快递行业63.6%的市场份额。然而,在极兔收购百世之前,Debon收购德邦之后,快递市场极不平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阿里对申通快递行使权利的最后期限年。阿里目前的高管已经全面进驻申通快递,接手申通快递的日常事务。


但有投资者发现,如果阿里再次行使申通快递,申通快递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化,引发要约收购,届时申通快递可能被私有化退市。所以还没出手的阿里“可攻可退可守”。


德邦26年起伏


作为零担(物流运输领域的一个术语,指货主需要运输不到一辆车)领域较早成立的直营物流企业,德邦曾被称为快递行业的“黄埔军校”,为行业输出了众多人才。


德邦创始人崔维星,1992年毕业于厦大会计系,也算是物流快递行业主要领导的天花板。


毕业两年后,崔维星加入速达货运公司,进入物流行业。1996年,崔维星打着“崔氏货运”的招牌单干。短短一年时间,其资产积累到20万元。


2000年8月8日,广州德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300万元,专门从事空运输代理业务。到2010年,德邦营收达到26亿。


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2013年左右,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快递市场的爆发,但当时德邦的传统零担业务增速并不乐观。


为了应对电商市场的爆发,德邦再次进行战略转型:从零担快件转型为专注于大件快递,并于2014年先后引入红杉资本、CDH投资、CICC资本等投资方。


快递业务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德邦物流于2018年直接更名为德邦快递,专注于大件快递市场。


2018年,德邦历经波折终于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首家上市快递公司。当日开盘价为6.97元,上涨44.01%。


但转型之路并不平坦。2018年至2021年,德邦“快递业务”收入连年下滑,“快递业务”收入增长缓慢。2021年,其净利润下降近90%。


2020年7月31日,国内物流行业知名服务机构连云智库公布了2020年中国零担车30强。蝉联榜首八年的德邦首次失去头把交椅,顺丰以124.5亿元的营收成为零担轨道新王。


如今,德邦市值较刚上市时的300亿元缩水近60%。


河南省物流协会副会长王燕表示:“德邦最终把自己卖给了Debon,是因为它的文化问题和‘大企业病’,这是它自己再也无法解决的。这个教训也是深刻的,值得反思。”


你用过德邦快递吗?你有什么经验?欢迎评论![/s2/]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