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蒋世强、朱京杭报道
12月18日,一向低调的“中直系”掌门人解志坤突然辞世,享年61岁,令人唏嘘。
辉煌时刻,解志坤坐拥一个涵盖金融、投资、理财、新金融等行业的庞大帝国,总资产一度超过万亿元。
在资本市场上,解志坤还控股宇顺电子(002289)等8家a股上市公司。SZ)作为实际控制人。此外,解志坤也是CICC科技服务(08295。HK),一个香港股票市场。
据胡润百富官网显示,2021年,解志坤以26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百富第241位,身家100亿元。但他极其低调,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
最新消息称,中植集团将由中融信托董事长刘洋暂时主持。公司战略不变,管理层稳定。
尽管如此,解志坤的突然离世还是引起了资本市场的震动。
8家实控公司全线下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a股市场,杰之坤目前有8家a股上市公司为实际控制人,分别是宇顺电子(002289。SZ)、ST天山(300313。SZ),准友(002207。SZ)、凯恩(002012。SZ)和mygym (002621。尺码(size的简写)
12月19日至20日,上述8家公司相继发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死亡的公告。如宇顺电子称,“董事会沉痛公告,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解志坤先生家属通知。解志坤先生于2021年12月18日病逝。”
在谈到解志坤的去世时,8家公司均表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向解志坤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但实际控制人死亡对公司的影响,正如荣域集团所强调的,“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稳定正常...按照既定部署稳步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公司将根据后续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发布相关公告。”
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ST宝德(300023。SZ),今年8月提出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解志坤,但目前仅转让了部分股份。若转让完成,解志坤控制的北京首拓容晖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重庆中新融创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总股份的28.17%,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此外,港股的CICC科技服务(08295.HK)也于12月20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公司最终实益拥有人解志坤先生家属通知,解志坤先生于2021年12月18日因病去世”。
截至CICC科技服务公告之日,解志坤通过中智信卓资本有限公司和康邦戚慧(香港)有限公司持有68.41%的股份
另外还有凯丰新材(835427。OC)在新三板市场,而解志坤也是实际控制人。
市场表现方面,12月20日周一,宇顺电子等8家a股上市公司全线下跌,其中宇顺电子跌幅最大,早盘以8.02元低开,午盘报收涨停。截至收盘,宇顺电子跌9.98%,ST天山跌9.18%,荣宇集团跌8.51%,康生股份、美尔雅均跌逾7%,凯恩股份、准油股份分别跌5.07%、3.56%,美吉姆微跌1.05%,收于3.77元。
此外,与解志坤关系密切的*ST宝德当日跌幅也超过7%。
港股方面,CICC科技服务开盘后暴跌60%,收盘下跌34.46%,至0.485港元/股。
十字路口的“中直系”
回顾解志坤背后庞大而隐秘的“中植系”,在a股市场一度非常低调,偷偷摸摸多年。
2014年至2016年前后,中植系以“PE+上市公司”的模式扩张,通过中融信托等平台发挥资金杠杆作用,充当输血渠道,再以“二股东”身份进入上市公司,成功囊括宇顺电子、美尔雅、准友、美吉姆、st中南等上市公司。辉煌时刻,"中植系"持股超过5%的a股上市公司一度超过30家。
然而,随着金融去杠杆大趋势的到来,杰之坤这些被杠杆资金撬动的上市公司,在退潮后也暴露出风险。
从总市值来看,解志坤实际控制的8家公司总市值仅为222亿元,其中康生股份总市值为43亿元,荣宇集团为37亿元,美吉姆为31亿元,其余均在30亿元以下,市值最小的准石油股份也只有14亿元。
目前上述八家公司主营业务都有所欠缺。
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宇顺电子、st天山、准友股份均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分别为-0.16亿元、-0.22亿元和-0.2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2019年外,准油股份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为负。
不过Kane和mygym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强。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和0.38亿元。
从负债率来看,ST天山和准油的负债率较高,分别为85%和61%。
此外,“中植系”公司内部治理有待完善。
12月18日,杰之坤实控人之一的康生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其时任董事长陈汉康、时任总经理周景春、时任财务总监高翔分别出具警示函,记入证券期货市场信用档案。
康生主营业务包括家电制冷配件和新能源商用车,目前没有机构调研报告。
无独有偶,业绩持续低迷的准石油股份也面临高管流失的风险。
今年8月31日,准友称收到公司副总经理宗昊(2021年5月6日至今一直代理财务总监)的辞职报告,宣布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即时生效,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的任何职务。
近几年表现不佳。今年4月刚刚摘掉帽子的宇顺电子,不久前也没能“赶考”。
11月23日,宇顺电子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凯旋门控股有限公司与白一平共同持有的深圳市前海首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向公司控股股东中智融云(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但证监会M&A和重组委认为,公司未充分说明标的资产的核心竞争力,且交易完成后商誉占比较大,不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最终否决了本次交易方案。
金融领域的隐性风险
在金融领域,中智企业集团也形成了庞大的业务网络。
战略控股或参股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横琴人寿、恒邦财险、中融汇鑫期货、田可嘉豪典当行等6家持牌金融机构,控股或参股中海荣盛、中智国际、中新融创、中智资本、首拓荣盛等5家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涵盖房地产管理、不良资产管理、国企混改、并购重组、私募股权投资等同时持有或参股。
中融信托一直是资本市场公认的“中植系”重点资产和资本运作枢纽。
在解志坤去世后,中植企业集团也宣布,中融信托董事长、解志坤的侄子刘洋将暂时主持中植企业集团的全面工作。
2010年,大型国企经纬纺机成为中融信托第一大股东,持股37.47%,中植集团持股32.99%。
中融信托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公司自有资产285.58亿元(并表),公司及子公司管理资产总额8898.83亿元。在委托资产中,公司管理信托资产7176.3亿元,占比80.64%;子公司管理的资产为1722.53亿元,占比19.36%。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5亿元(合并)。公司总部净资产190.61亿元,净资本162.52亿元,净资本覆盖率169.81%,净资本盈余66.81亿元。
近年来,与“中直系”金融板块相关的风险事件也时有发生。
比如横田财富,它脱胎于中融信托第一财富中心。恒天财富是“中植系”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之一,也是重要的融资平台。
截至2021年11月底,恒天财富累计资产配置规模达到1.5万亿元,是四大财富管理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其次是新湖财富,其最新累计资产规模超过1.3万亿元。
此前,恒天财富机构或其资产管理平台主动管理的产品多次爆仓。
据界面新闻报道,恒天财富旗下的金笳、嘉行两大系列私募密集爆发,总规模超过22亿元。背后的金融家是前资本玩家徐茂栋。在徐茂栋的杠杆博弈中,从收购天马股份(002122。SZ)到购买当地中小银行的股份,再到成立兴业M&A基金,恒天财富数次担任基金券商。此外,恒天财富实际投后管理存在诸多失职甚至不规范之处,相关风控措施几乎沦为摆设,直接或间接导致投资人财产受损。
此外,还公开报道恒天财富出售基岩资本“东方价值5号”进行定向增发;代销的“东方价值1号”和“5号”两只基金被吹爆,原本投在哔哩哔哩的钱被挪作他用,让投资者血本无归;此外,一岁蓝千里资管计划的投资人去恒天财富推介会“征求意见”等等。
还有“假金交所”产品等问题。
据证券时报报道,一些“野鸡平台”打着“金交所”的旗号,为非法发行房地产、第三方财富等行业的“理财产品”设立了新的地下融资渠道。他们涉嫌自负盈亏,为关联企业输血,包括“中植系”的大唐、恒天、新湖三家财富公司。
报道还指出,这三家公司利用“伪金交所”作为融资渠道,发行了大量理财产品,规模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这些产品的融资方是中智启行、中智创新、中智国际、中海荣盛等公司。穿透后实际控制人均为解志坤,利率8%-12%不等,投资是“补充发行人流动资金”。
12月19日,恒天财富官方微信号发布《致客户的一封信》,表示股东单位中智企业集团依法对公司在公司治理和重大战略决策方面进行指导和授权,但不涉及具体经营和业务发展。作为恒天财富的股东单位之一,中智企业集团及其创始人解志坤一直为恒天财富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与此同时,2019年,恒天财富开启战略转型。两年下来,阶段性成果显著。2021年,恒天财富在巩固转型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深化转型建设,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坚持合规经营,现已形成全品类产品配置架构。
中融基金“发行难”
公募基金中植系子公司中融基金今年两次发行基金失败。
中融基金成立于2013年。数据显示,中融基金最新管理规模为1232.34亿元。
9月18日,中融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中融内需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合同无法生效。这也是今年以来第23只发行失败的公募基金。
资料显示,中融内需值发布时间为今年6月11日至9月10日。该基金的重点投资对象为与内需价值主题相关的优质上市公司。根据基金合同,投资于股票和存托凭证占基金资产的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的股票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投资于内需价值主题相关证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中融基金指出,“内需价值主题”是指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相关行业,主要分为受益于内需消费增长和内需投资的相关行业,以及以价值增长为核心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中融内需值于2020年12月14日获批,6月11日开始发行,接近6个月的发行期。
此前,今年4月,中长期纯债基金中融安泰也宣布发行失败。
接班人刘洋
恒天财富在声明中也提到了中智企业集团的现状。声明称,中植企业集团表示,由于事发突然,中融信托董事长刘洋受解志坤家人委托,经集团管理层讨论决定。
同时,中植企业集团表示,目前集团各级管理团队团结稳定,各项业务发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运行平稳,发展势头良好。下一步,根据解志坤确定的发展战略,集团将坚持产业和资产管理双轮驱动,进一步突出实体产业发展,加强和改善资产管理,发挥综合管理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时代周报报道,刘洋今年46岁,是解志坤姐姐的儿子。2009年5月,年仅34岁的刘洋出任中融信托董事长。
2015年6月,解志坤退居幕后,刘洋出任中植集团董事局主席。期间曾短暂卸任中融信托董事长,后于2016年3月再次接任。
中融信托的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2年,中植集团出资1.2亿元参与中融信托重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也正是在刘洋的运作下,中融信托旗下的中融财富分成了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盛财富四家财富管理公司,现隶属于“中植系”。
今年6月,在中国信托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刘洋表示,信托公司需要坚持“长期原则”,才能做好真正的财富管理,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交汇点上,为“讲好中国信托业自身发展的故事”做出贡献。
他对未来理财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称一是从长期战略角度,信托公司要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不受短期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保持业务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二是继续加强信托文化建设,牢记受托人责任,回归信托本源;第三,坚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四,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投资;第五,及时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反馈机制。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