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抽奖转盘怎么制作(用户运营的秘密武器:4步搭建积分体系)

编辑导语:积分兑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手机下载的很多app都有积分兑换功能,积分已经成为商家不可或缺的营销工具。积分到底是做什么的?能给商家带来什么影响?本文重点介绍积分制,建议有兴趣的伙伴阅读。



现在,积分随处可见,比如淘宝,JD.COM会员积分,手机充值卡,甚至线下超市,咖啡店等等。积分已经成为商家不可或缺的营销工具。随着近年来“付费会员”和“超级用户”的流行,各行各业的积分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

还有很多刚刚起步或者还没积分的业务,可能会有疑问:

积分的定义和主要作用是什么?

积分的获取和消费如何设计?

积分制预算成本如何控制?

根据这些问题,结合我的经验做以下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积分的定义和作用

什么是积分?积分是产品中的虚拟货币,是鼓励和引导用户行为的载体和工具。更直白的说,积分是产品中发行的“钱”,是用户可以获得和使用的“钱”。积分系统在企业用户运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主动留存:提高用户在平台上的持续主动留存,培养用户忠诚度。积分的价值感和可玩性可以吸引用户参与,用户赚取的积分沉没成本会提高用户留存。
  • 拉辛支付:积分有利于激励用户从事产品中关键的高价值行为,包括分享行为和付费行为,帮助企业获取利润。
  • 分层运营:基于用户分层的28-8原则,即20%的高价值用户贡献80%的收入,决定了头部用户和腰尾用户在运营策略和行动上会有差异,整合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分层方法。
  • 另外,积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控制成本。用户没有兑换的所有积分都只是一个数字,企业也可以动态调整这些数字的数值。

    二、4步搭建积分体系

    有必要明确构建完整体系的具体步骤和框架。如果只是一次做一件事,随意搭建积分系统,只会浪费资源,毫无意义。施工可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整体系统的成本预算。

    作为积分“负债”,在设计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控制成本。根据不同的商业形态,不同企业在构建积分体系时投入的成本方案是完全不同的。常见的方案有两种:固定成本和浮动成本。

    (1)固定成本

    如果你的业务不是靠卖产品/服务直接盈利,比如卖广告或者储值卡,一般采用固定成本,先提前预估一年的收入,再申请一定的预算费用。

    例如:

    第一步,计算公司的年收入。

    第二步是确认积分预算金额。大多数企业把整体预算控制在收入的1%到5%之间。比如公司年收入1000万,比例是3%,那么预算就是30万。

    第三步,确认积分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每个消费1元的用户1个积分计算,1000万的收入对应1000万积分,参考行业30%的积分使用率,一年可以获得300万积分。

    第三第四,确定积分转换比例。积分使用/预算= 300万/30万=10:1

    最后按照10:1的汇率进行积分运算。

    (2)浮动成本

    浮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区别在于,浮动成本随着营业额的变化而变化,整个积分池没有上限。一般适用于通过销售产品/服务直接获得收入的企业。

    以海底捞为例:海底捞积分是用户消费1元获得1分,兑换比例是20分扣除1元,相当于用消费的5%作为积分的成本。

    数据显示,海底捞2020年餐厅销售额274亿元,相当于5%或13.7亿元作为用户积分预算。底层钓鱼账号贴吧,一个顾客只要一个多月来店里消费一次,一年就能增加2052元的利润。“所以,海底捞知道,适当让利,维护老客户,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积分采集的设计

    要学会让用户主动获取积分,保证用户与品牌的互动频率。此外,为了控制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首先列出用户行为,根据行为给出关键权重;

    第二,根据权重设计每个行为的积分值。

    下面,我把企业中最常见的用户行为分为新手任务、日常任务、消费行为和交流分享。参考积分值如下所示。



    (1)新手任务类

    这是一个帮助用户熟悉产品,同时鼓励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每个用户只能完成一次,建议这类产品占总数的10%-15%。

    参考如下:

  • 绑定手机+20分;
  • 绑定邮箱+20分;
  • 上传头像+20分;
  • 首次消费/发帖/分享+20分;
  • 个人信息完善+20分。
  • (2)日常任务类

    日常任务包括签到拿分、登录拿分、用户日常交互行为等。作为用户获取积分的主要途径,建议这类行为占整体的30-40%。

    参考如下:

  • 签到拿分:一个月为一个周期,每个月最多可以拿150分;
  • 日常登录+1分;
  • 访问页面加1分,每天最多1次;
  • 用户发帖+1分,每日限额3分;
  • 用户评论+1分,每日限额3分。
  • (3)消费者行为

    积分可以根据用户的消费金额按一定比例返还,用于鼓励用户复购。参考比例为销售额的1%-2%。

    (4)传播和分享

    为了鼓励用户分享平台内容,达到推新的效果,应通过邀请分享的方式给予相应的加分,建议该类型占总数的30%。

    参考如下:

    抽奖转盘怎么制作

  • 邀请好友注册5分,每日限额10分;
  • 与好友分享内容获得1分,每日限额2分。
  • 此外,不同类型的企业还可以重点进行积分获取的设计,例如:

    视频网站类,可以设置在线时间满足要求来获取积分。比如爱奇艺,看30分钟可以得10分,一天可以完成三次。



    在线教育,可以设置完成课程的积分。比如在腾讯课堂上每一分钟可以获得1分,每天最高100分。



    3.整体消费设计

    积分消费是用户感受积分收益的最佳方式。有了消费,用户就有了获取积分的动力。通常包括积分兑换、积分兑换、积分抽奖、游戏消费、积分回收五种消费模式。

    比如我们上面设定的积分换算比例是10: 1,只要把兑换的商品价值按照比例换算成积分就可以了。

    (1)交换商品

    兑换是最常见的积分消费方式。一般分为三类:

    1)实物商品。比如移动积分商城,各种小雨伞,自拍神器等等。

    2)虚拟商品。比如可以在支付宝里兑换视频网站vip。

    3)优惠券。例如,JD.COM废钢可以兑换全额折扣券。



    (2)积分兑换

    这种方式以“积分+少量现金”的形式兑换,不仅方便商家灵活控制积分兑换成本,促进库存消化,也有助于加快积分消费。比如淘宝的金币就有专门的兑换区。



    此外,积分兑现还有一些风险需要注意,防止恶意作弊。有以下几种思路和方法可供选择:

  • 设置积分兑换现金的使用门槛(积分必须达到一定金额后才能兑换现金);
  • 设置订单金额现金比例(最高为订单金额的50%)。
  • (3)点数绘制

    在设置彩票时,要保证彩票的产品具有吸引力,利用用户的小赌心理,促进游戏中的积分消费。还要保证用户有一定的中奖概率,最好保证用户百分百中奖。

    (4)游戏消费

    利用游戏吸引的形式,可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常见的简单类型有口红机、刮刮乐、大转盘等抽奖形式。当然,游戏越生动复杂,有可能利润会更高。

    (5)积分恢复

    为了保证积分成本的可控性和积分操作的周期性,积分要设置一定的有效期,到期未使用的积分要清零。

    通常传统企业对积分的控制没有那么严格,有效期也更长;但是互联网行业对积分有周期性的限制,有效期不会很长。示例:

    天猫商城的积分有效期为一年;

    中国移动的积分有效期为3年;

    招商信用卡的积分有效期为3-5年。

    4.关注积分系统的关键指标

    积分系统搭建完成并正式上线后,这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主要指标及时调整整合的方向和策略。这里有两种,一种是运营指标,一种是效果指标。

    效果指数直接反映积分系统的最终效果。比如用户复购推广率、转化推广率、积分投入产出比等等指标。

    (1)回购推广率

    对比使用积分系统前后用户复购率的数据。

    (2)转换率

    对比使用积分系统前后用户订单转换的数据。

    (3)整体投入产出比

    积分投入产出比=积分系统增长的利润/积分系统投入的成本。

    需要计算积分的预算成本和人力成本,以及积分制带来的回购和转换增加的营业额,最终得到ROI,从而分析积分制是否需要调整。

    运营指标,反映积分制在运营各个环节的情况。包括可以分配的最大点数、实际分配的点数、点数的交换率和用户的使用率。

    (4)可以分配的最大点数

    可分配的最大积分数=利润*预算比例*积分兑换比例

    通常是按照全年来算,假设企业年利润200万,预算占利润的比例为5%,积分换算比例为1000:1,那么最多可用积分数= 200万* 5% * 1000 = 1亿积分。

    (5)支付的实际点数

    这需要统计所有用户获得的点数。该时间应该对应于可分配的最大点数的时间。如果只算半年的话,那么最多可以分配的点数就要按一半计算。

    假设有10000个用户,

    如果每个用户平均获得12000积分,实际分配的积分数为10000 * 12000 = 1亿2个积分。

    如果每个用户平均获得8000积分,那么实际分配的积分数为10000 * 8000 = 8000万积分。

    可分配的最大点数时>:支付实际点数时,

    说明用户很难获得积分,难度要及时调整。

    当可分配的最大点数<支付实际点数时,

    说明用户拿分太容易了,有成本风险,要限时。

    (6)积分汇率

    积分汇率=兑换的总积分/实际支付的积分

    比如兑换了300万积分,实际支付了1000万积分,那么积分兑换比例为30%。目前国内企业的积分汇率一般在15%-30%之间。

    如果低于这个数字,说明你的用户兑换欲望太低,你的兑换产品吸引力不够;如果换手率高于50%,就要考虑换手门槛是否过低,是否有成本风险。

    (7)用户利用率

    用户使用率=使用积分的用户数/用户总数

    比如使用积分的用户有3000人,实际有10000人,那么用户利用率就是30%,而目前国内企业的用户利用率一般在30%左右。

    如果用户使用率过低,就要加强积分的存在感,在获取和消费环节进行精心设计。

    简而言之,企业需要不断更新和跟踪这些数据,不断优化和升级整个积分体系,最终自然会得到好的结果。

    三、写在最后

    简单总结一下,建立积分体系有四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积分成本预算。通常有固定成本和浮动成本两种方式。

    第二步是积分采集的设计。一般来说,有四种获取途径:新手任务、日常任务、消费行为和传播分享。

    第三步是积分消费的设计。积分消费有积分兑换、积分抵扣、积分抽奖、游戏消费、定期回收五种方式。

    第四步,关注关键指标。有7个关键指标,包括运营指标和效果指标。

    本文由@闫涛散手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