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29日,希特勒在柏林自杀,随后德国经过谈判宣布无条件投降。德国的失败基本上宣告了战争的结束。
但在亚洲战场,得知德国投降后,希特勒的盟友日本仍然没有结束战争的意思。日本开始到处疯狂反击,试图做最后一搏。然而,随着美苏将重心转向亚洲战场,日本的败局已定。如果日本不选择投降,日本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眼看大局已定,日本仍无意投降。他们甚至提出要把整个日本变成堡垒,发动全体国民抗击敌人。
这个看似疯狂的计划,反而反映了日本的心虚。再疯狂,在强大的力量面前也毫无意义。随着两颗原子弹落入日本,他们才意识到盟军的强大,最终日本选择投降。
从希特勒自杀到日本投降,历时数月。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似乎让日本彻底清醒了,但日本投降的原因却一直引起很多人的猜测。日本真的像他们表现的那样想把战争打到底吗?最终导致日本投降的是原子弹吗?
其实早在二战后期,日本就有结束战争的想法。尽管日本和德国在二战中都持续了数年,但随着德国在东线的失利,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战场上连续失败。只要不是傻子,就应该意识到,战争大局已定。
日本高层大部分都是战争狂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日本都是傻子。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石原等人并不看好全面侵华的结果。后来日本挑起了与美国的战争,中国很多人意识到日本惹了大祸。日美实力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即使是狂热的军国主义信徒也无法忽视双方的差距。
所以二战中后期,日本一直梦想以某种方式结束战争。他们故意给自己留了一手。比如二战时,日本单方面与苏联达成协议,双方不会发生战争。这种两头买的做法,让日本在苏德战场无论谁赢都可以借机获得一些利益。
正是这个伏笔,给了日本不投降的底气。日本可以看到,即使二战胜利后,同盟国也并不一致。美苏矛盾越来越大,双方在欧洲和亚洲有很多分歧。
美苏对抗的格局已经形成,双方都需要为下一次对抗做准备。此时,日本希望苏联能够介入亚洲战场,依靠苏联帮助日本结束这场战争。原子弹不是日本投降的真正因素,苏联对日本态度的转变才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正原因。
首先,日本高层对美军的战力有清醒的认识,对原子弹有一定的了解。日本和德国在二战时都有核武器研究计划,所以不能说对核武器一无所知。美军第一次投下原子弹的时候,日本高层得到了广岛的损失,重新认识到了核武器的威力。但此时,日本高层沉默了三天,才开始商讨投降事宜。他们仍然在讨论有条件投降。
美国后来又投了原子弹,这个时候对日本高层来说问题不大。因为核武器对日本来说只是一个威力巨大的新炸弹,战争后期日本每天都会被轰炸,各大城市损失惨重。日本早就做了一些秘密准备,比如如何转移高官,如何避开美军对大陆的致命武器。
原子弹只是日本高层的特殊东西,仅此而已。广岛被炸前,在美国的一系列轰炸中,日本有7、8个城市被美军摧毁,损失和广岛差不多。对于日本高层来说,无论美国如何疯狂攻击,问题都不大。反正日本高层根本不关心国家生死。
美国没有消灭日本的能力,也没有把日本沉入海底的能力。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日本才会把宝压在苏联身上。毕竟二战日本没有进攻苏联,也拒绝和德军两面夹击苏联。这就保证了日本和苏联的关系,苏联甚至公开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等地的利益。
如今美苏矛盾让日本看到了胜算。以苏联在二战中展示的实力,如果苏联公开介入,日本不仅可以避免投降,还可以保证部分海外利益。德国战败前后,日本和苏联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1945年,日本外相东乡托马索出面与苏联接触,他转达了日本希望苏联出面调停的想法。苏联的态度确实让日本看到了一些希望。7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中,针对日本的国家里,没有苏联的影子。至于二战后期美苏英谈判达成的雅尔塔协议,因为是保密协议,日本并不知情。
看到苏联模棱两可的态度,日本顿时觉得有事可做,于是继续做各种准备。一方面,日本认为苏联不会允许美国扩大在亚洲的影响力。毕竟在老对手中国内部,苏联和美国支持的政党矛盾越来越大,必然会有一战。
这是美苏关系的反映。只要日本能利用好机会,得到苏联的支持,它不介意充当苏联制衡美国的棋子。因此,日本则开始更加积极地备战,号召地方军队和盟军血战到底。他们的意思是尽量在战场上做出一些有价值的表现,让盟军看到他们的实力。
看到日本依然强大,苏联或许可以坚定地支持日本。因为苏联的压力,英美等国必然会妥协。所以日本在最后发动了一系列殊死战,都是获取利益的手段。
他们没想到,苏联没有站在他们一边。美国投下原子弹后两天内,苏联对日本宣战。苏联态度的转变让日本彻底失去了希望。到目前为止,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无条件投降。
至于苏联选择参战的原因,就更简单了。苏联不会考虑和日本的感情。这两个国家原本对合作感兴趣。苏联和德国也签署了一项盟约。难道不能认为苏联和德国的关系真的像兄弟一样吗?
在苏联眼里,日本的价值就是苏联能不能掌握日本。日本高层官员的利益与苏联共产党的利益完全不一致。苏联绝对没有理由放过日本。那为什么苏联参战让日本彻底绝望,选择无条件投降?
因为在日本眼里,苏联和同盟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很早就看到了共产主义的威力,所以在二战前,日本决定和德国等盟国一起对抗共产主义。在国内,疯狂打压日共,尽可能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日本只是想在苏联的帮助下帮助自己结束战争,却从未想过成为苏联的一员。
当美苏同时对日作战,日本在实力上是没有机会走下去的。所以投降是必然的,原本希望的调停不会出现,日本必须尽快做出选择。虽然美国给日本造成了这么大的打击,但日本肯定是想投自己心中的同盟国一票的。
因为投降美国之后,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内资本家的利益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就连日本高层和天皇本人也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但如果苏联控制了日本,日本人民应该熟悉沙皇家庭的悲剧。届时,共产主义浪潮必然席卷日本,国家将发生思想变革。
到时候,日本的高管和资本家,跑不掉的就要被挂路灯,他们在中国的一切利益就都毁了。权衡这两种结果,日本投美国更合理。他们太清楚苏联的力量了。他们宁愿二战挑衅美国,也不敢直接挑衅苏联。
苏联不仅不愿意帮他们斡旋,还想拿下整个日本,这让日本高层别无选择。其实日本的心理变化和美国是一样的。一开始美国希望苏联早点介入,双方共同瓜分日本。有了原子弹的输入,美国以为自己有了迫使日本立即投降的能力,想赶在苏联之前控制日本。
后来事情的发展比美国预期的要好。苏联在中国东北等地的行军非常顺利,但苏联补给线过长,海上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结果苏联不仅没能登陆日本,也没能控制整个朝鲜半岛,给了美国绝佳的机会。
看清苏联的态度后,日本人也不傻了。他们还是知道美国那么怕苏联,所以投了会有好结果的。事实和他们预料的差不多。在美国的保护下,大量日本战犯免于惩罚,很多人都能得到大团圆结局。
甚至像冈村宁次这样的超级战犯也可以被重用。日本天皇和高官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到目前为止,天皇的家庭可以享受良好的待遇。中国那些大地主大资本家很快通过美国的强势获得了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