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好险呐!
上周六在第一财经资讯的私享文里,老黄牛明确提示7月15日将迎来分水岭,现在回看,发文时间恰好赶上了目前的最最最最高点,而7月15日,也精准地开启了加速下跌。
坚持看第一财经资讯文章的朋友们,应该算是躲过一劫了。
不过,周五收盘后,银保监会一则《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让刚刚遭受万点暴击的投资者再度亢奋了起来。
新政策将部分保险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由此前的30%上调至45%。一时间,“万亿险资入市”、“重磅利好”、“牛又活了”等各类大V的分析观点充斥着市场,让散户异常兴奋,再次憧憬起了万点大牛市。
似乎,还没等到周一开盘,在休市的两天里,沪指就被YY到了3400点上方了。
不过,散户们的想法似乎太直接了。提高上限就意味着万亿增量资金会入市吗?要知道,就在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这份公告里,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明确地列出了这么几组数据: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其中,长期股权投资1.95万亿元,占比10.05%;股票1.54万亿元,占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万亿元,占比2.76%。
也就是说,在当前上限还在30%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也才22%,更不用说占总资产的比例了。这其中,股票和基金的占比还只是其中的一半。
换句话说,连当前30%的上限额度还远没有用完,现在将这个上限值提升到45%,虽说长远看是有利于A股市场的,但短期也算不上什么利好。
这就好比一家牛排自助餐馆提供的套餐规定,500元/人的价格可以最多吃10块烤牛排,而为了吸引顾客,该餐馆把套餐价格上调到600元/人,而吃牛排的数量上限则大幅提高到20块,以此吸引大量爱贪便宜的顾客。
冲着大幅提高可吃额度的顾客,花了更多的钱,最后却发现,无论额度怎么提高,自己的胃只允许自己吃3块牛排。但不知不觉间,已经多交了100块钱。
除了上述这个远期利好之外,与6月和7月初监管层的静默相比,近几日监管机构动辄在盘后发布一些政策、提示一下风险、披露一些违规配资机构,不断用特殊的语言给市场提示风险。结合我此前分析余初心文章的逻辑,越是接近7月底,投资者越是应该注意市场的风险。
那么,到了下半月,如果你是一把镰刀,你会怎么操作呢?
从近3日下跌时量能较先前明显缩小,可以看出,下跌期间获利盘并没有完全离场,而场外资金也没有大量入市接盘。
如果我是镰刀的话,我会借着市场上出现各种“利多”的时机,在各类大V和媒体拼命鼓吹现在是上车的大好时机的时候,顺势把大盘拉升起来,连续拉出几根中阳线,甚至在临近吞没上周四的大阴线的时候,突然拉出一根加速大阳线,一举收复上周四的大跌,这样就能把散户心中对“牛回头”、“新一轮牛市”的憧憬给做实,从而把真金白银拿出来堆到山岗上。
到那时,主力资金则可以顺势把前期大量的盈利筹码逢高了结。届时,一旦出现高位放量,市场筹码进行充分交换,就意味着多数获利盘已经落袋为安,而新入市者多为接盘侠。而当高位连续放量之后,就说明大佬基本已经全部离场,而场内的多为散户。届时,市场就没有动力维持在高位了。
看明白了这些逻辑,我们就会知道,7月上半月那种闭着眼睛捡钱的行情已经一去不复返。7月下半月的行情,大概率是拉高出货行情,因此多空争夺会非常激烈。一方面,边拉边撤的行情决定了走势不会像上半月那样涨得如此顺畅。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场外资金入场,该拉的时候也是要拉的,会在关键位置和时间出现一些诱人的大阳线,让大家以为牛市才刚刚开始。
所以,整个7月下旬的行情走势对短线操盘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只有那些盘感特别强的,能够看出盘中多空动向的人,才能在刀口上吃到一些大肉。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虽然市场依然能出现不少大幅上涨的交易日,但散户往往会追涨杀跌,使自己遭受本金的大额损失。
而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此前老黄牛多次提示的做多期权波动率的策略依然有效。这不,继上上周出现单周盈利近1500倍的机会后,上周这个策略再次出现了单日盈利45倍的机会。
股指期权Put-4500合约,周四一天内价格从最低的1点(每手100元)上涨至45点(每手4500元),100元成本盈利近超4000元,收益率超过40倍
归根结底一句话,7月下旬的行情,如果能让自己的心态做到反人性的话,可以尝试刀口舔血,否则的话,还需大家量力而行。
当然,不管怎么样,在现在的点位,保本比盈利更重要。
祝大家在下周的操作中一切顺利,赚取满意的利润!也请大家到右下角点个在看,给为大家保驾护航的老黄牛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