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大件怎么收费按重量还是体积(顺丰进军大包裹 “大件”市场竞争升温)



个人资料图片

近日,顺丰正式宣布进军大包裹市场。“大包装”首重10KG一个价,“大包装”重4.5元/KG起继续。

据悉,这一新计划主要针对五个目标市场,包括个人大件行李、纺织服装(整包)、汽车零部件五金、家电和工业设备。

有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19年,物流和快递公司都加大了大包裹的市场,顺丰的加入无疑将加剧该领域的竞争。在电商小件商品利润被摊薄,网络消费不断升级的当下,“大件商品”市场逐渐呈现出巨大的增长空。据业内预测,未来五年,大包装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数万亿。

“相比电商,大包裹对产能和人力的要求更高。如果企业不能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做大市场可能吃力不讨好。”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

“重型货物”延伸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顺丰散包是之前‘重货’业务的延伸,只是细化了领域,希望提高在重货市场的竞争力。”行业分析师赵晓敏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据顺丰官网介绍,其已推出多层次的“重货”相关产品,包括重货快递、重货特快、重货包裹、小票零担。其中,重货快递针对20KG以上的物品;重货专运是针对在相对固定的地址装运的整车货物;重型包裹主要以20-100 kg的物品为主;小票零担主要以100-500公斤货物为主。

赵晓敏表示,“大包裹”产品规划重点是10KG及以上的重量,而这个重量段是顺丰产品矩阵中缺失的一环,“这是产品的短板”。

据了解,近年来,以重货运输为主的顺丰速运取得了快速发展。顺丰速运2018年年报显示,顺丰速运业务实现免税营业收入80.55亿元,同比增长82.98%,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6.18%提升至8.86%。

今年4月2日,顺丰宣布,近三年来快递业务实现快速发展,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2018年营收81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百亿。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包裹快递是网购消费的必然升级,网购消费已经从过去的小商品扩展到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

“顺丰以前是快递大市场的‘隐士’,现在明显在向这个领域挺进,一定程度上是‘以攻为守’。”杨达卿表示,顺丰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细分产品的营销,可以对冲德邦等企业再次进攻大包市场的竞争。此外,面对包括通达系快递在内的品质向上冲击,顺丰构建细分服务产品矩阵,从而保持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物流专家丁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小型电商产品竞争过于激烈,利润相对较低,所以快递公司逐渐倾向于向重货和大型电商产品发展,包括冰箱、家电等这样的产品单价更高,利润更好。

百家争鸣

行业趋势吸引赛马场玩家抢占市场。丁伟表示,2018年被称为“大包元年”,到了2019年,这个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顺丰大件怎么收费

据悉,2018年10月,安能快递已经启动转型计划。安能一位副总裁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安能将专注于大包市场直接交给德邦快递。2019年1月初,安能发布《关于推出安瑞快运产品的通知》,被视为安能快运30KG以上的大包裹产品,转型大包裹的新举措。

1月5日,德邦快递推出首张“逆袭牌”——面向广东省内客户的次日达快递产品,主打60KG以下的快递产品。

同期,在大包裹赛道9周年庆典上,老玩家Uc优视宣布获得上海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农商银行20亿元银行授信,目标是在2019年将“330天时限”(即单票3-30公斤的大包裹上门快递产品时限)覆盖范围扩大至129个城市。

此外,大云运通还在1月份推出了重量级产品云准达,并宣布是为了对标同行的大型老化产品。

一时间,全国各大物流商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竞相瓜分大包裹领域的“大蛋糕”。

赵晓敏告诉记者,大包领域的市场容量非常巨大,其边界可以扩展到很多行业,包括货运等等。这也是快递物流企业涉足其中的原因。

据中国采购联合会预测,预计到2020年,家电、家装等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将达到新的高度,这也意味着大包裹快递将成为物流市场的最新战略点。

贝恩咨询公司发布了更具体的数据。据其分析预测,到2020年,家电、家装等品类在电商渠道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55%和25%。受益于大型电商渗透率的提升,大型快递市场5-30KG增速将达到25%,30-100KG重量段增速将达到20%。

一位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未来五年,大包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杨达卿也认为,随着新零售带来的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农村电商市场和跨境电商的发展,小件快递市场的增量还会继续,大件快递市场也会随着小件快递市场的增长而崛起。

降低成本和推广服务

面对前景广阔的大包裹市场,快递物流企业正在转型或灌装,但相对于小电商的仓储配送,企业做大包裹产品会面临更多挑战。

杨大庆表示,由于大包裹体积更大、重量更重,对企业产能支持和人力支持的要求会更高。“通达系”快递企业的运力和服务网络倾向于小型电商。对于这类快递企业来说,很难全面实施“最先一公里”的上门派送和大包裹“最后一公里”的上门派送。

“操作难度更大,运输成本更高,对企业来说是个难题”,杨大庆说。“如果企业不能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做大型快递可能会吃力不讨好。”

根据相关数据对比,从南到北一套价值3000元左右的高档灯具的成本价可能只占商品零售价的15%,而物流成本可能占商品零售价的30%。

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价格因素,大快递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服务质量。快递的痛点很多,形状不一,运输易破损,楼上配送难。一些大件配送(如家电、建材等。)甚至需要在末端提供专业的安装服务,所以全链条的优质服务才是大尺寸配送取胜的关键点。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快递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各家公司提供的大包裹产品差异并不明显。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在车辆、仓储、中转站点等综合环节进行特色设计,形成差异化优势。

“大件包裹市场的出现,最初是一些二三线快递公司为了避免与一线快递对抗而提出的,寻求差异化是其背景。现在领域不断聚焦,也需要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这样才有可能保证持续的产品竞争力。”上述人士表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