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张小龙身价(“微信之父”张小龙年薪3亿:所有标准,都是给没本事的人定的)

众所周知,张小龙是著名的“微信之父”,但你知道他的年薪吗?答案是3亿!比他老板马的工资还要高!为什么这么高,不仅仅是因为他创造了微信这个超级现象级的产品,更是因为他传奇的经历。在他身上,充分印证了一句话:一切标准都是给无能者定的!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出名又低调的男人的传奇故事吧。

张小龙,湖南邵阳人。1987年,张小龙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1994年硕士毕业。大学毕业后,因为不喜欢枯燥无味的工作氛围,张小龙放弃了去令无数人羡慕的电信机构工作的机会。当时中国互联网行业方兴未艾,张小龙去了广州,在那里他意气风发地加入了互联网大潮。



在广州,张小龙先后在两家互联网公司负责程序开发。虽然干得不错,但他真的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想要的只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1996年底,不甘平庸的张小龙开始自己写程序。白天,他正常上班。晚上一回家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边抽烟边敲键盘写程序,几乎没有其他夜生活。

1997年1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张小龙完成了他的第一个独立作品——一个名为Foxmail的免费共享邮件客户端。Foxmail简单易用,运行稳定。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它被评为五星级软件,很快Foxmail的用户数就达到了200万。Foxmail的成功让张小龙一出道就成为互联网界的传奇。《计算机新闻》的一位记者曾这样描述:“只要你站在北京海淀黄庄路口,大喊一声,我是Foxmail张小龙,你的周围一定会有一大群人来签名。”

但是Foxmail有很多优点,但是不赚钱,因为完全免费。此外,因为对Foxmail的投入,张小龙也辞掉了工作,导致他在经济上极其窘迫。2000年3月26日,就连《人民日报》也为这位技术天才的生计担忧,发表了一篇名为《自由软件饿了,冲动了》的文章,文中将张小龙描述为“互联网大潮汹涌下的悲壮人物”。

张小龙占微信多少股份



张小龙的人生转折始于2001年。

2001年4月,博达公司宣布以1200万元收购Foxmail,并任命张小龙为首席技术官。被博达收购5年后,张小龙几乎从互联网上消失。一个人虽然拿到了1200万的巨款,买了心仪的车,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但同时也错过了马、丁磊、、陈天桥等人引领的互联网时代。

2005年,上市后,腾讯广泛收购。张小龙作为“嫁妆”进入腾讯,马成为这位技术天才的“靠山”。

当时腾讯正面临微软MSN的威胁,国内社交软件领域也在蔓延。当时邮箱作为腾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是腾讯的软肋,用户体验太差,连马都不想用自己的邮箱。在邮箱领域,张小龙已经是大师级别的传奇人物,所以QQ邮箱的发展自然落在张小龙的肩上。

现在看来,QQ邮箱是张小龙从技术极客转型为产品经理的关键,他的主要产品理念也起源于此。然而,在接手QQ邮箱之初,张小龙的成绩只能用“惨淡”来形容。新一代QQ邮箱选择了模仿MSN和Gmail (Google Mail),之前一直使用Foxmail的客户端思维,导致邮箱极其笨重,速度极其缓慢。在很多用户看来,之前是“更差”。开局不利的原因可能是以往第一次单打独斗的张小龙还没有适应团队氛围,也可能是被周围人的功利心所偏。



2006年初的一天,在一次团队会议上,张小龙指着迪拜一家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的照片,对团队宣布:“我们要做最好的邮箱,七星级的邮箱。”他讲完后,会场上没有掌声,只有零星的笑声,还有人在窃窃私语——马这次把目光移开了,张小龙已经被抛弃在博达了。

然而,他们错了。马花藤没有错过。所有的标准都不足以定义张小龙这样的天才。只能给那些无能的人!事实表明,新一代QQ邮箱的失败只是QQ邮箱真正崛起之前的一次试错。

那次团队会议后,张小龙把快速和简洁确定为产品的核心,带领团队拆掉重写QQ邮箱的核心,要求大家脚踏实地研究用户的需求。在领导风格上,他逐渐成为了乔布斯那样的“办公室独裁者”。

2008年,QQ邮箱脱胎换骨,进入前列,获得腾讯七星产品。



2010年9月,QQ漂流瓶正式上线,直接将QQ邮箱送上了国内第一的位置。漂流瓶的成功给了张小龙很多启发。在此之前,他更关注技术,但在此之后,人类需求成为他产品理念的核心。微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他3亿的年薪是在微信发展之后创造的,这是后话。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