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新共建与产业集群重估
市场占有率高,龙头企业集聚,品牌优势突出,企业R&D能力强,标准化建设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发展支撑有力。
日前,记者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全国轻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广东省深圳市凭借产业集群优势,再次荣获“中国钟表之都深圳”称号。
此前,在“中国钟表之都深圳”称号的复评过程中,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深圳钟表产业具有市场占有率高、龙头企业集聚、品牌优势突出、企业R&D能力强、标准化建设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发展支撑有力等四大鲜明亮点,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意继续授予“中国钟表之都深圳”称号。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会长朱顺华告诉记者:“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钟表行业,是伴随着深圳特区改革开放40年逐步成长起来的。2014年,深圳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钟表协会授予“中国钟表之都”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获此称号的城市。”
据悉,目前,瑞士、日本和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手表微精密技术生产能力的三大基地。以深圳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球主要的手表生产和配套基地。中国手表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而深圳手表产量占中国手表产量的53%,占全球手表产量的42%。"
朱顺华表示,目前,深圳的钟表微精密科技产业已经具备了以精密制造为产业基础、以创新设计为手段、以品牌运营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雏形。
依托资源集中、产业链聚集的优势,深圳拥有完整的钟表产业链。深圳手表制造相关配套零件95%以上在本地生产,形成了精密加工设备制造、机芯、表壳、表盘、表带及芯片、电路板、微型步进电机等完整产业链。拥有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试制测试、表面精细化处理、材料改性等全行业实力。
凭借多年的积累,深圳在微精密技术和制造领域拥有强大的实力。以手表为例。最复杂的手表由600多个小零件组成,并在内部运行。为了制造这样的手表,制造商有必要进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工业分工如此之细,一个工厂只生产某一部分手表外观零件,或者只从事某一生产工艺。这使得深圳逐渐形成了上下游齐全的完整产业链。深圳钟表企业不断追求精密制造和巧妙的技术创新,通过自主开发和校企合作长期进行技术创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深圳已有29家钟表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
著名的产业集群创造著名的品牌。目前,深圳已经有200多家大中型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数量超过200个。中国钟表“十强企业”深圳占7家;中国知名品牌4个(飞亚达、天王、艺博、王霸);中国驰名商标8个(飞亚达、天王、亿博、王霸、雷诺、戈雅、瑞辉、黄兴);广东省著名商标9个(飞亚达、亿博、星帝、戈雅、魏超、君士达、宝视杰、雷诺、王霸);深圳有11个知名品牌。深圳自主品牌逐步进入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手表市场,初步形成国际化品牌布局。“深圳表”已成为业界公认的中国品牌,品牌销量占国产品牌的70%以上。
对于深圳钟表业的未来发展,朱顺华表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深圳钟表业未来将以“强产业、多业态、高价值”为核心,围绕“精密智能指针机芯、IOT 5G数显智能机芯”双核战略,引进全球领先的微精密技术设备、技术和人才。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发展环境,形成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化、创新型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宝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