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22日,当当网和易观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学习阅读现状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悉,今年是第15届当当书香节,报告基于中国居民家庭自习室的归属和读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图片:当当网供图
报告显示,我国72.8%的家庭没有自习室,人均自习室面积仅为0.65m2,从城市规模来看,城市越大,自习室面积越小。一线城市近九成家庭没有自习室,人均自习室面积只有0.26m2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人均读书面积分别为0.53㎡、0.62㎡、0.80㎡、0.93㎡。只有五线城市达到1.01㎡
调查显示,五线城市的书房拥有率是一线城市的3倍以上。报告显示,有自习室的家庭平均学习面积为8.6m2,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家庭平均学习面积在8m2以下,二线和三线城市在8-9m2之间,四线和五线城市接近10m2。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是全国人均学习面积最低的五大城市:上海人均学习面积最低,仅为0.23㎡;沈阳、Xi安等城市人均读书面积是上海的近3倍,分别为0.68m2和0.64m2。
有自习室的家庭中,60%以上的房子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上。从户型来看,带书房的家庭住宅都是3居室及以上。这份报告调查了各地的学习费用。具体城市来看,深圳、上海、北京的留学费用位列前三,分别达到近110万元、78万元、75万元。
研究表明,在书房的功能上,除了阅读,书房还被人们用来加班、独处、锻炼身体。高达52.9%的人把书房当成加班的地方,50.9%的人更喜欢在书房里独处、安静。在自习室看书和陪孩子玩的比例最低,大部分人把自习室当成午睡的地方。
图片:当当网供图
从调查用户阅读的图书类型来看,人文社科类图书是研究中收藏比例最高的图书,达到53.9%;管理/考试/工具/教具/专业书籍/育儿教育等实用性书籍是阅读量最大的书籍,共占68%。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碎片化,阅读空房间和场景也在发生变化。报告数据显示,通勤、如厕、就寝、午休、早起、吃饭正在成为人们的“第二学习”。其中,63.6%的人在通勤路上看书,39.5%的人在马桶上看书,35.4%的人在睡前看书。此外,午睡、早起、吃饭也成了更常见的碎片化阅读场景。
报告数据显示,自习室和卧室仍然是人们在家阅读书籍的首选阅览室空,阅读率分别达到82.5%和38.5%,其次是卫生间,为32%。在外部,咖啡店和书店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外部阅读场所,阅读率分别达到41.8%和33.3%。(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