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消费者报告 | 二手潮鞋转卖平台“nice”,对瑕疵品定义成谜)

记者|程悦

编辑|

在消费者看来,鞋头不对称、侧面有划痕、鞋底有橡胶溢出都是拒绝选择一双鞋的理由。但在二手时装鞋转卖平台“nice”的鉴定标准下,次品的定义变得模糊了。

尼斯成立于2013年。它最初被定位为社交图片。2018年转型为“围绕球鞋、时尚、时尚生活打造的社区和转售平台”。下载应用程序并注册账户后,用户可以出售或购买商品。卖出去的商品需要先送到平台,通过鉴定后才能上架。

根据nice官网信息,他们有专业的鉴定中心。然而,最近30天,在新浪的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有231条关于尼斯的投诉,投诉总数超过2万条,其中大部分都与收到次品有关。

郭鹤是个球鞋迷,基本上用过市面上所有新潮的鞋子交易平台。11月初,他在尼斯买了一双标有全新的限量版运动鞋。收到后,他发现鞋盒被损坏了。“这对限量版来说是个大问题。”根据他之前在其他平台的购买经验,如果鞋子有瑕疵,商家会在发货前提示用户,如果不接受可以取消订单。但是nice没有提前告诉他这个问题。郭鹤联系nice客服退货,客服以平台规则为由拒绝了他的申请。

nice平台的用户须知上写着:平台为闲置商品交易平台,商品价格可能短时间内波动频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用户提交订单时默认接受该条款。



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

今年7月,郭鹤曾经在平台上卖过一双鞋底微微发黄的鞋子,被nice平台定义为次品。

但郭鹤在购买了限量破损鞋盒后,对平台的鉴定标准提出了质疑。为了测试这个问题,他以低于市场价两三百的价格在平台上放了一双鞋,把鞋垫收走后才把鞋送过去。不过这双鞋已经在nice平台测试过了。“现在鞋垫还在我手上。”

在黑猫平台上,不少收到缺陷产品的消费者要求nice平台提供鉴定视频,但客服以“涉及公司内部信息”为由拒绝出示。

与郭鹤相比,常陆买鞋更多是为了实穿。她告诉记者,在nice平台上,有三个品类可供选择:全新品类、二手品类、预售品类,但只有残次品才能看到图片。10月,她在nice上订购了一双新的产品,但收到的鞋子是胶合的。“但是我在网上看了一下,这些鞋的质量控制不是很好,所以我也说不清是厂家的问题还是平台的问题。”

鉴于鉴定标准模糊,不支持七天退换货的问题,界面记者尝试联系nice公关团队,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尤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品后七日内无理由退货。如果商家在购买前已明确告知不得退货,则不适用此规定。“但当消费者收到的商品存在明显瑕疵时,也存在不能退货的问题。”



此外,尤律师认为,出于平台治理的考虑,比如防止诈骗团伙钻空,商家可以选择不公开识别标准。如果消费者对平台鉴定流程有疑问,可以通过互联网法院等渠道起诉商家,要求其公开鉴定视频。

常陆告诉记者,nice的客服为她提供了两种处理方式,要么退还几十美元现金,要么将鞋子送到平台转售。“如果再上架,不就是把麻烦转到其他消费者身上了吗?”

(应采访对象要求,郭鹤和常陆均为化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