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到账声音怎么设置店员(我对B端通知提醒功能的设计思考)

编辑导语:在产品设计过程中,B端系统与用户的信息交互非常重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将告诉你如何设计B端通知提醒功能,一起来学习吧。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B端系统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

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C端消息通知系统设计的文章,但是B端消息通知系统的设计和C端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介绍了作者对B端系统通知提醒功能设计的思考。

一、通知提醒功能是什么

在开始B端通知提醒系统的设计之前,我们有必要用UML来思考,将通知提醒抽象成一个用例,方便后续的具体功能设计。

一个完整的用例定义由参与者、前提条件、场景和后置条件组成。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用做饭的用例来解释用例中的参与者、前置条件、场景和后置条件。

  • 参与者:驱动系统,用例是其欲望的体现,可视为“我”;
  • 前提条件:启动用例的前提是在做饭之前需要米饭;
  • 场景:煮饭的方式有很多种,要么用铁锅,要么用电饭煲。场景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处理用例。
  • 后置条件:煮饭后,米饭变成米饭,表示用例执行的结果。
  • 那么通知是否提醒这个用例参与者或业务参与者是OMS系统的用户呢?

    在通知提醒的用例下,显然不是。业务主角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它应该是系统的一个主动行动;
  • 有完整的业务目标;
  • 系统是为他准备的。
  • 同时,我们通过一个指令、一个订单或者一个可以输入的产品信息,知道一个参与者不一定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然后,在通知和提醒的用例中,我们发现用户只是业务工作者,他们被动地完成业务模型中主角的目标。

    那么,根据上述条件,我们可以抽象出指令“通知与提醒”作为业务主角,其愿望或目的是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

    系统是为主角服务的,业务主角的确认深刻影响着功能设计的取舍,后面会详细介绍。

    那么在这个用例中,如何理解前提条件、场景和后置条件呢?

  • 前提:提醒事件。如果没有提醒事件,则无法提醒;
  • 场景:触摸通知和提醒方式。B端系统中有各种触摸手段来适应不同的情况,后面会详细介绍;
  • 后置条件:通知提醒结果。B端系统中的通知结果与C端系统中的不同。一般B端通知的结果是提醒事件的消失,而不是提醒消息本身的阅读。
  • 提醒事件

    一个提醒事件可以表述为:“当某件事满足什么条件,需要通知提醒”。

    人驱动的系统,事件体现过程,事件记录结果,规则控制操作,提醒是上游用例的结果或输出。

    所有的提醒事件都是围绕“物”这个实体类来进行的。

    那么,B端系统都有哪些种类的提醒事件呢?

    1。系统正常运行期间需要业务人员参与的事件

  • 创建装运单据后,需要通知提醒;
  • 送货地址变更时通知提醒;
  • 需要通知客户提醒;
  • 当系统中的预订项目已经完成时。
  • 2。系统运行异常时需要业务人员处理的事件

  • 物流配送系统出现异常时应给予通知和提醒;
  • 根据预设条件,发现数据异常时进行通知和提醒;
  • 挑加班的时候需要通知。
  • 3。系统服务异常时需要业务人员干预的事件

    4。产品运营/客户运营手工发布的信息需要业务人员知晓

  • 系统升级公告;
  • 停止服务公告;
  • 系统能力变更通告;
  • 要求店员开启自动接受订单功能的通知。
  • 当然,还有一些操作时的即时提醒,只是用户操作案例中的一个需求点,并不包含在B端通知提醒案例中,所以本文暂不涉及。

    触摸方式

    一个达成的手段可以表述为:“在哪里,什么时候,怎么,谁,怎么花”。

    B端系统和C端系统在触达手段上有一些区别。区别如下:

    1。业务人员有许多细分的角色,需要实施差异化的延伸战略

    不同的业务工作者在企业内部的角色和组织结构不同,信息焦点所属的载体也不同。

    比如运营商可能不会一直盯着OMS系统,但是必须保持企业微信登录,所以可以选择使用企业微信进行信息访问。

    再比如,店员可能不会一直守在收银台旁,但也不会离开商店。这时候可以用语音提醒。

    不同业务的工作人员侧重点不同,店员更关注哪些订单需要拣货,运维人员更关注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因此要对相应的角色给予不同的提醒;

    2。基于SAAS的B端业务比较复杂,有几千人,需要支持触摸式的配置

    使用同一系统的客户,由于业态和组织架构不同,业务人员接收信息传递载体和提醒的方式也不同,因此需要支持配置以适应成千上万的业务场景。

    配置设计可参考作者文章:干货总结:我对B端系统配置功能设计的思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com)

    3。一切都是为了业务的正常发展

    在B端系统中,B端的用户在核心业务用例中扮演业务工作者的角色,比如门店人员必须及时提货,否则系统无法完成订单履行业务。

    为了满足业务的正常发展,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思路,即使有些工具在C端产品中会被视为用户体验差:

  • 多种接入方式配合使用:根据业务工作者的角色,通过系统内提醒和系统外提醒并行组合,可以覆盖业务工作者的时间和空缺口;
  • 循环触摸:当提醒事件未消失时,用户已确认收到提醒,一段时间后,也应再次提醒;
  • Touch-up升级:当业务人员没有给出他所知道的反馈时,提醒主管该业务人员所属的组织结构进行Touch-up升级;
  • 强制阅读:强制阅读n秒,阅读前不能做其他业务,保证业务人员确实阅读了相关提醒;
  • 强制反馈:要求业务人员点击确认收到消息;
  • 面向操作的文案:比如“请到xx系统的xx模块,对xx单据进行xx操作”,减少业务人员因不熟悉系统功能而无法操作的问题。您可以在副本中嵌入一个链接,直接跳转到相应的页面。
  • 当然,以上手段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提醒,灵活的量身定制设计思路。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到达B端的手段有以下特点:

  • 稳定的访问路径:应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确保消息已经送达相应的用户,并要求用户明确反馈他们已经知道该消息;
  • 严格消费模式:大部分B端提醒消息只有标记后才能消费,只有当不得不提醒的事件失败时才会消费;
  • 强调时效:以O2O订单为例。顾客付款后,如果店铺在5分钟内没有收到订单,系统会自动取消订单。所以消息一定要及时,否则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 强调准确性:到达用户的信息必须准确,准确性还体现在一致性上,即通过触发传递给用户的信息必须与用户在系统中主动查询的信息一致,不能有遗漏或信息差异。
  • 4。注意平衡消息的数量

    在保证提醒效果的前提下,需要平衡好消息的提醒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1)消息分类和降级提醒

  • 触动手段分为强、中、弱提醒强度等级,根据提醒事件选择合适的提醒手段,强等级的提醒不宜频繁使用;
  • 同时,可以先对一条消息进行强烈提醒,然后在循环润色的过程中选择强度较低的方式进行降级提醒。比如可以先用声音提醒拣货消息,再用文字滚动循环提醒。
  • 2)消息合并提醒

  • 合并方案一:按操作方式提醒:如果有多张发货单尚未提醒,只提醒一次,此时每张单据不提醒一次;
  • 合并方案二:单据聚合提醒:如果先创建一张单据,然后立即收到订单,如果此时没有提醒新订单的消息,则直接提醒订单需要提货的消息。
  • 那么,B端的润色手段有哪些?笔者整理了我们现行制度中的润色手段,可能不全,供大家参考:



    微信到账声音怎么设置

    二、应用实例:以系统内通知提醒设计为例

    那么在文章的最后,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发票系统中做提醒功能时的设计过程。

    1。组织业务流程

    通过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可以梳理出通知和提醒的预期效果。



    2。接下来可以根据标准化的文档,收集整理需求点。这里有一个我正在使用的排序模板:



    3。解释提醒文本的设计:

  • 信息脱敏:提醒文件中的敏感信息,如客户姓名、电话等,不要在复印件中提供;
  • 高亮:如果是系统通知,要显示通知的重要性和时间节点;如果是订单,要突出其所属的平台和操作所需的时间,这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来确定;
  • 明确角色:如果要同时给多个用户角色发送提醒,要明确标注哪个角色需要关注这个信息;
  • 明确操作:明确告知何时去哪个系统,哪个模块,做哪个单据。
  • 4.当然,接下来,我们需要整理相关页面,优化交互体验。

    注意功能开发完成后的交付-跟进-重复-迭代,不再赘述。

    三、结语

    B端系统的消息通知设计和C端系统有很多共同之处。

    但也有一些不同,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判断,不能生搬硬套。

    本文由@kathic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