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根据国发(2014)8号文件精神,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农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合并建立的。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面向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他城乡居民。只要是16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都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内容,共同构成了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必须办理养老保险缴费账户,流程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同。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等个人信息到户籍所在地街道或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社保窗口,填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申请表》,提交身份证复印件,选择缴费档次,即表示养老保险缴费账户已完成。有的城市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的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也可以在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办理。各地情况不同,在哪里办理也有一定的差异。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按年缴费方式缴费,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银行代扣代缴。这样你需要去社保部门或者税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签订代扣协议,然后每年在代扣的银行账户里存够养老保险的缴费资金。比如你按照500元的标准选择一年,你需要在银行账户里存够500元。如果缴费标准是3000元,你必须保证扣款期间银行账户有3000元现金,这样才能保证银行能按时扣款。如果银行没有按时扣款,就会被切断或者停止。
第二种方式是独立支付。自主支付分为线下支付和线上支付。所谓线下缴纳,可以直接到税务部门的服务大厅缴纳;可通过税务部门微信官方账号、APP,或关注当地社保部门手机APP或支付宝、微信等进行网上缴纳。无论采用哪种缴费方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按年缴纳,每年1-12月的任意一个月都可以缴纳,所以要特别注意当地的缴费时间。
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年满60周岁即可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财政全额支付,每个地方标准不一样;个人账户养老金除以个人账户总额139个月。个人账户总额包括本金、国家补贴和参保人按标准缴纳的账户利息。
对于年满60周岁,缴费不满15年的,剩余缴费年限可以一次性缴纳,这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大优势。缴费年限达到15年,未满60周岁的可以继续缴费。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缴费15年以上的,不仅增加基础养老金,还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
综上所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首先要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社保部门进行缴费登记,然后按照银行代扣、自缴的方式每年缴纳养老金。每年可选择一次缴费档次,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到了60岁,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养老金属于终身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