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微信营销拓客(地产销售微信拓客秘诀,1个月加满5000个潜在客户)



最近,网络名人的卖房直播异常火爆。不知道是不是让大家想起了疫情期间被要求直播和拍摄短视频的痛苦经历?2020年注定是房地产行业不平凡的一年。受限于外部环境,线上流量迎来了又一次爆发。如果说过去线上营销是线下营销的补充,那么不夸张的说,未来将占据半壁江山。

说到网络营销,就不得不提微信。像微信拓客这种说法几年前就开始兴起,但真正能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都错了!

很多人对微信扩展的思维还停留在上线的下一阶段,只是把原来的打电话变成了搜索手机号加好友。这个想法一旦做到,就会处处碰壁:网上骗子那么多,客户为什么要通过一个陌生人的朋友申请?

很多人都在说优化头像,个人介绍,添加文字等等,但是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会发现你每天添加的好友屈指可数!为什么?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微信的规则。

通过手机号搜索,微信每天最多只能加20~30个人,然后就会被屏蔽,客户收不到消息。(不同的微信权重不一样,数据也会不一样。)客户收不到消息提醒,怎么去发掘客户?有的人去加入群,然后在群里依次加好友。好友不加到可能数!



一个微信号,一天问候限制在50次左右,不能同时集中。

这种低效的拓展客户方式,人家不放弃才怪。每天打几百个电话不香吗?

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今天,明袁俊,我们来谈谈微信扩展的正确思路。



微信拓客的核心

就是让客户主动加你

一个微信,每天通过的好友申请数是200!比加其他的效率高10倍吗?!所以想通过微信去发掘客户,主要还是靠被动添加。

微信是以社交钥匙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核心无非是情感和利益。情感很好理解,你的朋友和亲人都是基于情感添加的;利益是基于双方利益一致的合作。加入到你工作中的同事和伙伴就属于这一类。

我们地产商在探索微信的时候是无法快速建立起情绪的,所以可行的办法就是基于兴趣去发展。

我们经常在大街上看到扫码加好友收礼物,这就是运营。只有这种基于短期物质刺激的添加,才会导致高删除率,所以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渐渐明白了,明园君这里说的微信延伸,是基于客户对我们楼盘身份认知的主动添加,是一种良性健康的成长。

诚然,这种成长有一定的难度和门槛,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门槛,效果才会有保证,不会玩坏。



找到门路,朋友申请的会络绎不绝。



阐明客户画像并创造价值点

给客户一个添加您的理由

第一部分提到,让客户主动加入我们的核心是提供利益,但要注意短期的物质利益,这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要思考,什么样的价值才能持续吸引客户?

不是我们说什么,而是顾客说什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客户的画像。只有了解客户关心谁,在哪里,关心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客户画像是每一个项目销售前必须做的工作。

定义了用户画像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人为地创造价值点。下面是三个实际操作,供大家参考:

如何利用微信营销

首先,使用在线秤帮助客户节省时间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对客户来说,你遇到的问题都是个案,但对你来说,客户的问题有很多共性。你要做的就是帮助一个客户节省时间,然后通过规模效应继续吸引其他客户。

比如前段时间,房贷利率应该转换成LPR还是固定利率的话题很火,很多客户很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如果能给客户呈现权威的分析和对比收藏,有助于客户节省收藏和收藏的时间。

整理数据要花你2~3个小时,但是可以帮N个客户节省2~3个小时。这种规模效应是相当可观的。

二、发挥自身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如果你能养成分享的习惯,你会获得额外的惊喜。我们不需要做到最好,只要比客户做得更好,就可以用价值吸引客户。例如,如果你是一名健身专家,分享你的健身经验、慢跑路线或运动器材是很有价值的。

但是在选择优势的时候,还是要根据客户画像来选择客户会感兴趣的方向。

三。给它喜欢的,创造优势

毕竟个人优势是有限的,但是客户需求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可以更主动一些,有意培养自己的优势。

对于一个高端项目,客户可能对品酒情有独钟。作为一个置业顾问,你要做的就是比客户更懂一点,让客户找你咨询。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产生疑问:如果说第一次节省客户时间的操作无可厚非,那么第二次、第三次的创意优势真的能吸引到精准客户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精准流量和精准用户。精准流量是明确有购房意向的客户;精准用户是我们项目的潜在客户。如果购买项目的客户是某个群体,那么这个群体中的其他人也是我们的客户。

比如某项目客户的典型特征是28~35岁,男性,企业中层,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等。拿这个画像做对比,发现某车的车主和买它的客户高度重合。让这类车主成为朋友,有很大几率转化为订餐客户。

在一定时间内,购房意向强烈的精准流量是有限的。想快速增长朋友,也要关注那些精准用户。他们可能在美食群,朋友圈,运动群等等。成为朋友后,保持沟通,客户有买房意向时肯定会在好友列表中优先考虑我们。



如何让客户积极加入我们

接下来是重头戏。价值准备好了,用户怎么看,怎么加你?

一、学会“借用”流量

大家都知道线下有竞品封杀,线上也可以利用别人的流量来增长。每一类客户都会有自己的圈子。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传播渠道或者平台,然后把我们的价值点暴露出来。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沟通渠道:

A.一个地方主题的微信官方账号粉丝交流群

现在新媒体都在做私域流量,基本上每个账号都会有自己的粉丝交流群。以物业账户为例。他们的粉丝就是你的精准潜在客户。具体进群方式一般可以在微信官方账号的“自定义菜单”和每篇文章的末尾找到。

B.本地房产论坛,QQ交流群等。

不要忽视这些渠道的数量和活跃度。这些渠道每天还是有大量的人在交流和讨论。可以直接在QQ上搜索群名,或者百度相关论坛,找到加入讨论。

C.高质量文章的评论区

这是一种很容易被忽视的方式,但它可能会产生令人惊讶的结果。每天微信、微博、知乎等平台都会产生大量的文章和话题。可以评论一下房地产和楼市的热点话题。请注意,一定是优质评论(此时可以借用早前整理的优质内容)。如果你的内容足够优质,有很大概率会被推上榜首位置,你可以享受这篇博文的部分流量。这个时候,如果你的昵称或者个人资料里有微信联系方式,会找你倾诉咨询的人不会少。

无论是面对精准流量还是精准用户,以上方法都可以使用。这里建议先以买房为主题,刷三步就能到达的精准流量,再通过客户画像分析找出精准用户关注的话题,再进行运营。



人家会主动加你的。

第二,新旧联机

以上刷群只是帮你完成客户初步积累和内容沉淀的第一步。完了可以考虑快速成长。

我们经常线下做,为什么不能在微信上复制?相对于带着新要求上门的线下客户,线上客户无疑会有更低的运营成本,相应的,我们付出的成本也会低一点。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在服务或与用户沟通后,有意识地邀请客户与我们分享推荐,也可以主动策划活动,邀请客户参与分享。

这里的操作和线下的操作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真正的难点在于:第一,如何保证新来的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第二,如何保证新老能快速成长?

1。如何保证客户的准确性

控制新客户的精准度,可以从奖励和渠道入手。

什么样的奖励决定了你老乐队的上新速度,比如推荐你的微信号,添加新好友可以获得红包,你的好友不用任何推广就可以快速填满,因为红包是大家共有的,但是添加的客户质量必然良莠不齐。就像我们开业当天做活动,有我们在场就可以领下午茶的礼物,必然会有很多不相干的人。

相反,如果我们的奖励是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比如你所在城市区域的每栋楼的名单和优缺点分析,肯定会吸引到愿意买房的客户,或者奖励是为你设计的精美菜谱,也能吸引到你想要的烹饪爱好者。只是定制的奖励,在传播速度上肯定会比一般类型的奖励慢一些。

奖励的选择既要明确体现目标客户的特点,又要考虑传播速度,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当然,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

打完赏,我们再来看看渠道。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选择推广渠道,一定要精准。初始渠道的精准决定了后续客户的精准。不要打电话给身边的朋友做宣传,除非他们也是你的目标客户。

这时候和平工作第一阶段积累的客户就是你的种子用户。

2。如何保证新老的快速增长

强调输出不考虑输入都是耍流氓。

每一个新客户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投资,但是作为一个房产顾问,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微信上。这时候你就要考虑通过工具实现一些基本的操作了。

用于好友验证、新好友回复、群发活动、奖品发送等操作。,可以考虑通过工具实现自动化操作。基本规则配置好之后,就要把重点放在存储内容和维护客户上。只有这样,当你的朋友快速成长的时候,才不会成为你额外的负担。

工具能实现的功能远比你想象的强大。明袁俊见过一个人负责十几个微信号的成长场景,没有工具是不可想象的。

三。资源交换

带老带新固然好,但也要适度。客户朋友圈有限,频繁的老朋友会导致疲于奔命,渔翁得利的局面。因此,我们也需要寻找新的客户来源。

这个时候,我们的目光会放在外面。先说线下。销售部经常会拿到其他渠道的客户名单和联系方式,接下来就是熟悉的电话销售。

同样的,基于我们之前说的用户画像,可以找外部的人互相推荐,加好友。

s店销售,他的好友列表里会有你的潜在客户吗?你们在朋友圈互相推荐:

这是我的朋友XXX,最近在做XXX项目(列举一些项目卖点)。报我名字可以享受优惠~

熟人代言的效果很好,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退一步说,这种可以交换资源的朋友毕竟有限。如果想要更多,可以考虑付费推广。发个朋友圈就有红包。如果你不高兴,你只能得到价格。但是你要相信,大多数人的朋友圈都是不值钱的。



坚持长期主义

用流量思维积累客户

看到这里,你应该会发现,微信上的延伸逻辑和线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针对特定的渠道进行了特别的优化。线上客户可能不如线下客户精准可控,但线下客户效率不如线下客户。

用流量思维在网上挖掘客户,可以让我们的客户事半功倍。但由于线上的薄弱环节,我们对客户的培育和转化周期会相应拉长。

所以一定要坚持长远原则,不能太急功近利。比如我们今天讲的,最难的不是怎么做,而是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对我们的客户开发效率和个人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许多人在黎明前倒下了。

在“置业顾问”这个职业里,很多人只看到“置业”,想尽一切办法卖房;殊不知,真正显示水平的是“顾问”。

最后,本文提到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人,如果将这些任务交给项目或区域总部,效果会更好。以一个中型项目为例,销售周期一般为1~2年。这期间积累的用户,从长期来看,客户自己买房的概率会更大。拓展一下,如果某个区域运营,那么该区域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联动,那么你不仅拥有简单的客户资源,还拥有永久免费、长期有效的广告位。这也是去年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培养自己的私域流量的原因。

当然项目级交易在实践中会和个人交易有所不同,有机会可以具体讨论这个。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