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阅读器”,翻到一篇“关闭朋友圈后”的文章。我的眼睛被吸引住了,我迅速地看着头部和尾部。儿子睡觉打不开灯,只有一个小夜灯看不清楚,就打开手机手电筒看完文章。
“在我关闭朋友圈的235天里,我彻底戒掉了随时拿出手机、点开微信、打开朋友圈的习惯,然后手指像僵尸一样不停地掉。”
笔者苦恼的是,自己经常沉浸在朋友圈庞大的信息流中。时间仿佛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再也没有办法坐下来,继续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朋友圈的信息大部分和你无关,但和你有没有关系不是问题。问题是,如果过度看,就会陷入被动的思维模式,久而久之,就会丧失逻辑思维的能力。也许不是危言耸听。我不禁觉得自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向了手机。我没带手机,就像丢了魂一样。晚上一闭眼就翻朋友圈。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翻朋友圈。在任何碎片化的时候,或者做生意的间歇,我都会下意识的摸摸手机,打开微信,翻翻朋友圈。手机真的让我恶心。我也时不时有戒掉手机瘾的想法。有几次发现右手拇指关节痛,这段时间眼睛不好。应该是因为手机看多了。
“关朋友圈这么久,对我来说有利也有弊;但我设法把一些原本不太重要的东西放回了它应该在的地方。”不可否认,朋友圈是社交的一种方式,可以最大化的实现朋友之间的交流互动,获取大量信息。只是物极必反。不要过分放纵,否则真的有异化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