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城网
长城网缙云客户端讯(记者蔡洪坡)石家庄市民李女士是一名视频播放员。她平日里经常登录“一个声音”平台,与网友互动。2021年12月31日,李女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一个声音”平台的客服,她可以推荐通过赞“一个声音”视频赚取佣金的任务。
看到对方很了解自己,李女士毫不怀疑地信任了对方的身份,愉快地答应了对方的建议。挂断电话后,对方加了李女士的微信,推送“一声”的视频。李女士赞完相关视频后,真的收到了几元不等的红包。
几天后,李灿每天都要承担几项任务,而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对方再次提出新的建议,“你已经完成了一些基本任务,可以给你提供高质量的单人任务。这个提成挺丰厚的。”
鉴于前几天接到的订单佣金结算比较及时,李女士没多想就答应了。让对方李女士下载一个APP,拉到一个四五百人的优质单任务群。
欺诈者的骗局。李女士供图
李女士发现,该群异常活跃,有平台工作人员发单,有接单人收到高额佣金,已经提现的截图。看到这一幕,李女士觉得一切正常。
但是,这个时候,接单的规则变了。不仅仅是需要赞才能拿到佣金,还需要投入本金,然后收回。比如300元的单个任务,接单的人需要先支付300元才能获得390元。
工作人员又给李女士发了300元的任务后,李女士轻松完成。当她想提现时,对方声称要完成第三个任务才能提现。对方马上发来一笔18000元的大单,李女士急于提现,于是转进去18000元。
李女士与对方的对话。李女士供图
没想到对方又发来一个88888元的任务。为了追回之前投入的钱,李女士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转账。李女士转账操作过程中,银行监控到异常,客服打电话提醒李女士防范电信诈骗。李女士这才恍然大悟,自己遇到了骗局,紧急止付,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任务组里所谓的繁荣景象,是一个骗子做的游戏,是她在演戏。
意识到被骗后,李女士向警方报案。在合作路派出所,李女士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被骗的人,和她一样遭遇“某声”好评诈骗的人都已经报案了。“希望我的经历能提醒大家,不要贪小便宜,也不要让别人上当受骗。”
据警方介绍,利用“某音”来赞,赚取佣金,也是诈骗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一开始诈骗分子会用小恩小惠让当事人尝到甜头。在充分取得当事人信任后,以高额回报诱惑当事人,让当事人转账补钱,结果却是无法提现。
警方建议,不要轻信短视频平台上带有营销、金钱等属性的视频,也不要轻易给对方转账。如果发现被骗,应及时保留相关凭证,并立即拨打110报警。推荐大家下载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不仅可以获取防骗知识,发现诈骗类型,还可以预警,保护群众的“钱袋子”。
易发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类型
类型一:冒充领导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照片,假冒领导添加受害人微信,取得受害人信任后,以有急事、帮忙周转资金为由实施诈骗。
2022年元旦期间,雄安新区雄县居民张收到一个微信好友的申请,头像是辖区某领导。加好友后,对方热情询问张某公司的项目建设情况,并表示工作中有困难可以帮忙,以取得张某的信任。第二天,此人联系张某,说亲戚做生意出现资金问题,不方便直接转账。请帮助张某将50万元转到其亲属账户,再由他将50万元转给张某。张某向对方提供的卡上转账46.8万元后,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当自称领导或熟人通过微信等渠道添加好友,要求转账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核实对方身份以及当面或电话发送内容的真实性,不要轻信。
类型二:网游装备购买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低价出售游戏装备、高级游戏账号等信息,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以各种理由引诱受害人向其转账。
2021年12月,张家口市一未成年学生在家玩游戏时,被陌生人以赠送游戏皮肤和装备为由,诱导添加对方为QQ好友。后来对方声称自己游戏身份未成年,需要父母的手机进行认证,让受害人用爷爷奶奶的手机打开QQ共屏。受害人在对方的语音指引下,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7笔,共计3.5万元。
警方提示:寒假即将开始,家长一定要及时关注中小学生的上网状况,爱护未成年人,向孩子宣讲电信诈骗案例和手段,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
类型三:假冒ETC网络钓鱼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相关单位发送短信,以受害人ETC禁止通行高速公路为由,诱导受害人登录短信中链接的网址进行操作。受害人在网页中填写个人信息后,银行卡内的资金被转走。2021年11月,承德市民王收到一条短信,短信内容为:“您的ETC已停用。请快速登录下面的网站链接完成验证。”王点击了短信中的网址链接,按照提示在网址中填写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显示认证完成后,王收到多条银行短信,提示其银行卡被转走共计16000元。
警方提示:收到带有网站链接的短信后,应通过官方渠道查看后再登录;不要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在来历不明的网站,从而提高防骗意识。
本文来自【长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党媒信息国家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