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述:早在2013年,几乎伴随着微信的诞生,微信业务开始悄然出现在大家的朋友圈。接下来的几年,越来越多的产品发现了微信强大的销售潜力,微信业务爆发式增长。但是,微信商家善于通过炫富、塑造财富神话等手段进行营销。,用谎言操纵粉丝下线为第一任务,结果往往是伤害自己和他人,被市场抛弃。随着对张庭夫妇的调查,即使转型成功,披着传销外衣的微信商家依然会受到惩罚。
1。微信业务的发展与微信商业模式中的收割者
2。平台监管严格,微信商业巨头倒闭
3。向直播圈社交电商和微信业务新时代转型
不久前,自称“微信商业教父”的龚文祥在自己的社区内部宣布解散社区“触电协会”,退出微信商业行业,解释原因是被征税了。
龚文祥的微信消息“致触电协会全体老会员的最后一封信”截图显示,他近日接受了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等专案组的联合调查。公司已经破产,对个人的高额罚款已经到了负债累累,卖房卖车,倾家荡产,身无分文的地步。于是,他创立了八年的微信业务中的个人触电社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年底,一则“张瑞阳公司涉嫌传销被查”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上海达维贸易有限公司被监管部门查处,财产保全冻结资金达6亿元。而达尔维则是被视为微信业务教母的张庭创立的微信业务品牌“TST秘密”的运营者。
微信业务中的教父教母们纷纷从高处坠落,一直备受质疑的微信业务行业涉嫌传销、偷税漏税等问题再次暴露在大众的视线中。曾经“占领”大多数人朋友圈的中小微信商家早已销声匿迹。
崛起的“千万级”微信商业大军
微信业务的出现,正赶上微信等新社交媒体的兴起,赚到了朋友圈入口的红利。“去中心化”的微信商业渠道,进入门槛低,利用几乎零成本的“病毒式”裂变营销模式,迅速占领了大多数人的朋友圈。
早在2013年,韩曙、乔氏等面膜品牌就开始悄然出现在大家的朋友圈。接下来的几年,越来越多的产品发现了微信强大的销售潜力,微信业务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中国微信商业行业从业人数分别为1257万人、1535万人、2018万人,且仍在增加。
那两年是微信商业的疯狂创富时代,乔氏念、思埠、欧树等众多微信商业品牌相继涌现。依靠曾经被诟病为“MLM”的分发模式,严格的代理利润分类体系,以及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私有域流量的裂变,无数的微信业务团队就像游戏中贪婪的毒蛇,快如排长队。
“随着微信业务的行业不断发展,相对于卖产品,代理商的发展成为他们成功的关键。微信事业群就像一个金字塔,不同层次的人都在做发财梦。”一位从事微信商业行业的宝妈总结说,自己被虚假的繁荣冲昏了头脑。
在微信生意的圈子里,开豪车、住别墅“发家致富”的故事也层出不穷,吸引着一批批的人“下海”。女明星张庭创立微信商业品牌TST后,曾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送给某经纪人的价值6万元的手表,以及丈夫林瑞阳在她48岁生日时送给她的一栋价值17亿的大楼,该大楼后来被用作TST的办公楼。
在TST的营销推广中,它被称为“零投资和零库存”。如果加入团队做代理,可以拿到15%-32%的销售返点。投资30万以上,就可以成为“董事长级别”的代理,“躺在家里收钱”。美国贸易公司曾发布过一份“2018中国化妆品富豪榜”。显示2018年,张庭夫妇凭借达维公司旗下的“TST秘密”微信业务品牌,以300亿元的身家位列榜单第二。
从媒体人、微商大学诉龚文祥,我们建立了付费会员的“触电俱乐部”,开始了微信业务的培训。根据其已披露的信息,电击学会会员中,每年有1000人缴纳2万元会费;有10个年付36万的客户。私人广告5个,一天收费8000元;一个论坛一天能赚500万。
然而,早期野蛮生长、处于“叛逆时代”的微信业务,却因过度刷屏、无产品销售、无售后服务而广受诟病。
微信商业行业分水岭
2019年,将成为微信商业行业的分水岭。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微信业务被纳入电子商务经营者范畴。如果要继续经营,需要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或者公司营业执照。过去野蛮生长的微信业务开始被束缚,国家对微信业务的监管趋严,很多以微信业务为名进行传销的微信业务人员被查处。
当时,微信商业网络名人品牌鼻祖“欧树”的高管团队,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江苏淮安检察院批准逮捕。根据公开资料,Eurobeam代理分为五个级别,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涉及三个以上级别的疑似案例。
沿着历史回放,前期从Eurobeam走出来的网络名人代理,后来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但一切都以Eurobeam创始人宋伟乔被判5年半监禁而告终。微商界顿时风声鹤唳,集体失声。
2016年,曾被称为“微信商业巨头”的摩能国际,从其代理商处共获得100亿元。人民日报点名摩能国际“涉嫌传销”,随后这家大型微信商业企业轰然倒塌。
更多不利的情况随之而来。2020年来临的疫情导致很多工厂停工,物流受阻,微信商业行业再次降温。这时候,依赖它的微信平台的流量开始达到天花板。据报道,疫情发生后,微信业务从业者万文为了给员工发工资,卖掉了一套房,但拓也并没有开始裁员。即使她把返点从过去的不到10%提高到30%,愿意把利润全部卖掉,也没能阻止代理商们抢滩直播间。
今年10月,龚文祥说,“连我都几乎赚不到钱,可见行业不景气。”2021年底,龚文祥宣布解散社区“触电协会”,退出其社区内的微信商业行业。
与微信业务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速崛起的直播间一个接一个。罗永浩、陈赫等名人的带货成绩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7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提出“支持微信业务中的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多元化自主创业和分时租赁就业”,为微信业务进一步指明了转型方向。
微信商家被“收藏”了哪些人
一位业内人士曾说,2019年最火的“私域流量”和“社区”都是“微信业务”留下的。在新概念的包装下,在微信上卖货的“导购员”变成了KOC(关键意见消费者),成千上万的微信好友变成了私域流量,微信群和朋友圈依然是核心推广阵地。
“社交电商似乎卷土重来,他们打开了微信业务的大门。”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社交电商其实是微信业务中的一种资源划分,真正为企业尤其是零售商获取客户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在流量增长遭遇瓶颈,营销费用居高不下的当下,粗略统计,JD.COM、苏宁、国美、永辉、果多美等都在尝试微信卖货,品多多首当其冲。
团购buy采用微信商业式的社交分发,通过邀请新的奖励和佣金的机制,为店主提供带入新品和成交的动力。当平台与店主的利益融合在一起,店主就更有动力去接触平台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用户。该团在buy buy的直邀补贴描述页面显示,推广补贴商品达到298元的店主,可以获得每个直邀店主15%的佣金;如果金额达到1000元,佣金提高到25%。
“玩法本质是一样的,平台保障更可靠。”她妈妈鲍阿芬,从做微信生意,变成了店主。她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用囤货了,风险降低了。
另一个转型出路是直播。
思步集团创始人微信业务最早嗅到了直播商品的风口。2018年11月,Aauto Quicker首届电商节,吴兆国现身三大哥哥直播间,日销售额突破1.6亿。当时,Viya刚刚在淘宝直播创下5小时1.02亿元的纪录,而Tik Tok刚刚出来不到3年,还没有开始电商业务。
真正打破直播的标志性事件,是2019年靠微信生意发家的楚和阿auto更快的弟弟辛巴在京举行的婚礼。“7000万邀42位明星,两小时带货1.3亿”的消息震惊了无数吃瓜群众。
微信业务结束会有直播发货吗?试水一段时间后,有人开始把目光放回到私域流量上,发现日营业额比直播间还高。于是,一些自有品牌开始冒着被Aauto Quicker、Tik Tok等平台封号的风险,试图将直播间流量带回微信。
在一位从业者看来,带货直播是当前趋势,但粉丝的忠诚度和粘性远不如微信业务,最终还是私人流量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