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很多考生希望毕业后利用寒暑假从事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但是相对于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来说。,大多有专业限制,要求考生有更多的学科素养积累。而小学教育或者学前教育太普及,导致申请人数多,竞争激烈,上岸去好学校的难度系数大。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考生无法圆自己的教师梦。
但是,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在教育类专业中也有科技教育专业。这个专业是针对理科教师的,比较适合理工科或者医学或者农业背景的考生。报名人数比较少,上岸的可能性比较大。国内有哪些招生院校?如何从众多机构中选择最合适的机构?老师能否给广大考生推荐一些性价比较高的院校?
我们收集了各校科技教育讲师最一线的信息,了解到全国21所考研开设科技教育专业的高校有24所,其中:
① 7所985高校: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②211院校除上述7所外还有4所: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③其他师范类高校: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④按专业排名前五的大学点击: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那么,如何从这24所院校中选择一所性价比高、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院校呢?总的来说,建议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第一,不要报考不能报考的院校(硬性条件)
有些高校限制报考的专业或者不允许交叉考的程度太大,比如:
①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只招收理工农医毕业的考生。
②北师大只招收教育、科学、工程、农业或医学专业的考生;
③江西师范大学只招收理工科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④华中科技大学只招收理工科本科背景或科技教育与教育技术专业的考生;
⑤华南师范大学不招收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只招收定向就业的考生,只招收相当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教师、科研人员或管理人员;
此外,部分高校不招收同等学历考生。如果考生是同等学力的考生,请查询院校的研招网或咨询老师。
第二,尽量选择熟悉第二专业考试科目或参考书目的院校。
专业课成绩占考研3/5,最容易拉开差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专业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上岸。24所高校科技教育专业专业课1为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可能略有不同)。第二专业也有相同和不同的课程。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尽量选择熟悉第二专业的考试科目或者参考书目的院校,这样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更容易掌握。另外,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的院校可以作为同一个班级的备选目标院校,也可以作为第一志愿调剂院校(因为在考试科目或参考书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复试优先)。例如:
①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第二专业课是961计算机基础综合;福建师范大学第二专业课是832计算机应用基础;湖北师范大学专业课2:911计算机应用基础;
②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专业课2都是科学技术概论;
③杭州师范大学第二专业课是865理科教学论;西华师范大学第二专业课是915理科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915理科课程教学论:长春师范学院第二专业课,873理科课程与教学论(特别说明:长春师范学院22考研变更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重庆师范大学专业课二:852理科课程与教学论;
④中国海洋大学第二专业课为984科学教育理论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专业二925科学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除了参考书目,还要关注往年真题,看是否熟悉题型和内容。如果通过审核觉得特别奇怪,很难回答,请慎重申请。
第三,招生计划或录取人数少的院校要慎重报考。
慎重申请不代表不申请,只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招生计划或招生人数是选择学校的重要依据。如果计划太少,你很难从中分一杯羹。当然,招生计划或招生人数多的院校也可能竞争大,但总的来说,比招生计划或招生人数少的院校机会多。
①拟录取14人以上的院校: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三名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
②有考研考生的院校:长春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③考研拟录取人数不足4人的院校:长春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四、复试分数线过高(>:30%的高校慎重申请。
慎重申请不代表不申请,只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复试分数线也是选择学校的重要依据。并不是分数线越低就越好考。但是,分数线越高越难。具体难度要结合参考书目和你对参考书目的熟悉程度来评估。
复试线高于350的院校21所:长春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其中长春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高于360。
第五,考虑个人因素,比如你特别想去的城市。
考虑以上四个因素后,地理位置也是选择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你在哪里读研,将来就可能在那里工作(当然毕业后也可能回家工作)。另外,地理位置也会影响专业发展,尤其是我们的科技教育专业。
①江浙沪地区科技教育发展较好,科技教育更受重视。本专业很多师兄师姐都选择了去江浙沪工作。江浙沪的高校有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②另外,从地域上看,如果学生想去北京,备考院校有北师大、首都师范大学、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都是比较难的);想去东北,准备院校里有长春师范大学;想去西南,有重庆师范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备考。如果想去西北,准备院校里有陕西师范大学;如果想去南方,有华南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备考。
第六,寻找至少两个目标院校。
至少要有两个目标院校,有差异化程度。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你跳跃能达到的目标,在你最近的发展区域。第二个目标应该是你的后路,比如你觉得由于后期复习效果不好而达不到第一个目标,或者很遗憾第一个目标没有重新考上。在这些情况下,第二个目标应该是你的目标机构。另外,这两个目标初试的科目或书目最好相同或相近,因为复试时调剂优先。
综合考虑以上六个原则后,老师推荐了五所性价比较高的院校。再次,择校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今天老师分享和推荐的内容,仅供参考。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目标院校。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老师。
①华中科技大学
亮点1: 985,211,双一流
推荐理由二:招生人数多,21所考研招生12人。
推荐三:复试分数低,21年337分。
建议四:理工科院校的师范类专业竞争力较小。
②南京师范大学
亮点一:211高校,双一流高校,百年名校。
亮点二:专业实力强,地理位置优越,专业发展大空
推荐理由三:复试公平,不辨是非。
③华南师范大学:
推荐理由1: 211高校,双一流高校
亮点二:近两年新设立的专业招生名额多。
④广西师范大学:
亮点一:历史悠久的老师范院校,名师地位高。
推荐二:位于B区,复试线低。
推荐三:地理位置在B区,但不偏,性价比高。
⑤山东师范大学:
亮点:跨考报名和转学的学生比较多
1。要不要考研?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考试?
2.哪些专业比较好考,哪些专业发展前景比较好?
3.你最适合哪个专业哪个学校?如何备考,可以一次性上岸吗?周老师私信: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