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直播平台(如何玩转微信小程序直播?)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自己的小程序live play,和大家仔细聊聊如何玩小程序live play,提高自己的私域改造。



自2月推出公测以来,小程序直播的行业热度持续上升,品牌商、商家、服务商争相入场。3月8日“女神节”,出现了近千个品牌小程序同时直播的盛况:

官方数据显示,当日2000名主播累计直播时长近900小时,平均每位用户赞数达到280次,分享频率最高的直播间达到2万次。通过小程序直播,部分品牌订单量增长近12倍,部分品牌交易额增长5倍,品牌单日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短短20天,小程序直播取得如此好的战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私域转化能力,而这也成为近期媒体解读和服务商业招揽的主要观点之一。

事实上,小程序直播在私域改造上确实是有效果的,但这种效果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商家的经营策略决定的。它需要商家对微信生态流量、小程序营销玩法、直播运营策略有更深入的了解,否则,小程序直播对商家来说只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所以在今天的文章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商家如何玩直播小程序来提高自己的私域转化?

本文主要是对自己的小程序直播的玩法进行回顾,并对部分商家的情况进行采访调查,结合现有的小程序直播优秀案例,对小程序直播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运营玩法进行梳理,并告诉每个阶段为什么要用这种玩法,哪些商家适合这种玩法。让大家快速入住,直接重用。

以下是正文,大家欣赏~

01”蓄水“阶段(直播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一个小程序直播开始之前,商家一定要充分利用微信生态的系列工具,让用户提前知道并记住有这么一个直播。

注意这里有两个动作,让用户提前知道,让用户记住。

第一个动作不难,很多商家基本都做到了,但关键在于第二个细节,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商家所缺乏的。涉及到控制整个预热节奏,充分利用微信生态工具。

直播预热的节奏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减少潜在消费者的厌烦情绪,同时不断增强甚至占领消费者对这种直播活动的认知。所以有经验的商家在直播前一般会采取4波预热动作:



首波预热

直播前三天。这个阶段的预热渠道主要在自有社区和导购朋友圈,适合大部分商家,因为这是目前大部分商家都有的渠道。一是商家通过这两个渠道发放现场活动海报,宣布优惠券的存在,激发老用户和会员的参与热情,同时给“以旧带新”留下足够的时间。

第二波预热

直播前一天。现阶段的预热渠道主要是添加微信官方账号,适合在微信官方账号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商家。如果商家没有微信官方账号但有一定预算,也可以选择目标微信官方账号进行广告投放。

这个阶段的微信官方账号预热分两步实施。

首先是微信官方账号的推文。商家需要在文中明确活动详情(主要是明确优惠券领取方式),然后引导微信官方账号粉丝跳转订阅商家小程序直播间;二是菜单栏设置,更新微信官方账号中一级菜单栏领取优惠券,刺激从微信官方账号首页进入直播间的用户。

至于自有社区和导购朋友圈,则负责分发这条微信官方账号推文,引导不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的用户进入小企业程序直播订阅室,获取优惠券。

以上职位的曝光安排只有一个目的:被用户看到,被用户记住,提升用户认知。

微信小程序直播

第三波预热

直播前半小时。和第一波预热一样,主要渠道是自有社区和导购朋友圈。

经过前两次的预热,大部分用户已经对直播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这次开播前的预热,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继续提升用户的认知度,更是为了再次诱惑用户,给用户一种冲动。

第四波预热:直播当天正式上线。主要渠道是自己的社区。

有了这个预热,商家可以直接将直播间与社区挂钩,用限量优惠券刺激未进入直播间的用户进入,同时与小程序直播订阅消息通知形成“双保险”。自此,直播前的预热工作告一段落。相对于“一波预热”(即一次预热),上面提到的更多更紧凑的预热动作,不仅能不断强化用户对直播活动的认知,还能不断鼓励那些兴奋但尚未行动的用户。整个过程本质上是对用户的又一次精准筛选,可以提高商家的直播转化效率。

但由于整个预热过程主要是针对私域用户,观看直播的流量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家的私域流量池。

如果商家想在私域流量之外拓展用户,有预算,可以采用朋友圈广告、微信官方账号广告、直接搜索直播等方式,在上述第二阶段吸引更多新用户加入。(此处不做扩展)

02”开闸“阶段(直播中)

一个带货直播的成功,基本离不开这两点:用户信任和性价比。



所以不难发现,目前很多商家的直播链接设计基本都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

1.用户信任

在一个直播中,主播是连接商品和用户的纽带,所以主播的选择尤为重要。

与Tik Tok这样的公域直播不同,小程序直播自带私域基因,这让很多商家更愿意选择自己的导购(当然也有店长/老总亲自出马),而不是邀请网络名人达人做主播(请不起大主播)。相比之下,他们的导购对产品更熟悉,更专业,形象更友好。

在导购员的选择上,很多商家会采用“1+1”的模式,也就是说,商家会选择两个自有导购员,一个产品体验更丰富,负责产品介绍,另一个运营节奏更强,负责控制直播间的节奏,带动直播气氛。

如果用户在进入直播间那一刻对产品的初始信任值设为10,用户决定下单购买产品那一刻的最终信任值设为80,那么主播要做的就是通过持续有效的互动来提升用户的信任值。

具体怎么互动,这里面有很多门道:

1)欢迎互动

前面提到过,直播前有节奏的热身是很有必要的。同样,正式播出后的前5-10分钟也需要热身(或热身)。这段时间是直播间导购和用户的欢迎互动时间。首先,我们可以“加热”直播间。第二,也可以等待一些晚进直播间的用户。

然后欢迎互动。怎么做?最简单的就是引导用户扣666,或者赞直播间;再复杂一点,可以添加引导用户点击商品列表领取优惠券(提前在商品列表中添加优惠券);比较复杂的,可以让主播和用户玩一个小游戏。

2)问答互动

直播过程中,用户会提出各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主播要及时耐心回复。一旦问题太多,就没办法及时回复。主播也尽量截图,然后一一回答。

除了回答观众问题,主播还可以适时抛出一些问题让用户回答。抛问题时,尽量避免开放式问题,多问一些封闭式问题,比如:你觉得这件t恤穿橙色还是黄色好看?婴儿想要这件衣服吗?想要的话可以扣1。

无论什么样的问答互动,目的其实都很明显,就是活跃直播间的气氛,提升用户体验。

3)分享互动

与其他平台直播相比,小程序直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微信关系链可以快速传播,所以主播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刺激粉丝分享直播间,比如如果直播间里坐满了* *人就可以发* *,解锁某个商品的低价。既能号召用户分享互动,又能刺激用户下单。

2.性价比(也可以理解为福利互动)

如果可以通过互动提高用户信用,那么性价比就看商家能盈利多少了。利润越多,用户越容易冲动消费。即使实际利润不多,商家也可以通过一些营销策略让用户在心理上觉得自己赚到了。

1)优惠券

  • 全员抢券:主播发放限量叠加券(可与直播预热前领取的优惠券叠加),引导用户积极抢券,激发粉丝消费欲望;
  • 分享券:主播发布分享券(也有重叠券)的任务。引导用户将代码、海报和小程序分享给朋友或社区。邀请好友进入直播间,双方都可以获得优惠券,增加直播间的流量。
  • 当然,如果你觉得叠加优惠券的成本比较高,也可以把优惠券放在商品列表更显眼更方便的位置,刺激用户收藏后消费。



    2)包裹

    团玩本质上是利用消费者的价格感知能力来刺激用户消费。用户对价格的感知通常有三种:

  • 单品知识:比如用户对牛奶、水果、纸巾等日常用品非常熟悉,对其价格感知最为敏感。所以这类商家可以用“爆款直降”的方式(比如富士苹果从5.5/斤降到2.5/斤),做一个群体设计,刺激用户消费,同时实现裂变和创新。
  • 品牌知名度:例如耐克、欧莱雅、石悦尹峰等品牌产品,用户更关注品牌价格的波动。所以这类品牌更多的是“打折促销”。
  • 品类认知:比如锅、锅、刀,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用户对其价格并没有那么敏感,常规的促销对整个销量的推动有限,所以一般不建议对这个品类做直播。
  • 3)彩票

    直播间抽奖也是显著提升粉丝活跃度的有效方式。现场抽奖的方式大同小异,主要是在节日细节的安排上要注意这几点:

    明确规则:通过口头播报、评论区滚动或商品栏顶部等方式,讲解抽奖规则和参与方式。比如79.9元的小黑帽赞三万,整点尽量避免这种抽烟。羊毛党只会整点来,而好评是不确定因素,会增加停留。



    抽奖时的互动:抽奖时,主播提醒用户刷指定评论(简单到666)活跃直播间气氛,直播间气氛上升后启动背景抽奖界面。



    多轮抽奖:不要一场直播只抽一次,而是把奖品和福利分散到直播的各个环节。第一届结束后,你可以选择公布获奖名单,告诉下一波什么时候,比如没有就不要走开,等你喜欢到六万我们再抽。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粉转化率和直播时长(点赞数是我直播节奏的一个好函数,需要用火)。

    综上所述,在小程序直播的过程中,商家要抛出足够的兴趣点来吸引用户,通过持续的强互动来增强用户的信任感,从而刺激用户的消费。

    03“追踪”阶段(直播后)

    一个小程序直播的结束,在用户端只是狂欢的结束,而在业务端,包括服务跟踪、数据分析、二次传播等等工作都要有序进行。数据分析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然后我有机会单独发表一篇文章。今天这篇文章操作性比较强,所以这一部分主要讲售后服务和二次沟通。

    1.服务跟踪

    这里的服务主要包括两部分,直播间的服务反馈和售后跟进。

    1)直播间服务反馈

    用户反馈:直播结束后,商家要在自己的社区内积极表达感谢和支持,收集直播反馈,如:“宝宝们给刚才的直播打几分”、“小仙女们喜欢今晚直播的衣服吗”、“下次直播我们安排在什么时间”等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现场活跃粉丝中随机进行一次“私信回访”,通过私信收集深度反馈。

    商家观察:商家可以在直播间记录评论热点,比如穿搭技巧,更多试色,更多产品特写等。在下一次直播前,可以突出直播脚本,解答粉丝的主要痛点。2)产品售后跟进

    解决方案:商品售后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物流慢、商品有瑕疵、用户使用后不良反应等。商家要尽快沟通解决,避免沟通不及时带来的负面影响。

    意想不到的服务:商家在发货时可以附加一些小礼品,为用户创造意想不到的体验,增强用户粘性。

    2.二次传输

    这是很多商家永远不会想到的一块,即使想到,也永远不会去做。

    之所以拉出来,是因为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商场活案,来自北京的中粮祥云小镇。它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 前期宣传:建立社区,成员大多来自项目周边的居民;活动:直播1小时,厨师做牛排20分钟,其余时间互动讨论;
  • 线上销售:观察社区讨论,销售不断变化;
  • 二次传播:视频剪辑、长图等。,发布在官方小红书、微博和朋友圈。
  • 如果从回顾的角度来看这个事件,可能只是一场普通的直播。但它的辉煌之处在于直播素材的二次利用,几乎将一场直播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当然,这种方式并不能被所有类型的直播商家重用,但我们可以从中衍生出一些类似的玩法。比如直播结束后,商家可以在导购朋友圈和自己的社区发布详细的商品使用方法,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

    写在最后

    流量高峰的环境,带火了私有域流量。一开始大家以为汕头是个新名词,现在已经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商战中,直播电商成为了战场之一。

    其实小程序直播虽然目前还很不成熟,但是潜力真的很惊人。如果把时间线看得更长一点,小程序直播的私域基因很可能成为其未来最有力的武器,而在目前所有的直播平台中,很可能只有淘宝直播和Aauto更快的直播能与之抗衡。

    很多人可能会问,Tik Tok的直播不甜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方正证券的这份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在Tik Tok,广告占收入的80%,而在Aauto Quicker,直播占60%,广告只占不到30%。





    图片:方正证券相关研究报告

    其实不难理解。仅仅是“好朋友”的Tik Tok,在直播投放的“老铁文化”下,当然要比Aauto快一些。

    这是信任经济的时代,用户在玩弄自己的思维。只要用户在镜头后面相信你,就会自动和你一起消费。

    这也是我认为小程序直播未来可以和淘宝直播、Aauto更快的直播竞争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被大家视为公共领域的淘宝直播的头部KOL,其实也获得了不少私有领域的流量沉淀。

    最后,我们来挖掘一下今天的重点。

  • 直播前:有节奏的预热很重要,决定了小商业节目直播间初始流量池的大小;
  • 直播:用户信任度和性价比是重点。在直播过程中,商家只是想抛出足够多的兴趣点来吸引用户,通过持续的强互动来增强用户的信任,从而刺激用户的消费;
  • 直播结束后:商家要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做好售后跟进工作。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私有域流量。
  • 作者:打孔超人的弟弟,互联网媒体人,产品爱好者,说话不太利索,走路很快,脑子总是在沸腾。微信官方账号:游牧(ID: Nomadic-Diary)

    本文由@打拳超人的哥哥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