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不久前,“猪食论”在网上引起热议,长视频和短视频的争论再次升级。本文作者对此发表看法,与大家分享。
在第九届网络视听大会上,“爱优腾”围绕短视频平台上演了一场混战。
早在4月初,“爱游腾”等长视频平台就与影视公司、明星及相关协会合作,展开了一场针对短视频二创侵权的持久战。
图片:微博话题
在各方声讨下,哔哩哔哩和Tik Tok加紧了对二创视频的审查。目前,哔哩哔哩最新的“X分钟评论”视频已经减少,而Tik Tok的评论则转向了国内外的经典老电影。
图片:Tik Tok
这看似是长视频平台的阶段性胜利,但从用户数量、使用时间乃至市值来看,长视频平台已经落后了很多,长短视频之争在所难免。
01 长短视频大战,为了给“会员提价”转移注意力?《2021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综合视频用户规模一直在下降,从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用户在向短视频迁移。
图片:《2021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近年来,“亏损”成为各大视频平台财报中的关键词。影视成本高,回报难,导致爱奇艺、腾讯纷纷提高会员价格。此外,他们首创的“按需分配”和“SVIP”模式也受到了批评。
在争议层出不穷的情况下,用“猪食论”引战,似乎是要把平台和用户的矛盾变成长视频和短视频商业模式的对冲。
从上图的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之前,长视频和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差异其实并不明显,但进入流行期后,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开启了增长模式,除了平台自身运营策略的调整,也不乏广告客户的加持。
根据半年来头部视频App的移动广告趋势可以看出,Tik Tok、李必立、Aauto Quicker在广告投放上强于腾讯视频和优酷,即短视频平台更热衷于通过广告引流。
在5月视频广告主的推广排名中,Tik Tok、Aauto快手快行版、Tik Tok快行版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Tik Tok》主要靠庞大的引擎引流,《阿auto更快》靠腾讯广告引流,《腾讯视频》放在网易易效果和阿auto更快上。
具体到广告素材,长短视频抢夺用户的是什么样的广告内容?
1)长视频:家居IP和电视剧仍是首要看点
从《爱优腾》的广告素材来看,热门网剧、网络综合电影、高分电影是其首要看点,其中以青春偶像剧、高分自制剧场、自制/授权动画为主。主要针对年轻人,视频长度多为20-30min以上的重度内容。
近年来,长视频经历了IP小说改编影视的快速变现模式。即使“流量”泡沫破裂,优质IP依然可以凭借周边和网游授权赚得盆满钵满。
浮躁的资本退出后,长视频平台转向集约化自制内容。
基于此,腾讯阅文宣布“阅文”战略,旨在吸引和培养更多网络作者,为其影视产业输送优质IP。爱奇艺的“爱奇艺小说”也开始认真运营,试图打造自己的IP生态。
2)短视频:用户自制内容更加灵活,崇尚即时的精神愉悦
相比长视频平台成熟精致的影视内容,短视频平台推广的作品更接地气,更倾向于瞬间获得某个信息点或精神快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推荐短视频内容,Tik Tok和Aauto faster中相当一部分广告通过电商优惠券和低价好物吸引用户。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向新用户输出“内容电商”的印象。
来源:应用增长
与长视频平台类似,Aauto Quicker也在积极探索平台自制剧,提高用户留存率。据悉,米度将小说《秦爷的小哑巴》改编成迷你短剧,在Aauto更快上线,单集播放量过亿。腾讯微视还推出了支持微短剧的“火星计划”,甚至声称要投入10亿元支持,似乎想更快的复制Aauto的模式。
03 “佳肴”还是“猪食”,用户自有标准在第九届网络视听大会上,腾讯副总裁发表了著名的《短视频猪食论》。
“孙忠怀说短视频就是简单的洗脑重复,潜移默化的冲击用户的观念,降低用户的心智。他说,‘个性化的发行是惊人的。你喜欢猪食,但你看到的都是猪食。"
事实上,由于场地、人员、审美等原因的限制,短视频内容自然无法与长视频平台深度运营的视频内容相提并论。所以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长视频和短视频其实是两种商业模式。
在用户主动选择内容的前提下,长短视频内容其实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个人喜好的差异。在短视频没有完全兴起的时候,“爱幼腾”也经历了“猪食时代”。不断注水,剧情拖沓,流量明星零演技,曾经是网剧的代名词。
可见,纵容简单粗暴的内容,会让平台内的生态走下坡路,会大大降低用户在平台上的积分。目前短视频渗透率已达88.3%,告别了暴力增长的红利,平台上的内容更加规范。
根据App Growing的观察,仅在广告视频方面,Tik Tok和Aauto Quicker都加强了审核。经过几次监管,相比去年简单粗暴夸张的广告,数量已经明显减少。
《2021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也指出,微短剧、微综艺、微纪录片将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重点发展对象。
这种策略明显是在对标“爱优腾”,试图以“小而美”的内容进一步蚕食市场份额。短剧的成功也证明了用户的娱乐门槛发生了变化。
快餐时代,流量为王。不管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只有真正愿意为之付费的用户才是“好视频”。虽然长、短视频还存在商品壁垒,但当IP化、系列化的内容发展起来后,长、短视频的商业边界会进一步模糊。
最大的表现就是长视频平台不断加强对短视频的投入。比如腾讯会建“微剧场”,加入中短视频轨道。
基于此,长短视频平台的战略优势日益凸显。
比如《爱游腾》有自己的文学产品进行IP输血,影视公司把IP做成剧,由平台自己消化。
在短视频平台中,字节跳动的番茄小说在推广广告时成功验证了其短剧改编的实力,平台上也有不少优质作品,而Aauto Quicker则采用与版权方合作的模式做内容。
所以可以说,无论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都有打通IP-制作-传输环节的可能,未来内容会更加“私有化”,热门IP会被某个平台买断。
这也体现在腾讯视频推广的广告内容上,如老友记团圆特辑、斗罗大陆等都有自己的版权,更加注重对视频侵权的打击,以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内容城。
另一方面,IP的开发会更加“物尽其用”,周边、手游等变现方式必不可少,这样才能挖掘内容更深层次的价值。比如优酷的《山河令》爆红后,推出了同款角色的服饰、头饰、玩偶等小商品。
本文由@AppGrowing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