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免费试用,却误入续费深坑;只要一键完成开通,取消就很麻烦;即使已经卸载,扣费还是没完没了...在各种付费app中,“自动续费”几乎是默认选项。记者调查发现,设计套路太多,消费者很容易掉入商家的陷阱。
应用已经卸载,扣费没有停止。
“168元,自动扣款成功。”看到扣费新闻,程叔皱了皱眉。“第一反应是搞错了,完全想不起来是什么了。”看着购买清单,她惊讶地发现,这其实是一款废弃已久的清单管理App。“之前用了一段时间,后来觉得用处不大,就卸载了。没想到又自动续签了一年。真的有点‘大头’。”
当初为什么开启自动续费?成叔一脸无辜。“如果想解锁里面的部分功能,必须选择升级为高级会员。只有两种支付方式:月付和年付。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必须同意自动续费。”
让程叔郁闷的是,一旦打开,扣费就会悄无声息的进行。“会员到期前,商家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提醒你。是否继续由用户决定。因为很多app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再使用,很难记得主动取消自动续费。”
事实上,自动续费已经成为很多付费app的常规操作。“有些app故意把免费体验当成吸引用户眼球的噱头,但真正重要的自动续费条款并不明显,让人一头雾水就掉进坑里。“在使用一款扫描App时,林明发现页面下方白底红字的‘立即免费体验高级会员’字样格外醒目。”乍一看以为不用花钱,但点击确认就相当于同意以每年258元的价格自动续费。"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仍有部分商家对自动续费的价格设定“按兵不动”。以某视频App为例。开通VIP会员,可以看到商家提供了多种价位可供选择。其中“视频体育双会员”首月25元,黄条上用黑体大黑字体写着“确认同意,25元立即开通”。横条上方,一行小字显示“每月40元,下月起自动续费”。
同样,“连续包月”也是用大字标注第一个月的10元,小字标注续费从次月起按照每月20元自动续费;“持续保障季”用大字标注第一季45元,小字标注每月第二季度起58元自动续费;“连续包年”也用大字标注了第一年168元,用小字标注了第二年起自动续费218元。
一键开启,多步取消。
在商家的诱惑下,很多人可以轻松开通自动续费,扣费看似“名正言顺”。
以一款用于检查的App为例。《自动续费服务协议》显示,会员选择开启自动续费的,视为同意授权平台在会员服务期即将到期时,根据支付渠道的扣款规则发出扣款指令,支付渠道在不验证会员账户密码、支付密码、短信校验码等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扣款指令从账户中扣除下一个计费周期的费用。除非会员或平台主动明确取消自动续保,否则会员对自动扣款的委托不可撤销。
“既然可以一键开通,为什么不能一键取消?”成叔意识到,虽然大部分app都会声明随时可以取消,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一般在app里就能打开,但是取消要绕一大圈。”
记者发现,一般情况下,如果想在苹果移动设备上取消自动续费,需要打开AppStore,点击右上角的苹果账号头像,进入账号,点击订阅,选择相应的项目即可取消订阅;在Android移动设备端,需要区分微信和支付宝。如果是微信支付,需要打开微信,选择“我”,点击“支付”,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择“扣费服务”,找到对应的项目后,选择“关闭服务”。如果是支付宝,选择“我的”,打开“设置”,点击“支付设置”,选择“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找到对应的项目后取消。
这种自动续费合理吗?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表示,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以自动续费或者收费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续费或者收费续费之日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在服务期间,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明显、简便的随时取消或变更的选项,不得收取不合理的费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宗媛媛
编辑:匡峰
流程: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