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口红的朋友圈文字(口红,难忘的烈焰红唇)




口红

作者太湖梅子

所有化妆品中,我只爱口红。

说来好笑,我的第一支笔叫“烈焰红唇”。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无意中收到朋友寄来的快递,里面是一支迪奥口红。

坐下来,对着镜子拧开深蓝色盖子上的口红,涂在嘴唇上,轻轻啜一口:光影下一抹令人震撼的胭脂红,游走在唇齿间,水柔般的柔滑。生动又温柔。就像彩虹在阴影中闪耀,像钻石花在水中闪耀。

嘴唇是红色的,就像火焰,就像阴霾。含在嘴里,仿佛含着一个梦想,一个愿望。啊,一管红色的口红,多么像悄悄绽放的玫瑰,又像渐行渐远的夕阳,又像滚滚红尘中的火焰——刹那间,便诞生了第一个笔名。

我还以“火焰红唇”为名写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文字。有读者留言说,你名字这么有钱,写的字却这么优雅。他们都说你像个人。你是什么样的女人?

后来想专心写点字,去别的平台注册。被告知“火焰红唇”已经注册了,所以用了“太湖梅”。




当时迷恋池莉的小说《口红》,后来看电视剧。对于口红的称谓,池莉表示:从表面上看,口红很美,体现了女性的温柔和魅力,同时口红体现了生活观念的改变,具有一定的时代感。

从剧情内容来看,这部剧是一部以女主角为中心的剧,展现了一个女人从单纯的小女孩到成熟复杂的女人的变化。就像口红的颜色是多变的,希望和观众一起探讨“女人是什么颜色的?”池莉总结说,女人的一生就像口红的颜色,不同时期深浅不一。

想想看,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张爱玲大概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口红控了。9岁的时候,我用赚到的第一笔钱买了人生中第一支Tangee口红。她在散文《孩子的话》中写道:“我人生中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当时我画了一幅漫画,放在了英文的《大美晚报》上。报纸给了我五美元。我马上去买了一个小Tangee口红。我妈怪我没把账单留着做纪念,但我没她那么情绪化。对我来说,钱就是钱,我可以买各种我想要的东西。”

朋友圈晒口红配文字

同样,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口红也经常被用来传达女性性格和心境的变化。比如《半生缘》中,舞者出身的姐姐顾曼璐被描述为“红的鲜红,黑的漆黑,眼睛上涂着蓝色的药膏,远看很美,近看很狞”。以前上海女人的精致风格是,红唇红,其他地方的雪肤黑发特别分明。

张爱玲对口红的喜爱,从9岁一直到去世。俗话说“男人来来去去,只有口红是永恒的。”她一生都没有留住自己喜欢的男人,除了手稿和假发,她留下了几十支口红。都是精致的粉粉色。据说她最爱这种精致的红色,让人想起她跟胡兰成说的话& # 34;桃色可闻香味& # 34;。

男人不知道为什么女人会对那一点点口红念念不忘,买了一个又一个,好像没完没了。其实口红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女性的一种价值观。

听妈妈说,口红,很久以前,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胭脂。啊,胭脂,多美的名字。一开始是一张红纸。想一想,坐在鸾镜前的女子,拿出一块来,又红又亮。唇齿间抿一口,两片嘴唇就露出了你的美。

有人说口红对于女人就像香烟对于男人一样。但是,女人的口红不能和男人的烟相比。首先,不是每个男人都会抽烟,但是每个女人都离不开口红。每个女人都可以用口红变得迷人,但不一定每个男人都可以用香烟变得潇洒。再朴实无华的女人,只要一抹口红,立马优雅华丽。但是,好色男的抽烟就更没意思了。




我对女朋友的口红有着难忘的记忆。

那一年,她和老公同时下岗,生活一时成了问题。最后找了一份卖化妆品的工作,需要把公司生产的护肤品拿到商场超市去卖。有一次,她去一家店做销售,店长是个浓妆艳抹的女人。听了女朋友的产品介绍,她不屑地说:“我不知道你的产品好不好,但是你的口红质量可能不好吧?看看你杯子上的口红印。以后记得卖化妆品。必须用好的东西才有说服力。”

女朋友满脸通红。她当时没有任何收入。她怎么会花几百块买大牌口红呢?她身上的衣服是旧的。口红是十几块钱在小店买的,喝水的时候花的。

时代变了。当初买不起口红丢人的女人,现在是成功的企业家。谈到过去,她说一支口红给了她奋斗的力量。她说那时候她就想:一定要努力赚钱,不仅要买大牌口红,还要买好衣服,大房子,还有...让我们的女儿过上好日子,给这些势利小人留下深刻印象!

疫情来了,很多人说口红会因为戴口罩而滞销,但据我所知,有很多女性戴口罩的时候都忘不了涂口红。

其实女人迷恋各种口红,当然是取悦于人,但更多时候也是取悦自己。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当你面容憔悴的时候,拿起一支口红,画出美丽的心情和美丽的生活风景,让你的日子变得明亮美好。让生活充满活力。

即使时间像砂纸,她生命中所有的颜色都会被剥光,她的嘴唇上仍然会有一抹嫣红,静静地,在岁月的尽头,所有关于美丽和爱情的梦想都会被传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