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实际用户使用场景出发,分析用户需求,然后输出兼顾多方利益的功能优化指令。整个功能设计从四个方面入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红书是一个生活方式平台,是一个消费决策的入口。快速找到目标笔记进行参考,是用户的核心需求之一。但目前小红书还没有相应的快速找到收藏目标笔记的入口。
从实际用户使用场景出发,分析用户需求,输出兼顾多方利益的功能优化指令,旨在解决用户在内存中搜索特定目标笔记的认知路径过长的问题。
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在内存中快速找到特定的目标音符。比如用户在首页搜索关键词时,可以先弹出之前收藏的笔记,或者在收藏夹中添加搜索功能。
方法绝对不止一个,但下面是对收藏夹按钮下新增搜索功能的分析。以下都是我自己的看法和内容。请理解并指出不足之处!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1用户需求分析
1.2功能需求分析
二、功能设计
2.1功能参考
2.2功能逻辑
2.3用户流程图和交互界面
2.4新功能的优势
一、需求分析1.1用户需求分析
(1)场景介绍
案例1:
目标:经常浏览小红书的用户,通常在浏览笔记时会觉得自己很喜欢某些笔记,从而触发自己喜欢的收藏动作。
典型使用场景:有一天琳达和她的姐妹们讨论如何练习天鹅臂。这时她想起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过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笔记,但是不知道有没有收藏。于是她翻遍了有80多条笔记的运动相册。她还没来得及在记忆中找到那张纸条,她的姐妹们就换了话题。
案例二:
目标用户:依靠小红书指导生活的用户;这类用户每次打开小红书,都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性。浏览完特定类别的笔记后,他们会对笔记进行筛选,收集他们认为质量较高的笔记,以便日后在特定场景下快速准确地阅读。
典型使用场景:小美有一天在monki逛街,琳琅满目的衣服她不知道该怎么选。突然,她想起之前在小红书里收藏了自己喜欢的monki的衣服,于是想在自己收藏的穿着相册里搜索monki穿过的笔记,里面有100个笔记。
总结:使用过小红书且可以收藏笔记的用户(非新注册用户),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特定场景,比如去zara、优衣库(店名一定要具体)购物,在小红书中收藏了一个喜欢的关于zara/优衣库的穿着笔记(也就是很具体的场景)就醒了。这个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根据自己的记忆快速找到自己的收藏。
1.2功能需求分析
看看普通用户会如何为自己的收藏创建专辑名。名称通常被设置为一个通用类别。比如照片修图相册可能会包含Vsco、PICSART、nomo等修图软件的p图教程,而不是每个软件都创建一个相册。
目前,在现有的功能中,可以无限替代搜索功能的方法如下:
但我测试过了。我创作了35张不同的专辑。如果我们每张专辑只放1-10个具体内容,那么要在35张专辑中找到具体的专辑是需要时间的,从一张又一张专辑中找到目标音符也是需要时间的。
当用户尽可能的收藏的时候,获取专辑名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的认知去思考这个笔记更适合哪个专辑。而且在搜索阶段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翻找,并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因此,方法1的搜索效率有所提高,但仍然较低。
根据小红书2019年第二季度报告,小红书社区每天产生30亿笔记曝光。即使我们估计每个关键词每天只更新100条笔记,但要搜索这个关键词下的目标笔记也是非常费时费力的,所以方法2不可行。
而我做了一个暴力测试,疯狂的在一个相册里收集笔记。当收集到350个笔记时,系统仍然没有上限提醒,我们无法知道一个收藏的上限是多少(也可能根本没有上限)。
那么这个时候人的短时和中时记忆容量只有7 ^ 2个组块,很难清晰地记住自己收集到的东西。即使我们有这样的印象,我们收集了一些高质量的笔记,但在一个庞大的相册中寻找它们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且特别容易找到并忘记我们最初要找的是什么。
总结:相册中搜索笔记的功能是合理需求。它可以在特定场景下,通过唤醒用户到小红书中的特定内容来打开和使用小红书。目前小红书现有的功能还无法替代这个搜索功能,所以这个搜索功能的出现可以大大节省用户寻找目标笔记的成本,最终达到提高用户粘性的效果。
二、功能设计2.1功能参考
是别人干的吗?
因为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举行系统的用户调查,这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类似app是否有这个功能,以及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为小红书提供一些参考。
知乎:
Blibli:
选择知乎和李必立作为参照物的原因如下: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可以看到,知乎的收藏搜索功能是在整个收藏之外的,而哔哩哔哩的收藏搜索功能只有进入特定的收藏才能实现。
根据小红书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借鉴知乎的模式更适合小红书,因为实际收款动作发生时容易发生:
比如:目前应该放在愿望清单上的专辑;逛街的时候看到清新香水,场景下的判断是香水专辑。然后,用户不得不退出某个特定的专辑,并想知道他们放入了哪个专辑。所以如果把搜索功能放在收藏栏下面,可以帮助减少用户的认知,提高搜索的效率。
根据以上描述,收藏栏页面中搜索功能的原型图如下:
总结:无论是知乎还是哔哩哔哩,搭载了收藏功能,都会创建一个搜索收藏栏内容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个功能的存在至少是有逻辑和必要的。虽然搜索功能在知乎和哔哩哔哩的位置不同,但是考虑到用户收藏小红书时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搜索功能在知乎的位置(功能直接放在整个收藏夹下一级的位置)更值得参考。
2.2功能逻辑
小红书目前没有这个功能的原因是什么?
我把小红书的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消费者;另一个是内容生产者。内容制作对于UGC社区运营的小红书来说非常重要。只有不断生产笔记,才能吸引更多的内容消费者消费。
如果增加这种在收藏夹中搜索曾经收藏过的笔记的功能,是否会对新的相关内容生产者制作的笔记产生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曝光度下降了,降低了获得好评和收藏评论的可能性,打击了制作人的生产能力,减少了笔记的产量。因为这个功能主要解决的是笔记指向性特别强的用户,用户很可能会直接进入收藏夹翻找某个场景的目标笔记,然后在查看并获得重要信息后立即退出。这会损害内容生产者的“利益”。
当然,这个功能可能在他们的需求池中,优先级排名比较的背后,还有其他的原因等等。
所以我们新增加的搜索功能,既要满足内容消费者的需求(收藏夹中搜索笔记的功能),又不能损害内容生产者的需求(发布的笔记要多曝光)。
因此,搜索页面的显示应该是这样的:
这种展示可以同时满足内容消费者在收藏的相册中快速找到内存中的笔记的愿望,帮助TA提高搜索效率。同时,在相册中包含关键词的笔记全部展示后,推荐近期新制作或已获多集好评的类似笔记,以维护内容生产者的权益。
或者当用户搜索的关键词在相册中没有对应的笔记时,可以呈现这样的界面,引导用户查看新的笔记。
详细信息:
当用户向上滑动红框中的页面时,页面自动出现在右侧,让用户完全沉浸在为TA推荐的笔记流中,增加了用户使用小红书的时间。
2.3用户流程图和交互界面
目前,用户正在相册中寻找目标笔记条目,如下图所示:
目前用户查找目标笔记的交互界面如下图所示:
添加功能后的页面流程如下图所示:
注:收藏笔记是所有收藏笔记的汇总(按收藏顺序排列)。如果在相册界面中加入搜索功能,其实和笔记中的搜索功能完全重合。所以如果相册增加了搜索功能,用户就很少会使用注释栏下的搜索按钮了。
图中虚线表示如果用户在收藏栏搜索失败,会提示用户找不到相关结果,并弹出相关注释吸引用户浏览。当用户浏览到喜欢的笔记时,触发他的收藏动作,然后笔记进入收藏栏下对应的相册和所有收藏笔记,供后期搜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新增功能后的交互界面如下图所示:
2.4新功能的优势
(1)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搜索效率。想象一下,一张专辑有300个音符,你需要在300个中找到你的目标音符,概率是1/300。如果你有搜索功能,你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显示所有带关键词的笔记,你只需要在这些笔记中找到你的目标笔记(一般不超过10个笔记,因为如果超过10个用户,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的概率从1/300变成了1/10,搜索目标笔记概率的提高意味着搜索效率的提高。
(2)使得小红书在某个场景被唤醒的概率上升,而这个功能可以培养用户的习惯,就是在未来遇到某个场景的时候,潜意识里知道小红书这个时候可以给我提供符合我要求的精准服务,所以每当遇到一个记忆点,我就开启翻看小红书的习惯。
试想一下,当你想喝汽水的时候,一个人给你汽水和雪碧让你选择,另一个人直接给你汽水,会让你更值得信任?当然是后者!
(3)改善用户体验。通过增加新的搜索功能,用户可以减少他们在收藏中苦苦寻找的机会,并提供及时的服务。并且当集合中没有目标笔记时,还提供相关笔记推荐。这种贴心的服务肯定比用户自己回首页搜索相关笔记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本文由@ zlin.an原创,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