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平台上,要求骑手代买7个菜。结果有6个是假的,被骑手改了。车友调换顾客点的菜,看似小事,其实不小。平台要严肃查处,严惩违规者,防止后来的模仿者。
该报称,3月19日,湖北武汉的李女士和朋友在饿了么平台上下了一个跑腿单,要求骑手购买某连锁品牌的油焖大虾等7个菜品。结果菜送到后发现有一道菜不对。联系商家后发现,骑手只在商家买了一道菜,其他6道菜都不是在这里买的。外卖骑手说,因为当天下雨,离客人想买的店比较远,担心加班后在网上下单,再去店里取货。但骑手向媒体提供的付款记录显示,收款人并非顾客想购买的商家。饿了么平台表示已先行赔付消费者,对于骑手的违规行为,已停止配送资格,并联动商家向相关部门举报。
骑手接受跑腿为顾客买菜,但调换了大部分菜品。从小的角度来说,这是违约,是欺诈。代人跑腿可视为民法上的委托合同,客户向骑手支付一定费用,委托骑手代为跑腿、办理一定事务(此处为代买菜)。骑手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时,应当忠实地按照委托人的本意行事。本案中,客户的委托是向特定商家a购买特定菜品,骑手作为受托人,在未与客户协商的情况下,决定向另一商家B购买相同菜品,违反了委托合同的约定,构成违约。但是骑手并没有向顾客说明这种情况,也没有退还两个商家的菜的差价,而是将从第二个商家购买的菜作为第一个商家的菜交给顾客,属于欺诈行为。平台有必要对违约欺诈的骑手进行封停账号,禁止其再次为客户提供服务。
网友关注这一事件,更想知道的是背后是否有灰色产业链。事件中,该骑手不仅从外地购买菜品,还为冒充商家的菜品提供虚假订单。这个假订单是哪里来的?如果switch事件只是偶然的孤例,为什么骑手能做出这种假单?打印假单不是一个骑手短时间内可以轻易做到的。背后是否有山寨商人的产业链?
在外卖等网络平台上,不乏“网络名人”商家。他们卖的商品普遍比普通商家贵,但还是很受消费者欢迎。如果假货商家和外卖骑手有勾结,就有可能中途“断掉”顾客的订单,用自己的假货,冒充网络名人商家,骑手再把假货发给顾客。一般来说,很难区分食物和其他商品。而餐饮行业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山寨商家这么做利润会很可观。
如果这个灰色产业链真的存在,那是非常可怕的。不仅顾客购买的食品可能不属于自己想吃的商家,正规商家的合法利益也受到侵害。更重要的是,这些山寨商家很可能是“三无商家”,很难确定其产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无法找到责任人。因此,有关部门应以此事件为线索,深入挖掘,搞清楚背后是否存在这样一条产业链。
外卖平台也要加强对骑手的监管。近年来,外卖平台成为互联网的风口,发展迅速。但是也有很多问题。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骑手受困于“体制”,多名不良骑手向顾客饭菜吐口水、偷吃顾客饭菜等事件被曝光,甚至有骑手因差评骚扰顾客。平台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约束骑手,让客户享受到放心的服务。只有这样,O2O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辛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