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唯品会是国内知名的电商平台,商业模式与主流电商有很大不同。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唯品会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商赛道上站稳脚跟。本文将通过唯品会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来看看它给其他企业带来的启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唯品会是中国排名第三的电商平台。熟悉唯品会业务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其创新的商业模式与主流电商有很大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上一篇文章中写道,企业的商业模式与其战略和定位密切相关。所以在分析其商业模式之前,先说一下唯品会的战略定位。唯品会的门户网站m. vip。com,vip就是会员,唯品会将自己的电商平台战略定位为深度运营会员的会员制电商,会员是其核心资产。目前唯品会的商业模式是基于其战略定位。
知道了它的定位,我们再来看看唯品会的产品策略。它的slogn原来是‘奢侈品特卖’,对应的产品是奢侈品,后来改成了‘正品品牌特卖’,也就是品牌商品。可以理解为,唯品会平台销售所有品牌的商品,而正品品牌只能从品牌供应商处购买。基于其产品策略,唯品会在整个供应链中扮演零售商的角色。由此,唯品会独创的商业模式诞生了。
一、创业摸索阶段:唯品会外采自营
唯品会自营:
唯品会通过档期进行特价销售。所以运营的档期安排好之后,会在档期开售前一周向采购人员要货。代购会通知品牌供应商把要购买的商品备货,运到指定的唯品会自营仓库,仓库收货,也就是货权交换。仓库工作人员收到货物后,会将货物上架。在明细表中生成销售订单后,仓库会对货物进行打包,物流服务商会完成订单的发货。
在整个销售过程中,品牌供应商只负责将采购的商品送到相应的仓库,不参与订单履行过程,很好的保证了会员信息不被品牌获取。
这种商业模式易于管理,但也有许多缺点:
唯品会采用自提模式,意味着如果要覆盖全面的SKU,就要扩大采购规模,增加成本。如果允许SKU的宽度很小,对消费者来说不会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但是辛辛苦苦挑选出来的商品、尺码、款式都不能选对。长此以往,平台会失去这些会员。
随着交易量的不断增长,自营平台会遇到上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JD.COM给出了商家入驻,JD.COM提供流量和平台,品牌商家在平台上运营销售的答案。唯品会给出的答案是JIT商业模式。
二、成长阶段:唯品会JIT-以销代采
JIT模式:
在预定开业前,品牌供应商会将其SKU和库存信息提交给唯品会,唯品会根据品牌的库存信息建档销售。用户下单后,唯品会根据订单的商品信息通知品牌供应商配送商品。品牌供应商会在处方要求的时间内将货物送到唯品会的仓库。唯品会收到货后,会统一打包,交给物流服务商发货。
在JIT模式下,当前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此外,在原有的采购模式下,唯品会囤积过多的退货库存。在JIT模式下,品牌供应商可以同时通过其他渠道销售这部分库存,从而保证销售额的最大化。当然,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超跌风险,本文暂不讨论。
JIT模式很好的解决了当前的商业问题。然而,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了:JITX。
三、成熟阶段,降本提效:JITX
唯品会JITX模式:
用户下单后,唯品会在订单中留下与消费者相关的隐私信息,并将订单的商品信息推送给供应商。
供应商配送订单中包含的货物,并将配送的仓库发送回平台。
将品牌供应商的发货信息发送给平台,将订单上的收货人信息发送给物流服务商。
物流服务商根据收发货信息生成加密的电子面单。
品牌商通过开放接口获取这部分电子面单,用面单发货,打包好的订单等待快递配送给消费者。
JITX模式下的订单执行:
另外,品牌供应商只能从平台获取订单的产品信息,而无法获取会员信息。物流服务商只能从平台获取收货和发货信息,无法获取销售的产品信息,保证了核心会员资产的安全。
自营采购、JIT模式、JITX模式作为唯品会的三大核心业务模式,支撑着唯品会的电商业务。近年来,唯品会还将探索品牌商家的自营模式(唯品会MP模式),与JD.COM、天猫一样,核心会员资产下放给品牌供应商。但根据网上最新的消息,目前似乎这种业务正在被清退,想必与唯品会“深度运营会员的会员电商”的定位有冲突。
不管是哪种商业模式,一定是解决了一些问题,或者满足了一些需求。
本文通过唯品会商业模式的发展,为你提供一些梳理业务的思路。如有分析不足之处,请指正。
本文由@无梦咸鱼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