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路楼观路,路口矗立着一座“拱门”形状的巨大办公楼。其端正的造型和雄伟的结构设计,使其成为虹桥开发区近年来新的标志性建筑。
这就是金色虹桥国际中心,甲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入住率99%,月纳税过亿。品多多、优尼佳、亚瑟等中外企业的总部或地区总部都设在这里。“一切都好”是几乎所有入驻该大厦的企业的一致反馈。
但就是这座已经熠熠生辉的“悦逸楼”,最近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1月中旬,“金虹桥国际中心大厦治理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中心南楼18楼大厦党群服务站举行。会议第一批成员包括天山路街道、金虹桥地产的代表,以及品多多、优尼家等楼宇的企业负责人。
这是天山-新虹桥商务区成立的第一个建筑委员会,有26栋商业建筑。也标志着长宁区以天山路街道为试点,正式进入探索商业建筑“垂直社区治理”的系统建设阶段。
金虹桥国际中心商场地下通道入口。
(一)
拼多多来了,电梯爆棚?
金色虹桥国际中心是被誉为“改变世界城市天际线”的总设计师约翰·波特曼的最后一件作品,从侧面体现了建筑的高品质“出身背景”。翻看楼内企业名单,可以看到宝马中国、康宝莱、优贾尼、亚瑟、兄弟中国、易图科技、拼多多...一系列科技、商贸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在此安营扎寨,世界500强企业有8家在楼。
2017年初,金虹桥迎来了拼多多这个互联网“新贵”。当我第一次搬进大楼时,公司大约有1000名员工,占据了大楼高区的一大片平地。不到三年时间,公司员工发展到6000多人,办公面积在金虹桥超过40000平方米。这6000名员工都在金虹桥工作,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很快变得明显——
在拼多多,每天上午11: 00到20: 00的倒班工作时间,从上午10: 30到11: 30,成为成千上万员工涌入大楼的高峰。但这一时段也是楼内其他企业午休高峰的开始,也是上午访客参观和商务洽谈的高峰期。虽然金虹桥南、北两栋楼分别有12部客梯随时可用,但面对30分钟“瞬间爆炸”到上千乘客的需求,无论是楼主金虹桥地产还是物业公司浦江物业都无所适从。
在金虹桥国际中心一楼大厅,刷卡通过大门就是电梯入口。舒舍
天山路街道最早意识到“乘梯难”不是一家就能解决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说,他2019年刚到街道上任,和金虹桥房产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访品多多的时候,公司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电梯问题。
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以年轻人为主,拼多多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6岁。【/S2/】90、95后习惯性的踩“打卡时间”,使得每天“打卡”上班的人数非常集中在11点前的20分钟。人多了,电梯客流量就大了,等待时间就长了。原本精确计算上班时间的员工,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拿不到卡,将面临迟到的风险。另一方面,品多多也担心自己上班交通拥挤会对楼里的其他“邻居”造成影响。
解决电梯拥堵的需求来自拼多多,但实际上关系到楼内所有企业。个性需要共同解决。在天山路街道的牵头下,金虹桥房产和浦江物业协调在拼多多高峰时段为企业开通4部货运电梯,增加短时客流量。由此,高峰时段电梯总数增至28部,服务所有楼层,确保“上上下下”畅通无阻。
金虹桥夜景
街道还为拼多多协调楼栋,每天早上在大堂指定位置临时放置打卡机。进入大楼后,员工可以先打卡,然后通过临时放置成蛇形的围栏,有秩序地乘电梯通过大门。11点,企业撤回打卡机;大约10分钟后,电梯会把最后一批打卡上班的员工送上楼。人群散去后,大厅又恢复了正常。
居委会常用的“公示到户”也被运用到了楼宇管理中。上海金虹桥国际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明县告诉记者,在协调为拼多多开通电梯时,大厦和物业也挨家挨户与其他入驻企业沟通,告知来访者尽量避免在10:30-11:00来访。同时借此机会宣传这段时间楼里加电梯的消息,这些应急方案都得到了租户的理解。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人员的快速增长,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几千人的需求,都可能成为大问题。”品多多(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左小英说,楼宇内公共设施配置有限,更需要在企业、楼宇、物业、街道之间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快速解决问题。“现在员工不用急着小跑挤电梯了,步伐更加稳健从容,减少了很多上班路上的“最后一刻”安全隐患。”
(二)
企业“大家庭”和谐,楼宇经济更有活力
正是这个为拼多多解决了“电梯难”的案例,让吴明县意识到,楼宇管理要借助更多的力量,“管理”本身似乎走得更远。这一步就是把“管理”升级为“治理”。
2016年以来,金虹桥国际中心的出租率一直保持在接近99%的水平。一栋甲级写字楼几乎常年满租,即使在高楼林立的上海市中心也是如此。吴明县说,过去,他每周都带着财产去参观企业。一年下来,金虹桥所有150家租户的负责人基本都能见到他了。
但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企业提出的诉求,本应在第一时间解决,但由于不属于物业的日常维护和保安服务,企业只能等到楼栋业主上门;还有一些企业提出,楼房和物业帮不上忙,比如给外地新员工租房,和年轻白领交朋友,这些都需要街道帮忙。
天山-新虹桥商务区鸟瞰图
去年,天山路街道对辖区26栋商业楼宇进行了系统摸底,梳理出三种楼宇运营模式:开发商与物业一体化管理,比如金虹桥国际中心;大厦和物业搞的是预约制,双方分开经营;建筑是小业主自我管理,需要街道指导成立建筑业委会,比如远东国际大厦。
这让街道党工委书记潘岷脑洞大开:楼房就像“竖立”起来的小区,企业是“家”,员工是“居民”。只有像服务社区居民一样服务白领,企业这个“大家庭”才能和谐,楼宇经济才能有活力。
街道的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很快得到了金虹桥国际中心的响应。大厦有完善的综合管理基础,入驻企业与大厦物业、开发商相处融洽,具备率先搭建大厦治理讨论平台的“天然”条件。
在由企业、楼宇、物业、街道组成的“新四位一体”楼宇治理结构中,企业是最小但也是最核心的单元。因此,在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中,除了金虹桥地产运营总经理吴明县、浦江物业金虹桥国际中心管理处总经理徐朝斌、副总经理朱雷外,还有优利家家居用品(中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顾志伟、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钱钧、上海易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关系经理魏莹、拼多多党委书记左晓。
今年1月,金虹桥国际中心大厦管理委员会成立仪式举行。
在金虹桥国际中心党群服务现场,专门为入驻企业设立了企业文化宣传长廊。舒舒摄
“这些企业涵盖外资、互联网技术、地区总部,参加理事会的代表也是企业中层干部,与基层员工、公司老板有交流,能把最生动的‘民情民意’反馈到大楼、街道。”刘鹏告诉记者,以前街道或开发商来访,出于礼貌,多数企业安排公司老板出面接待。但更多的时候,普通的基层白领才是商务楼粘性最高的“用户”。进出地铁站的地下通道是否畅通,中午吃午饭是否方便,有没有停车位,党员活动去哪里,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办公体验。
金虹桥建筑治理委员会成立后,这些问题有了“四通八达”的传导路径。理事会建立了信息发布、问题报告和反馈的微信群,还建立了季度例会制度,专门用于协调楼宇运营和商业运作中的问题和纠纷。与会委员应积极发表意见。每次会议结束时,理事会还会形成可操作的成果,确保每次会议对“时间就是生命”的企业来说都是务实高效的。
会议平台使信息沟通更加顺畅,但吴明县也承认,从“管理”到“治理”的建设压力也更大。“过去,我们每周只需处理十几个企业需求。现在可能每天群里都有几十条需求反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对楼栋、街道、物业都是新的考验。”
(三)
“水平”住宅区和“垂直”建筑被整合在一起处理
成立仪式上,理事会还与天山路街道仙霞居住区党支部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双方将在公益、文化、租房、小区微更新等方面展开合作。探索“建住联动”,打造“双一体化”社区治理格局。
整合共管“横向”居住区和“纵向”建筑,已经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的一大趋势。以天山路街为例。金虹桥所在的茅台路西侧,有百盛优客城市广场、长房国际广场等商务楼宇。街道东侧有天山二村和天山路小学,都有近七十年的历史。日益明显的“二元结构”使得打通居住区与商圈建筑之间的资源网络迫在眉睫。
从金虹桥国际中心鸟瞰天山路街道,居住区与商业建筑并存的“二元格局”极为清晰。舒舍
去年年底,在理事会成立前的筹备阶段,拼多多、优尼佳等企业就已经向街道提出了与居民区结对合作的想法。左小英告诉记者,目前,拼多多在金虹桥的办公室6000多名员工中,外省市在册员工占2/3以上,技术人员接近60%,“90后”“90后”占大多数。这些特点都指向同一个焦点:公司的租房需求特别大。
此前,拼多多与大多数企业一样,与中介公司合作为员工找房,但也经常出现信息衔接等一些问题。这个议会直接和住宅区建在一起。仙霞居委会直接将小区内的闲置房屋和出租信息上报至理事会平台。企业组织有需求的员工两人一组申请租房,然后中介机构完成剩下的租房流程。这样,不仅快速解决了企业员工的“找房难”,也让居委会对租客信息有了更清晰的掌握,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杜绝群租房做出了新的努力。
“租户来自同一个企业或者同一个写字楼。一旦发现问题,居委会可以通过楼委会告知企业,对租户的行为更有约束力。"仙霞居民区党委书记刘先民说。
今年年底前,将完成总面积19.1万平方米的天山路街道非完全改造。届时,将有92栋老民居拥有全新的独立煤环卫。目前街道正在安排有租房需求的居民,整合房源后,探索优先出租给周边商厦白领。“白领住在写字楼附近,减少了通勤时间,增加了在商圈过夜的人数。”刘对说:
天山夜景——新虹桥商圈,今年天山路街道区域12栋重点楼宇将有“四标”服务楼宇管理。
在尤妮佳家居用品(中国)有限公司大华东销售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顾志伟看来,理事会无疑将打开企业进入社区的通道。这家日本护理企业旗下拥有苏菲、妈咪宝贝、舒蔻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近年来,在天山路街道的带领下,企业进入居民区,为长期卧床的老人提供纸尿裤、尿不湿等专业护理用品,践行社会责任。同时,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居民宣传老年护理品的使用方法和适用人群,扩大消费市场。“我们一直对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感兴趣,我们可以与我们的‘邻居’拼多多加强交流。”
事实上,该委员会的成员公司毫不掩饰其联网的“野心”。记者了解到,拼多多现在希望与金虹桥中心的一家日本运动品牌合作,邀请其加入其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加入理事会后,企业肯定希望对公司业务有所帮助。“大家互利共赢,什么都是好事。”
今年,天山路街道还将在虹桥南丰城、尚佳中心、远东国际大厦等12个重点楼盘搭建治理理事会平台。同时,税务、人社、医保、市场监管、“一网办公”延伸点将陆续引入楼宇,力争让每一栋楼宇都有一个楼宇党组织、一群街道联系人、一个白领服务岗位、一个议事平台等。[/s2/]
主编:唐烨文字编辑:舒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