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我想大家对“搜索”这个词都很熟悉,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搜索引擎,我们经常会搜索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双方面的。如今,传统搜索平台的价值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崩塌。本文分析了搜索引擎的发展,一起来看。
三年前,一个深冬的夜晚,一篇名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突然刷屏,直抵众多网友的内心。
文章说,“百度作为搜索引擎,已经死了。Baidu.com不再是你寻找中文互联网内容的地方,而是百度自己的站点搜索;它引你去的不是中国互联网里的优质精神食粮,而是囤积在自己家里的腐臭变质的内容。”
或许“酸败变质”仍然是冷嘲热讽,但三年后的今天,它给很多人的印象是,这篇文章所描述的大部分事实并没有改变——看着各种离奇的百家号和其他百度礼包,很难想象中国网民是在什么样的恶劣信息环境下毫无意义地游荡。
好吧,如果你尊重信息检索,你就不会否认。现在最差的搜索结果往往来自最传统的搜索引擎。
传统搜索平台的价值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崩溃。
一、one of the apps不管你喜不喜欢,各大互联网平台与传统搜索引擎的脱钩越来越严重。
但在遥远的过去,情况并非如此。
十几年前,业内最乐观的预测是,未来最完美的搜索引擎应该是某种“统一”的形式,它所能搜索到的内容影响深远,甚至是大多数互联网内容的唯一入口。
比如,时任谷歌CEO的施密特被问到:你眼中的“WEB3.0”是什么?施密特的回答大概是:拼凑起来的应用,翻译过来就是把所有碎片化的应用放在一起。
这种乐观是可以理解的。
十几年前,很少有网站能像华尔街日报那样,以清高的姿态,抵挡住搜索引擎“爬虫”的诱惑。在为内容付费的情况下,他们能够省去搜索引擎的点击,并允许阅读一篇文章的全文。
比较不起眼的中小网站,通过SEO从搜索引擎导入的流量,可以占到总流量的50%以上。
然而,搜索引擎的好景不长,正如《连线》杂志在2010年的著名文章《Web已死,互联网不朽》中写道:“在过去的几年中,数字领域最大的变化之一是从开放的互联网向半封闭的网络平台过渡。这些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但并不通过浏览器展示。他们的崛起主要是由iPhone等移动计算模式推动的。他们不受HTML语言规则的约束,谷歌无法抓取他们的数据。”
抛开谷歌不谈,在中国,转折点始于2008年的淘宝和百度。由于店铺佣金成为当时淘宝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广告收入和财务收入),淘宝对来自搜索引擎流量的收入进行了评估,发现微不足道...于是就封杀了百度的爬虫。
毕竟,当搜索引擎带来的利润远远低于自营带来的利润时,被“爬”就相当于被人白白拿走了。
当然,近年来,在这份最有价值的榜单中,排名第一的无疑是数据。
今天不用说,数据就是黄金,就是石油,就是未来的一切。每个平台都很珍惜自己的数据,这也让以百度为代表的传统搜索平台彻底成为了“app中的一员”。
幸运的是,衰落的是搜索引擎,而不是搜索行为。
如你所见,如今用户庞大的搜索流量正在被稀释成巨大的“信息孤岛”。
以Tik Tok为代表的新兴岛屿抓住了用户的搜索行为。比如我妈告诉我,她经常用Tik Tok,要么是“刷”,要么是当“搜索引擎”:宫保鸡丁的几种炒法,夏天调冰镇饮料的几种方法,围巾的几种系法,裤腿的几种换法,折叠的几种方法...几乎所有东西都被搜查了。
反正按照她的意思,可以简单归类为一个八字公式:“未定则Tik Tok学”。妈妈说,在她的朋友圈里,很多人热衷于Tik Tok搜索,他们也愿意互相分享“精彩的答案”。
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极光研究数据显示,虽然现阶段独立搜索平台的优势依然存在,以71.5%的使用率高居榜首,但搜索行为明显向其他平台迁移。以短视频平台为例,68.7%的用户可以通过它完成搜索,是使用率第二的搜索平台。
公开数据显示,抖音视频搜索月活跃5.5亿,Aauto Quicker中视频搜索功能月活跃2.5亿。微信“搜一搜”月活从2020年的5亿增长到了惊人的7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用户的所有搜索行为中,有近80%会发生在基于内容的平台上。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我们想搜索的时候,习惯于代理某个领域的内容平台:想买东西,就去JD.COM的淘宝;如果你想沉浸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那就去找小红书吧。如果你想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去获得它;想了解最新舆情,去微博;想看旅游指南,去马蜂窝;想了解专业的医学知识,去丁香园;如果你想解决或者增加你的生活困惑,去知乎吧...
有人说,这个时代,所有行业的生意都值得重做。
我说,这个时代,所有的工业应用都值得拥有自己的搜索框。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被不同头部app分割的“孤岛世界”曾经让人不舒服,而今天,可能是惯性或者路径依赖造成的。人们似乎已经渐渐习惯了这些孤岛,也渐渐适应了每天在各种app之间“跨岛”。我觉得这个没什么问题。
而且,只要你习惯并擅长跨岛,各大岛屿上的内容质量普遍好于10年前传统搜索引擎占据的时代,这真的是一件幸事。
三、结语:不会再有枭雄存在简而言之,说以“互联互通”著称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彼此分离的信息孤岛,是很荒谬的。
你可能会说,天下大势,久合必分,久合必有。未来互联网上会不会出现一个野心勃勃的英雄,这些孤岛上的信息会不会整合在一起?
不好意思,受限于爬虫协议,也受限于“数据是金”。除非来自政府的强势,否则时代不会给有志者留下任何好的机会。80%的有用信息只能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面对现实吧,分了就分了,回不去就回不去了。好的信息,就像好的爱情一样,是不能勉强来的,而现在,你只能自己去找。
#专栏作家#
李北辰,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李北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独立作家,媒体专栏作家,关注技术驱动带来的社会变革,国内数十家媒体专栏作家,曾任职于《南方周末》、《华夏时报》、《财经》等媒体。
本文原载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