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礼品卡怎么使用(当当网礼品卡成骗子“提款机”专家:若平台未及时补救要担责)

【环球网综合报道】如今,网购已经成为大众常见的购物方式,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空获取途径的空间。最近央视报道了一个网络支付的新骗局。骗子先以“网上支付”为由,诱导消费者借钱购买当当购物卡,连续骗取卡内资金。据了解,警方近期接到的类似报警总金额已达600万元。专家表示,网购平台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应该承担责任。

据央视报道,5月25日,山东济南的李女士接到一名自称“快递客服”的男子电话。对方称李女士在淘宝上买的一瓶乳液在运输途中损坏,公司会双倍理赔。电话里,男子还和她详细核对了收货人信息、物流单号等信息。因为内容没有错误,李女士相信了他的话。

李女士说,在退款过程中,对方声称由于自己支付宝芝麻信用分低,理赔款无法直接退回账户,需要李女士配合他们通过“流水”提高信用分。随后,在对方的“指导”下,李女士从支付宝借贷、微贷等网贷平台借款10万余元。,然后根据对方提示下载了当当App,使用对方提供的当当账号和密码,用借来的钱分几次购买了总额为10万元的当当礼品卡。

然而,李女士很快发现,这些价值10万元的当当购物卡瞬间被消费一空。这时,李女士才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报警。

至于当当礼品卡涉及诈骗一事,当当网副总裁日前对媒体表示,发生的不多,很可能与当当网无关。

环球网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几乎每天都有网购支付诱导消费者购买“当当礼品卡”进行诈骗的情况又有了新的受害者,覆盖北京、河北、江苏、上海、山东、浙江、河南、山西、安徽、四川、辽宁、内蒙古、甘肃、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20多个省市。

今年5月以来,已有多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反映骗子如何利用当当购物卡实施诈骗。



当当礼品卡





该副总裁还表示,如果顾客投诉,当当网将立即冻结涉嫌购物卡。

事实上,有被骗的消费者提到,他们在发现钱“不见了”后,立即联系了当当网客服,但客服和专员并没有启动任何拦截流程,消费者表示出于对当当网的信任,会选择购买并支付。钱不见了之后,当当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中国消费者报》的报道中,受害者潘女士在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当网客服。这时,购物卡的余额还在。她希望当当网及时冻结购物卡,随后当当网客服告知受害人“先报警,明天给答复”。潘女士说,在“不紧不慢”的客服下,购物卡里的3.6万元终于“贡献”给了骗子。

专家认为,网购平台有义务和责任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和资金安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网购平台应尽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网购平台未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它知道或应该知道销售者或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它也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它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

为什么当当礼品卡可以被诈骗分子利用?有安全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骗子利用礼品卡疯狂提现,但当当网的风控机制并未被触发,这意味着当当网的安全系统也需要相应调整,以便尽早发现异常交易。

环球网记者也发现,当当网并非第一次受到消费者的质疑和批评。在微博中,许多用户抱怨他们在当当网的购物经历。有网友表示,每次在当当网买东西都能接到诈骗电话。他们“吓得不敢再买了”。甚至有网友质疑当当网涉嫌泄露用户信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