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线下支付方式。比如信用卡支付、网银支付、第三方移动支付等等。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使用最多的还是微信、支付宝等基于扫码的第三方支付。无论是在大商场买黄金饰品,还是在路边买煎饼果子,微信扫码支付或支付宝扫码支付都可以随时安排。
以微信为例。根据腾讯发布的《2019-2020年微信就业影响报告》,2019年约有12亿人使用微信扫码,支付规模高达8.58万亿元,约占中国GDP的9%。
更何况,据权威报告显示,自从手机扫码支付兴起后,针对现金的盗窃或抢劫犯罪率大大降低。毫不夸张的说,扫码支付改变了很多小偷强盗的生活!
然而,就在最近,传来消息,央行新规公布。我们又要回到现金时代了吗?
央行新规:微信、支付宝不能用于经营收款据北京日报援引央行新规,明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将不再用于业务收款。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内容:
一是个人收款码的远程收款功能会受到限制;
二是商家不能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收款;
第三,将收款码分为个人和特约商户两类,实行分类管理。
需要知道的是,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在无现金的发展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不仅很多有营业执照的商家使用微信、支付宝收款,很多不能办理营业执照、不方便办理营业执照的流动摊贩也使用微信、支付宝收款,比如卖菜的老农、卖煎饼果子的流动摊贩等。
现在新规出台了,有营业执照的商家很简单,可以直接申请一个商家收款码。其他没有营业执照的流动摊贩该怎么办?以后只能收现金吗?
哪些群体会受影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央行的这一新规绝对不是为了为难广大人民群众,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地保管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真实发生的例子。相信大家之前都看过类似的报道。
因为很多小吃摊贩直接把自己的收款码放在推车上,所以一些“聪明人”就抬起头来,偷偷把商家的个人收款码改成了自己的。
但新规出台后,以后所有个人收款码都不能用于业务收款,必须换成商户收款码,这样的损失自然可以避免。
现在让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问题。没有营业执照的流动摊贩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新规中提到的特约商户就是解决的办法。
什么是特约商户?简单来说,只要是正常经营,有明显的经营活动特征,就可以归类为特约商户。
这些没有营业执照的特约商户,无论你是在路边摊卖菜,还是在学校门口卖煎饼,都可以直接向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将个人支付码变更为商户支付码。
央行还强调,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服务机构有义务免费为商户提供商业支付代码,商户只要能够提供必要的身份验证信息,就可以获取商户支付代码,大大降低了普通商贩申请商户支付代码的难度。
所以总的来说,对普通消费者完全没有影响;对于小商贩来说,从“个人收款码”变成“商户收款码”多了一道手续。
写在最后有意思的是,正常经营活动的商贩,即使没有营业执照,也可以成为“特约商户”正常申请商户收款码,但有一类人可能更难,那就是“乞丐”。
当然,这里的“乞丐”不是指在网上求赏的红人,而是指白天躺在路边,晚上睡在天桥上的“乞丐”。现在很多人出门不带现金,乞丐也就与时俱进,点亮了个人的收款码。
但现在新规出台,“乞丐”还能继续使用个人收藏者接收慈善捐款吗?“乞讨者”能否被归为“特殊商户”,向平台申请商户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