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会计网(http://www.kuaiji.com/)。想了解更多会计政策、会计税务实务、考证信息,可以搜索百万以上会计都在关注的微信号——会计网(ID: wwwkuaijicom)获取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是将已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从“库存商品”账户转入“营业成本”账户的过程。商品成本的结转时间取决于企业的业务特点、经营范围和管理需要。有两种形式的每日结转和定期结转:
(1)逐日结转,即每天计算并结转当天销售的商品成本。其优点是核算工作量均衡,随时可以提供商品的销售成本和库存情况,但日常工作量较大。这种形式适合经营品种少的企业。
(2)定期结转是指商品销售成本在规定时间的计算和结转,如旬末、月末、季末的结转成本等。其优点是减少了平时的工作量,缺点是结转工作集中在期末,容易出错。这种形式适用于业务品种多样、进销价格多变、商品交易频繁的企业。
结转销售成本有两种方式:
(1)集中结转法,在存货明细账中逐项计算并登记各种商品的期末余额,将所有商品或大类商品的期末余额相加,再计算所有商品或大类商品的销售成本,结转到总账或分类账中。
(2)分散结转法,在存货明细账中逐项计算登记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和期末余额,然后汇总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结转到总账和分类账中。
商品销售成本计算公式
商业销售成本计算公式
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数量进价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余额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已付商品金额)/(期初余额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已付商品金额)
销货成本=本期销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者将期末商品数量乘以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商品金额,再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计算公式为:
商品期末余额=商品期末余额×加权平均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期初余额+商品本期收入额-商品本期非销售回款额-商品期末余额额。
最终采购价格法,其计算公式为:
商品期末余额=商品期末余额*主采购区上次采购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期初余额+商品本期收入额-商品本期非销售回款额-商品期末余额额。
实际批量采购价格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
毛利率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该商品销售额×上季度实际或计划毛利率。
销货成本=本月销货额-销货毛利
Or =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度实际或计划毛利率)
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如下:
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期初余额+商品本期收入额-商品期末存货额
综合差价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 × 100%
分类(柜、组)差价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商品库存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 100%
某类(柜、组)已售商品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
实际差价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根据每种商品,计算公式为:
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各种库存商品的采购单价×各种结存商品的数量)
存货销售差价=存货的售价金额-存货的进价金额
已售商品销售差价=结账前销售差价余额-库存商品销售差价
根据每类货物,计算公式为:
某种商品的总进价=某种商品的总售价/(1+某种商品的差价)
某些商品应保留的购销差价=某些商品的总售价-某些商品的总进价。
所有库存商品都应保持销售与采购的差价=期末各类商品销售与采购的差价之和。
已售商品销售差价=结账前销售差价余额-所有库存商品应保留的销售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