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2元店赚钱吗(30㎡小店月入21万,形势大好下却两次主动叫停扩张,为什么?)




如何开2元店

小吃一直是餐饮赛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虽然在优雅昂贵的场景中很难看到零食品牌,但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




一四书残一军|文


小吃种类很多,有酸辣粉、豆花、烤串、肉包子等。,而人们最不会忘记的是街边小摊上卖的炸土豆。炸出来的土豆又脆又脆,拌着麻辣的调料,用牙签挑着吃,简直好吃。


在很多人眼里,炸土豆只是一种街头食品。任何人都很难把这种零食和连锁品牌联系在一起。但是有一个小吃品牌,把街边小摊的炸土豆打了品牌,用炸土豆5块钱的费用,三年开了300家店。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它的名字,它叫蔡大胖。

01


你家楼下的土豆店


蔡大胖的创始人叫蔡佩玲。蔡大胖在创办之前,也是一个老牌的餐饮人。他做加盟商多年,不温不火,也没赚多少钱。后来,他萌生了连锁餐饮的想法。





蔡玲出生在云南,对土豆情有独钟。这也是她当时专注于街边小摊热炒土豆的原因。


在她看来,土豆是一种很普通的食物,蒸、炒、煮都有很多种方法。它的市场知名度和人群接受度都很高,炒土豆也是民间小摊上很受欢迎的小吃。


于是在2018年冬天,她迈出了第一步,创立了自己的零食品牌蔡大胖。蔡大胖的第一家店没有选在港口的好商圈,而是开在一个公交车站旁边,打出了“土豆店在你楼下”的口号。


创始人蔡佩玲说,她要的不是一个网络名人品牌,而是一个基于品牌潜力,有长期商业和社区高频回购模式的品牌。





如果发展是建立在品牌的基础上,过度的曝光和对流量的追求并不是一件好事。在口岸选择一个曝光度比较好的商圈很重要,但是会检测不出品牌的标杆。而是只有在一般社区开店,才能看清品牌本身的势能,验证加盟商能否盈利。


蔡大胖最初的产品线只有十几个,包括三个街边产品:锅巴土豆、尖齿土豆、薯片,售价在7-10元左右,此外还有零食和手工甜水,售价在8-15元左右。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光顾,炒土豆店蔡大胖也越来越被很多人知道。蔡大胖的店越来越多,前期很顺利。直到门店扩张到30家,出现了瓶颈:业绩提升到天花板。

02


每个土豆5元,30㎡店铺月收入21万


这是蔡大胖遇到的第一个瓶颈期。当时创始人蔡佩玲带着团队做了一些市场调研,和很多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之后她发现了品牌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经过数据调查,他们发现,其实对于零食消费者来说,并不能定义为年轻群体,因为这些年轻群体中70%其实是女性消费者。


他们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吃零食不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有些人喜欢零食的美味来满足自己的食欲。


有些人选择零食是因为它们便宜而且质量好。他们可以花同样的钱买很多不同的零食,品尝更多样化的产品。


经过这次调查,蔡佩玲很快调整了策略。首先,她把sku从12个产品调整到30+。目前,蔡大胖的产品结构由2个招牌土豆+16个小吃+7个炸串+6个饮品组成。为了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新鲜感,保证至少每个季度都是新的。





然后“降价”,蔡佩玲“减”了所有产品,价格也降低了。比如一个穗土豆从300g降到了250g,价格也从7元降到了5元。


这个价格在视觉上很有冲击力,小份之后消费者愿意多花,比如吃一个土豆7块钱,很多消费者买了土豆之后就不会再花别的了。


但小部分之后价格降低,消费者觉得“便宜”就会花更多的钱在其他产品上,这是一种潜在消费。


改革后的蔡大胖,一个30㎡的小店,一个月甚至能赚21万。也正是这种转型,让蔡大胖在三个月后迅速达到100家品牌店。

[S2/]03


你为什么两次阻止张之路的扩张?[/s2/]


改革之后,蔡大胖迎来了快速发展之路。目前,其全国门店数量已达300多家,而这仅仅是三年发展的结果。





但在蔡大胖扩张速度最高的时候,蔡佩玲两次停止加盟。第一次,门店数量超过200家的时候,他停止了全国加盟。另一次是今年上半年拓展国外市场的计划暂停。为什么?


蔡玲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希望慢一点,因为连锁更重要的是‘锁’,开店不难,难的是开合伙人赚钱。”


现在的蔡大胖并不是一个很成熟很有底蕴的品牌。在扩张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极其小心。扩张容易,但扩张后的问题如何解决,浮躁的心如何收回?


这些都是大问题。海底捞、呷哺呷哺、现代中国茶叶店这样的品牌不是在张之路迅速扩张吗?这些知名品牌在扩张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品牌的扩张就更不用说了。





蔡玲说,她想做的是做连锁品牌,从一开始就在为品牌而跑,而不是把自己打造成网络名人品牌赚快钱,然后留下昙花一现的羽毛。


为此,蔡大胖其实为了稳健扩张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蔡佩玲说,她曾经加盟过,吃了很多“散养”加盟的苦头,所以她做自己的品牌,就要保证这一块的稳定性。


其实一开始团队采用的是“保姆式”服务,尽量把所有细节都做好。但规模扩大后,这种“保姆式”的服务显得不科学。她马上调整策略,引入连锁品牌门店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了门店、加盟商、一线员工的运营管理。


此外,蔡大胖不仅以数字化贯穿门店全生命周期,提升单店运营能力;还有一套自己的自检规则,自检标准化,让员工形成“肌肉记忆”,也提高了店铺的运营效率。





蔡大胖还逐步调整对主管的考核和激励方式,每月检查门店利润,将关店“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让蔡大胖的运营模式更加清晰有效,减少了扩张路上很多未知的损失和麻烦。


蔡大胖的发展其实告诉我们,餐饮是一个讲究“品质”的行业。现代浮华的世界侵蚀了很多人的心。他们想的都是怎么快速拿到钱,怎么割韭菜。


但这种短命的方式并不适合餐饮行业。餐饮人如果真的想做品牌,只有沉下心来,以品质为基础,以共赢为法则,才能走的更远。你怎么想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