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平均每天关闭一家店,5年亏损41亿港元,惨不忍睹。一代鞋王达芙妮暗淡无光,坚持不下去了,最近宣布彻底退出实体销售。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达芙妮这个女鞋品牌,其实是一家来自台中的台资鞋厂。在2012年的高峰期,有4598家直营店和1010家加盟店。才短短几年,就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而痛哭流涕。
美国时尚品牌没救了,第一代鞋王达芙妮退出实体零售
达芙妮上海总部
和美国潮牌的合作没救了,你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达芙妮国际8月25日在香港再次交出亏损报告单。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受疫情影响,期内营业额约为2.1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85%。虽然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63.77%,但仍亏损1.41亿港元。
以前,台资的“达芙妮国际”被视为大陆市场女鞋的领头羊。此前,达芙妮曾与美国时尚品牌Opening Ceremony合作推出产品,但无济于事。2020年上半年,达芙妮已关闭132家门店,其中达芙妮和鞋柜两大核心品牌67家,其他品牌65家。
目前,达芙妮国际只有293家门店,全部为核心品牌门店,而去年6月30日前的同期门店为2208家,较2019年底减少了19%。
半年报中,达芙妮国际宣布将继续轻资产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聚焦核心品牌业务,全面退出中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省的中高档品牌实体零售业务,并关闭其他所有品牌门店。
达芙妮商店
台中起家的台资鞋企达芙妮,从代工起家,后转入自有品牌。在内地市场,达芙妮曾经是女鞋市场的“鞋女王”,也是盛况空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达芙妮失败了,黯然失色,甚至面临生死考验。背后有很多原因。
两三年前,有一种声音:贝儿死了,达芙妮还能苟且偷生吗?疫情的突然冲击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虚弱的身体会迅速崩溃。达芙妮将彻底关停实体零售,受电商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但就没有其他因素,比如品牌老化吗?
今年3月,著名财经评论员谢金河发出“一代鞋王陨落”的警告:台湾省引以为傲的“软实力”正面临巨大考验。
加上2020年上半年亏损1.41亿港元,达芙妮过去5年亏损近40亿港元。2012年是达芙妮最繁荣的一年,盈利9.749亿港元,直营店加加盟店共5608家。但次年利润降至3.34亿港元,成为2015年的重要转折点,亏损3.78亿元,2016年大亏8.19亿港元。2017-2019年分别亏损7.34亿元、9.94亿元和10.7亿元。过去5年,达芙妮累计亏损39.96亿港元。如果算上今年上半年1.41亿的亏损,已经巨亏41.37亿港元。
如果从2012年开始,达芙妮不到8年就关闭了5315家门店。与惨烈亏损同步的是达芙妮的股价。截至8月27日,达芙妮国际股价仅0.182港元/股,总市值仅3亿港元。太令人失望了!
包括千百度、百丽在内的管理业绩下的下一代鞋王达芙妮告诉我们一件事:昨天的品牌辉煌未必是未来利润的保证。除了电商的分流,国外品牌对市场的瓜分,加上这次疫情的影响,原有的大品牌如果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不发力修炼内功,肯定会落后。
“每五双女鞋中就有一双是达芙妮”的辉煌早已一去不复返。
第一代鞋王达芙妮,台中起家,莆田兴盛
达芙妮国际执行董事兼前主席陈英杰(中)
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前身为“永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18日变更公司名称。集团于1990年创立“达芙妮”品牌,并于1995年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达芙妮国际前任主席兼行政总裁为陈英杰,他亦为本集团执行董事、张及张以勋的堂兄弟。陈英杰以前的大学是中原大学,位于中国台湾省桃园中坜区,国际贸易与商务学士学位。
2017年,达芙妮完成了又一次二代接班布局。当年5月17日,香港上市公司达芙妮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志凯兼任集团主席,集团前主席陈英杰辞职。
之所以先说达芙妮前掌门人陈英杰,是因为他与娱乐圈关系密切。当陈英杰在中学时,他和任贤齐组成了“红蛇”乐队。23岁时,这个曾经痴迷流行音乐的键盘手正式进入家族企业达芙妮。起初,陈英杰从一名普通的接线员做起。1999年,他被任命为总经理。这一年,他才29岁。
2010年,陈英杰与大陆影星张国立的女徒弟韩雨芹(注:电视剧《离婚律师》中饰演“中国好妻子”的韩雨芹)在台中举行婚礼。他在掌舵的时候,信誓旦旦要用“四大战略”(多品牌、多品类、多档次、多渠道)在十年内改造达芙妮。还积极进军大陆市场,进攻台湾省,闯世界。他曾经交过一份很好的成绩单。
达芙妮总裁张志凯(左一)、首席运营官刘杰(左二)与苏宁物流达成合作。
现任达芙妮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张志凯出生于1981年,2003年开始在集团工作。他毕业于新西兰的Pakulanka学院,然后在奥克兰大学攻读文学学士课程。2017年他掌舵时,同样是鞋王的百丽被私有化,在港股市场戛然而止。
在过去,达芙妮和百丽是一对“于”和“梁”的竞争对手,他们的成长路径几乎相似。两家公司都是以代工起家,一度占据市场前两位的位置。他们还在90年代推出了自己的女鞋品牌,甚至日后在百货公司开设专柜的套路也如出一辙。百丽已经“出卖了自己”,她苦苦支撑的达芙妮的堕落之路,与之前的百丽几乎如出一辙。
“哪里有女人,哪里就有美女。”过去,陈英杰不同意这一点。他曾说:百丽是女鞋界的“奔驰”,达芙妮要做“丰田”!
达芙妮创始人之一陈先民
达芙妮的创始人有两位创始人,分别是创始人陈先民和他的妹夫张文一。
是陈先民的儿子,、张、张以训是他的侄子。也就是说,第二代接力棒群体中的、张、张以训和是表兄弟关系。
创立于1988年的达芙妮的前身永恩国际,原本是台中的一家鞋厂。后来由于台湾省人工成本高,转移到福建莆田,第一次给欧美客户做代工。
后来为了消化过剩的原材料,开始仿制欧美鞋,然后在内地市场销售,并创立了“达芙妮”这个品牌。由于时尚、款式新颖,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本来你是想让他卖咖啡的,但是店家随意设置了啤酒和餐饮。你觉得顾客还会相信他是咖啡店吗?“1999年陈英杰接任达芙妮(Mainland China)总经理时,除了产品定位,更大的问题是与经销商的关系。
后来在陈英杰的带领下,达芙妮开始走“大众化”的道路,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做丰田”。"经营一个品牌就像抚养一个孩子。我们应该给他成长的时间”,陈英杰说。对于达芙妮来说,创立品牌是为了摆脱贴牌低利润的困境,但走品牌大众化的道路不一定是成功的策略,至少达芙妮现在处境艰难。
达芙妮创始人张文一因潜逃被捕。
2007年8月5日,达芙妮创始人张文一带着罪恶感逃到澳门,被逮捕并押解回台湾省。当时,达芙妮永恩公司为了断绝与达芙妮的关系,澄清张文一只是前期持股,参与公司组建,但几年前就退休了。"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一直是陈先民和陈英杰父子."
1987年10月,张文一和陈先民在香港共同创立了永恩国际集团。张文一是台湾省前民意代表,也是台湾省制鞋业的知名人物。张文一曾是台湾永新塑料、乔治企业、程维工业等公司的董事长。此外,他还是昌邑集团的股东,上峰兴业公司和荣达汽车货运公司的董事长。
被捕前,他的家族企业已经多元化。当时的罪名是三年前因“用假地买卖股票,套取空上市公司顺大宇资产”被判刑(注:判有期徒刑一年),但一直潜逃。
2004年,张文一逃亡大陆,2007年8月5日在澳门被捕,并被押解回台。去大陆莆田设厂的张文一,当时拥有“三丰鞋业”,仅员工就有8万人。
本文内容为博硕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送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