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近日提到,香港和内地长期没有通关,过去依赖香港提供金融、贸易和专业服务的内地客户在内地找到了替代供应商。这样下去,通关单持有人的利益将严重受损,将没有出路。
梁振英说,整天想着“港独”,想沿着深圳河砍一刀,把香港拉到太平洋彼岸的人,就是成功的“港独”。抗疫和通关通常是医学和社会问题,但在香港已经上升到这样的政治层面。
凤凰观察:香港与内地通关的路在何方?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谷康敏,湘潭大学法律系部长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两地长期不通关对香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觉得最大的恶果就是不利于香港政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不,香港不能扮演大湾区的角色。所谓的优势体现不出来。此外,由于长期不通关,越来越多的机会在大湾区流失。香港政府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与内地商讨,以达到通关的标准。”
记者:期待通关的人,除了等待和祈祷,其实很被动,很无奈。毕竟,只有香港政府出台有效措施,才能与内地的“联防联控”相衔接,不会出现防疫空白。为什么香港的防疫措施不能让内地放心?怎样才能取信于大陆,最终实现通关?大陆有严格的问责制度。香港呢?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谷康敏,湘潭大学法律系部长
「香港的做法与内地非常不同。一方面是对外开放,最近境外免检措施收紧,没办法全民考。目前香港的一些(做法)无法取信于内地,也达不到通关的局面。内地现行防疫措施下有严格的问责制度。可惜,(香港)这几天做得不好的人事问责制还不够。"
相关新闻
香港收紧入境检疫豁免
本周一,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全面收紧入境检疫豁免安排,取消目前大部分豁免类别,并加强对获豁免人士的监管。新措施将于11月12日实施。
豁免政策调整后,大部分目前可获豁免检疫的入境者类别将会取消,只保留维持香港社会运作及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类别,包括跨境货车/巴士司机、飞行人员、在香港装卸货物的货船船员,以及须执行政府相关工作的政府官员。除外国驻香港总领事或同级外交相关人员外,其他级别的外交官及其直系亲属,本可在抵达香港后在家隔离的,必须在指定的隔离酒店隔离。
此外,为确保对获豁免人士的无止境管理,当局有关部门已委任统筹员监督受限制人士的活动。食物及卫生局亦已要求有关部门以名单形式确认及记录获豁免检疫人士是否符合各项规定。当局将进一步加强监管,降低输入性病例传入社区的风险。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表示,最近在香港发生的都是从海外输入的病例,其中许多人感染了delta变异病毒株。加强管理措施,更有效地防止境外输入性病例,对香港整体的抗疫能力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加强防疫机制有利于创造环境和条件,争取与内地尽快通关。
来源:凤凰卫视资讯台
编辑:王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