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网站的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从一开始就有清晰的商业模式,不同于早期的互联网公司,主要靠技术驱动。创始人都是计算机或通信技术方面的人才或爱好者,从自娱自乐到创建有特色的网站,再到探索可能的网络服务模式。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经历使他的网站有了清晰的定位。1995-1997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站中国黄页,1997-1999年加入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成功运营该中心所属国付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局、网上广交会、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等一系列网站得到了发展。1999年,我在杭州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建立了以香港为总部的阿里巴巴网站。
从纯粹的商业模式出发,阿里巴巴关联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和商业伙伴,形成一个在线交易市场。其运营模式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们专门做信息流,收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马云在创业之初就阐述了以下观点:中国的电子商务会经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个阶段。目前还处于信息流阶段。交易平台虽然技术上难度不大,但是没人用,企业对网上交易基本没有需求,所以做网上交易意义不大。这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今天能做的事情,一步一步发展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将企业搜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形成网站的特色栏目,让企业用户获得有效的信息和服务。阿里巴巴的主要信息服务栏目包括:
商机,有27个行业700多个产品类别的商机可供参考,通常提供50万左右的供求信息。
产品展示:按产品分类展示阿里巴巴会员的各类图文并茂的产品信息库。
公司数据库:公司网站的完整集合。用户可以搜索贸易伙伴,了解公司的更多信息。会员还可以免费申请自己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的“公司库”,并链接到公司库的相关类别,让会员有机会了解公司全貌。
行业信息:根据各行业发布最新动态信息。会员还可以按类别订阅最新信息,直接通过电子邮件接收。
价格:按行业提供最新报价和市场价格动态信息。
以色列商会之友:商人俱乐部。在这里,会员们交流行业观点,聊天。其中,咖啡时间每天为会员提供新的话题,分析会员如何做线上营销等话题。
商业服务:咨询和服务,如航运,外币兑换,信用调查,保险,税务和贸易代理。这些栏目为用户提供了现代商业氛围、丰富实用的信息,构成了网上交易市场的主体。
其次,阿里巴巴采用本地化的建站方式,针对不同国家采用当地语言,便于阅读。这种便利性和亲和力有机地整合了各国的市场。
阿里巴巴建立并运营了四个相互关联的网站:英文国际网站(http://www.alibaba.com)为全球商人提供专业服务;简体中文(http://china.aliaba.com)的中文网站主要服务于中国大陆市场;全球繁体中文网站(http://chinese.alibaba.com)服务于台湾省、香港、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华商。韩语的韩语网站(http://kr.alibaba.com)为韩国用户服务。这些网站相互链接,内容相互交融,为会员提供了一体化的国际贸易平台,汇集了来自全球178个国家(地区)的商业信息和个性化的商家社区。
第三,网站初期降低会员准入门槛,以免费会员制度吸引企业登录平台的注册用户,以此聚集业务流量,激活市场。会员在浏览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创造了无限商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复杂和激烈,中小企业当然不会错过这个低成本的机会,利用线上市场抢占商机。大大小小的企业活跃在网上市场,反过来给阿里巴巴带来各种供求,壮大网上交易平台。
第四,阿里巴巴通过增值服务为会员提供优秀的市场服务。一方面,增值服务加强了这个在线交易市场中服务项目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使网站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直接盈利。
阿里巴巴的盈利栏目主要有:中国供应商、委托设计公司网站、在线推广项目、诚信通。通过阿里巴巴的交易信息平台,中国供应商为中国商家提供来自各个国家的国际买家的特殊询盘。客户可以委托阿里巴巴一次性投资建设公司网站。这个项目主要是为阿里巴巴帮助企业建立有独立域名的网站,并与阿里巴巴链接。
线上推广项目由邮件广告、横幅广告、文字链接、模块广告组成。广告:网站每天发给商家的最新商业信息快件,插入商家的广告;文本链接在文本链接中放置广告。新推出的诚信通项目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潜在客户的信用状况,找到真正的网上交易伙伴。权威信用机构的认证,确认会员公司的合法性和联系人的业务身份;展示公司的证书和荣誉,用商业伙伴的好评成为公司实力的最好证明。
第五,适度但成功的市场运作,如福布斯精选,提升了阿里巴巴的品牌价值和融资能力。
阿里巴巴与日本互联网投资公司软银结盟,请软银首席执行官、亚洲首富孙正义担任阿里巴巴首席顾问,请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现任高盛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彼得·萨瑟兰担任阿里巴巴特别顾问。通过各种成功的宣传运作,阿里巴巴多次入选全球最佳B2B网站之一。
凭借其可行且令人信服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在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并成功打造了一个经典的在线交易市场。
发展中国电子市场的问题、战略方向和措施
阿里巴巴在线交易市场的发展并不照搬美国的商业模式,它主要是根据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根据中国网络发展现状,阿里巴巴集中信息流建设网上交易市场,避免了近期国内电子商务现实中暂时无法解决的资金流和物流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市场的发展不能照搬美国模式。那么目前中国发展电子市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根据中国的现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措施来发展中国的电子市场?
首先,中国电子市场的发展应以信息中介为基础,建立一个市场平台,提供丰富实用的专业信息。
由于电子商务在中国刚刚起步,许多企业最初对电子商务的了解是基于网上的信息查询。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信息闭塞,不能及时掌握供求信息,所以企业渴望从互联网上获取实用信息。
首先,E-Marketplace必须成为供需双方的信息桥梁,使产品供应商能够快速找到买家,需求方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从而赢得企业对网上交易市场的信任。同时,需要通过本地化的手段处理网站的信息流,比如使用中文和外文界面,分别面向国内和国外市场。还要不断进行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体现现代商业节奏和文化。
第二,在线结算、物流配送等功能模块将纳入未来的拓展计划,而不是作为目前平台的任务。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网络支付、配送体系和安全认证体系还很不完善。网络缺乏安全性,物流现代化水平低,电子货币不普及,网上直接交易,贸易过程中通过连接金融网络进行支付和收费,都需要时间来建设和完善。在中国这样面对面交易更让人放心的国家,买卖双方的信任度和支付手段的安全性都不高。因此,中国的电子市场现在不能专注于在线结算和物流配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可以采用线上查询,线下交易的方式。
第三,市场机会应该定位在中小企业。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潜力巨大,增长迅速,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60%,利润也占到40%。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中小企业反应快,行动快,容易接受新事物。在中国,85%的在线业务是中小型企业,这与美国网站不同,美国网站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大企业占主导地位。
在中国,要想在电子商务领域有所突破,不能完全照搬欧美的做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抓住了中小企业,大企业自然会来。因为大企业是靠中小企业支撑的!正如阿里巴巴的定位是为小公司或者小批发商提供服务。正是这种策略使阿里巴巴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千上万商人买卖各种商品的大市场。
第四,建议从低到高设置市场准入规则。目前实行免费会员制,尽可能吸引商家和用户参与网上交易市场,还是比较合适的。
对于交易平台来说,为了保证交易双方的诚意和平台自身的成长,可以向线上会员收取一定的会员费。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在没有得到实际利益的情况下付出是无法接受的。这使得交易平台网站在人气聚集上先输一局。然而,在线交易平台的关键是客户和人气。
如果规则繁琐,设置技术要求高的准入机制,这样的电子市场无非就是拒绝客户。对于中小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我们必须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到,与参与网上交易市场所能带来的收益相比,企业间电子商务的投入是微不足道的。目前,中国电子市场仍应实行免费会员和相关服务,以吸引企业会员加入。免费会员不代表没有利润。市场经营者通过为会员用户提供虚拟交易场所、制定规范和机制,逐渐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极大地提升了行业影响力,同时通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获取利润。
另一方面,在起步阶段,电子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免费加入,体现了网上交易市场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随着未来电子商务技术的普及,E-marketplace将逐步提高自身的技术壁垒,要求进入网上交易市场的企业获得一定的资质。这个资质意味着企业首先要有一个合格的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并且这个系统能够与外部信息流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企业生产、采购、销售全流程的一体化和信息化。网络交易的市场准入规则的设定一定要遵循从低到高的规则,才不会吓跑客户。
第五,建立各种辅助服务,实现网站的附加值和广告收入。
网上交易市场可提供政策法规、报关、商检、航运、保险、进出口业务、外汇兑换等咨询代理服务。,丰富市场中介功能,实现网站增值收益。
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B2B网站必须掌握中国独特的本土化竞争优势资源。只有将信息服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电子市场模式才能更有生命力,更有机会赢得海外资本市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