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乔
编辑|杨杰
你的快递多久没送上门了?
1月7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寄快递,也不得擅自将快递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终端服务设施。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快递企业以确认收到快递或者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递盒、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递的,可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双十一”已过,春节将至,又一个快递高峰期即将到来。目前,通达系、JD.COM、顺丰、极兔等快递公司已经宣布春节不关门。然而,包裹数量激增,“无人上门收快递”成为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无论是以蜂巢盒子为代表的快递柜,还是以菜鸟驿站为代表的快递代收站,都还在攻城略地,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战争还在继续。国内消费者收快递的习惯也因为他们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这些“便利”的设施背后,多年来用户已经失去了选择快递是否“送货上门”的主动权。
是什么让我们越来越难收快递?2022年“送货上门”的免费能源会实现吗?
愤怒的用户,愤愤不平的快递员
我不知道刘洋洋因为“送货上门”的问题和快递员吵了多少次架。
在她家所在的小区出现快递柜和快递代收点之前,有很多次,因为她家没人,快递员擅自把快件放在家门口,藏在楼道弱电井。为此她丢了数量不明的东西,还一度被快递误收。
快递柜和快递站的普及,解决了没人在家时“收快递”的问题。“很好,可以杜绝快递被盗的风险。”刘洋洋说。然而,就在去年“双十一”前,她的快递被与她合租的邻居误收走,不知情的刘洋洋四处寻找,急得快递员差点去查看监控物业。
很多老式小区,没有统一的快递站。有的小区物业牵头,划了一块地做快递签收点;其中一些是由附近的便利店和超市老板收取的,用户在取件时需要支付一笔“代理费”。很多用户向《财经天下周刊》抱怨,成本低的5毛钱,成本高的2块钱。
刘洋洋还发现,快递员越来越习惯在不通知自己的情况下,将快递直接送到邮局或者放在快递柜里。随着驿站和快递柜的逐渐普及,在解决“家里没人收邮件”问题的同时,也进一步造成了快递“没门”的矛盾。
对此不满的用户也不少。“平日快递员把包裹放在第三方代收点我还能理解,但周末放在那里我就接受不了了。”一位用户说,“如果我一直不关注短信,我甚至不知道快递到了。这需要很长时间。”还有人说,快递员习惯把所有包裹都放在邮政里。"我得走十分钟才能在邮局买到一些大的."
2021年11月30日,有媒体报道,一位老人使用德邦快递购买了重达22公斤的药酒,快递包裹上标明“送货上门”。但在实际送货过程中,快递员向老人确认送货地址后,老人在下楼取货回家时突发疾病死亡。
当时,此事引起众多网友呼吁“换位思考”,“快递上门”话题再次引起热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是,面对用户的不满,快递员也有自己的委屈。他们认为自己通常在劳动强度大、工资低的情况下“按量赚钱,没时间送货上门”。
站在冬日寒风中的写字楼下,正在一个个给用户打电话的派件员李力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基本上一天送200多单,但基本上整个上午都在这里的写字楼里度过,只有三分之一的快件能送到。接下来,他会去周边其他居民小区继续送货,一年四季都是这样。
“我必须送货上门。我还能一天天赚钱吗?”他向《财经世界周刊》抱怨。
虽然工作强度不小,但是快递员的“低薪”是这个行业的共识。中国邮政快报发布的《2020年中国基层快递员现状及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低于5000元,月收入超过万元的仅占1.3%。快递员的收入和业务量不成正比。
2021年,快递巨头“价格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在义乌,当地一位派件员曾透露,公司只给他们每票0.8元的配送费,只有网点老板补贴,他们才能拿到每票的1元。
许多快递员因此选择离开。据统计,2020年,中国400多万快递员投递了830多亿件快递,但快递物流人员自愿离职率攀升至33.1%。2021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预计完成1085亿件,同比增加251亿件,而快递从业人员仅增加20万人。
在各网点“缺人”的状态下,“送货上门”越来越难。
因此,2021年7月,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维护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要求各企业确保快递员能够获得合理的工资收入。8月,包括通达系、极兔在内的所有快递公司宣布,从9月起,上调全网末端每票0.1元。
收费提高能激励快递员送货上门吗?有快递员表示,目前工资收入没有太大改善。
李说,他是在终端网点还缺人的时候被招进来做“兼职”的。不像正式员工“哪里缺人我们就去哪里”,但他的单件配送费也高,以前是单件2元。但是自从配送费提高后,他每单的配送费减少了20美分,他变成了1.8元。
“我以为掉2毛也没关系。没想到一个月后就赚了3000多元。”他说。
同时,快递员还要面对公司众多的“罚款”规定,这也是大量网点留不住快递员的一大原因。一位快递员曾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在其网点,大部分人工作不到两个月,“老员工很少”。
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巨头们也开始各显神通。原本是“快递代收点”的菜鸟驿站宣布免费为用户送货,平台予以补贴;蜂巢盒子也推出了长租功能。但这能解决快递末端“送货上门”的问题吗?
驿站赚钱的问题
2021年4月,菜鸟驿站开始宣布实施“免费送货上门”。消费者可以在手机App上选择“送货上门”或“邮寄自提”的服务,由此产生的配送费用由平台补贴。
某菜鸟驿站负责人胡立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所在的菜鸟驿站只有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收发快递。应客户送货上门的要求,他现在需要额外招人。据他说,快递的配送费本来是8毛钱,如果送货上门,需要多给快递员8毛钱。“这是平台补贴”。
据胡立估计,普通邮局的快件量在1300件左右,在“双十一”、“双十二”促销期间,快件量会翻倍。这种情况下,他至少需要招3-4个人兼职。“招兼职送货上门,就是按件给钱,不分大小。赶上大促销期间,件数很多,找不到人就得加价,配送费涨到2元。”
所以他说,“送货上门后,成本也会增加”。兼职员工一天大概能送500多件,但成本也需要增加1000多元。但他最担心的是,更多的免费“送货上门”后,会增加终点站的投诉率。在此之前,这家驿站因为投递丢失零件,一个月被罚款4000元左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顾客投诉和罚款是许多商店担心的问题。
一位在廊坊大厂从事超市配送的老板说,目前他每天都会定期收到中通、申通、中国邮政等快递公司的快递,一单6毛钱,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100多件。最让他担心的是,如果接到客户投诉,“罚款等于白罚两天”。他说,一次投诉,申通会罚款200元,中通会罚款130元。他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送货上门”是客户最常见的投诉。
在他看来,早些年的快递,驿站很少实行“送货上门”。根本原因是价格太低。“送2块钱的票,肯定能上门服务。快递寄一件不赚钱,不如寄一件多赚钱。”但是这个小驿站每天收的快件很少,最多一天能赚个100块钱。
他开的店不仅有超市经营,还承接社区团购和第三方快递站服务。“就当个驿站挣不了多少钱。”他抱怨道。
快递柜是个好生意吗?
顺丰的蜂巢箱在快递柜市场已经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但在商业模式上,还处于“吃力不讨好”的探索过程中。
2020年4月,蜂巢盒子宣布进入“会员时代”,会员可以享受加班服务。非会员超过12小时不取物品需要缴纳0.5元的费用,3元封顶。此规定一出,立即引起热议,尤其是不少用户和小区物业,表示激烈反对。
蜂巢盒子不得不妥协,将免费时间延长至18小时,并给予用户一个月的会员资格,这场争议终于告一段落。
相比加盟制的菜鸟驿站,蜂巢盒快递柜无法快速扩张,其资产化的运营模式无法覆盖巨大的运营成本。蜂巢盒子的快递柜业务深陷亏损泥潭。顺丰公布的数据显示,蜂巢盒子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8.46亿元,负债总额超过55.6亿元。
现在,蜂巢盒子推出了“长租功能”,还在纠结如何盈利。同时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来打破局面。
2020年2月,蜂巢盒旗下的E栈更名为“巢鲜厨房”,正式进入社区团购领域。但《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其小程序目前无法打开,微信官方账号更新时间也只有2021年9月。
《财经天下周刊》发现,2021年11月,天眼查APP显示,蜂巢盒子增加了保健食品经营、文物拍卖、酒类批发、医疗器械、食品流通等多种经营许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对于整个快递柜行业来说,运营成本高、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长期存在。然而,面对“最后一公里”的巨大市场,快递公司纷纷上马快递柜项目。
2017年,中通启动了中国土西超市加盟项目。为了配合土西超市的货物仓储,还推出了土西快递柜。2018年双十一期间,大云还推出了蜜罐智能快递柜,还推出了外卖自提柜。2019年7月,申通以3000万元注册了上海妙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快递专家、冠硕资本CEO赵晓敏认为,社区货站和快递柜是终端配送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网点的建设最终目的是提高配送效率。但要实现快递的送货上门,除了支付价格之外,还需要快递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考核结构、网络结构等同时进行调整。
在赵晓敏看来,快递公司的“罚款”制度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快递公司激励机制不到位,企业过分强调时效和签收率,很难调动快递员的积极性。“只有快递公司足够重视这些问题,改革薪酬机制,协调总部和网点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应受访者要求,刘洋洋、李莉、胡立等。均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