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商店展示清货的标志,吸引附近的学生放学后前来购买。信息时报记者陈寅摄
信息时报讯(记者李丹)海珠区创新路凤凰岗,曾经是廉价文具零售一条街,每到上学日都吸引不少中小学生光顾。早在2007年9月,由于市政道路扩建,这条街上的很多文具店都被拆了,现在只有十几家在勉强营业。但近日有摊主反映,仅存的摊点也可能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因为相关部门要求其尽快配合安全整改。
阵痛过后,生意冷清了
昨天,记者来到曾经非常繁华的创新路文具一条街,四处看了看。现在,剩下的十几个摊位都是一层二层的破旧平房。书包、铅笔盒、贴纸等。都是乱七八糟的堆在店里,堆在外面搭建的简易帐篷下。很多摊位还贴上了“所有商品清仓,五折”的字样。“我们准备马上拆除这些摊位,因为房改业务存在隐患,消防部门要求我们搬迁。”在这里做了十几年生意的徐波感叹,他见证了创新路文具街的兴衰,直到最后消失。
据了解,文具街最初的“痛”源于8年前的市政道路拓宽工程拆迁。当时,扩路拆迁办要求,10号商铺。2007年9月15日前,创新路口23~83号拆迁,路面拓宽至26米,所有摊位全部搬迁,一度引发学生抢购热潮。但随着道路工程的围挡施工,这些商铺的拆除工作并未完成。在此期间,一些商店仍然在施工的烟尘中经营,直到道路工程完工。
80后共同的文具记忆
据摊主介绍,创新路文具一条街的名声是20年前建立的,在广州上学的“80后”几乎都来过这里。事实上,当时广州的文具集散地不止一个,有创新路、一德路、黄沙怡园等,流行前线、王迪广场、小状元坊等以文具价格昂贵闻名。因为创新路以零售为主,款式多,成为吸引众多中小学生的主要原因。
“从小学开始,每年寒暑假开学前,我和同学都会来这里买文具。”现在在一家公司上班的张先生回忆,对他和很多同学来说,“买文具到创新路,什么都齐全便宜”已经成为“80后”的共识和习惯。文具街在吸引大量人群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小吃、牛杂店的兴起,让学生流连忘返。
部分店铺开网店转型
“从8年前拆迁开始,这里剩下的摊位都拆了,我不敢花钱装修。”另一个摊位的王老板说,他做“和尚撞钟”的生意已经很久了。这一年,他得知需要整改,就没有再买新品。但截至目前,摊主并未收到海珠区房管局或龙凤街道办城管科的正式整改通知。
“通知下来之前我是不会做的。”徐波告诉记者,他租的租客,每个月的租金只有几百块钱。如果他搬到正规店继续营业,月租金就要达到几千元。徐波明白,文具街的没落一方面是受拆迁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电商的冲击。而像徐波这样的大龄摊主,并不知道或者没有精力去经营网店。
也有年轻的摊主早早做好了打算。刘小姐说,她很早就开了一家网店。以后关实体店可以省不少房租,她会尽全力做网上零售批发。
市民记忆
“那时候我们女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比谁都买的笔记本或者书签好看。判断结果后,我们去那家店买了。"
——冯小姐对创新路文具街的没落感到惋惜。
“那时候人多,口算都是练的。现在不用数也能知道一天卖多少。”
——某店主因为超强的口算能力,多次得到学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