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胡燕
中性笔、修正液、剪刀...孩子们课桌上的这些文具安全吗?喜欢买流行文具盲盒的孩子容易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吗?3·15前夕,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广州多家文具店,实地了解学生文具销售情况。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在不断加强监管。
调查:线上线下规范存在差异
连日来,记者走进了广州莫砺锋文具、雅悦文具体育西店、1200书店体育东店等人气旺的文具店。他们见过父母陪着孩子买国宇、齐心、陈光、九口山等知名品牌的文具。在这些正规商店销售的文具中没有发现“三无”产品。有家长反映,买文具时会先看重品牌,不会买“三无”产品。
央视3月15日晚会曝光。市场上部分橡皮擦中邻苯二甲酸酯超标19倍左右,涂改液中甲苯和二甲苯超标34倍。这不仅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如果人在密闭空的房间内大量吸入,还会引起急性中毒甚至癌症。主持人提醒我们少用甚至不用这种文具。
但在广州多家文具店,记者发现有修正液在售。广州荔湾区某小学邓老师说,低年级学生要用铅笔,学校规定3到6年级的学生禁止使用修正液。
看看市场关注的热门产品文具盲盒。《惊喜》《锦鲤》《减压》《藏钱》...在九牧杂货铺、名特优品、富光书店等店铺,印有这些字样的文具盲盒都陈列在显眼的地方出售。其价格往往是普通文具的数倍,溢价明显。一些商店报告说销售量不错。
记者走访范围内的正规店铺出售的盲板文具盒,都标有生产厂家和地址。但也发现网上卖的一些盲童文具盒是“三无”产品,有顾客评价说是把产品送给了同学朋友。《中国消费者报》曾经报道过,一些盲盒中含有假冒伪劣商品、过期变质商品、残次品和“三无”产品,那么如何规范这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就成了一个问题。
监管:查处企业,整改盲箱
文具虽小,风险却不小。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在不断加强监管,保护学生的“笔尖上的安全”。
标准化工作继续推进。GB 21027—2020《学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是我国文具行业唯一的强制性安全标准,于2020年7月23日发布,2022年2月1日正式实施。
加大监督抽查力度。2017年至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抽查566家企业生产的672批次学生文具,发现43批次产品不合格。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进行了查处。
2021年4月7日,广东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对155家企业生产的47类346种文具及类似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结果,发现14家企业生产的18种产品不合格。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根据相关规定做好处理工作。
同年5月20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发文称,将会同教育局集中一个月时间,重点检查严查来源不明的“三无”产品、无标准或产品合格证、列入CCC认证目录的产品无CCC认证、价格违法等违法行为。依法在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出售。今年3月13日,记者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专项整治行动已经开展,越秀区开展了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在线培训,让经营者进一步明确产品的进货检验要求。
[/s2/]专家:加强监管,严惩“三无”[S2/]
2021年,预测当年盲盒行业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339亿元。盲文具盒也成为学生中的一种潮流。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杨雪梅建议加强盲人文具盒的质量监管,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工作。
盲目的热浪中需要冷思考。广东省机构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彭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个人认为它有一些彩票的特性,可以定性为'类赌博行业',这样可以有更多的限制。”应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盲箱产品,严惩“三无”产品。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鼓励和奖励举报,提高对消费者受害者的赔偿金额。
他建议对盲盒的销售对象和支付方式进行年龄限制,并对这些限制进行广泛宣传。学校附近不允许卖盲字文具盒。学校必须在每学期的思政课上专门提醒学生注意“陷阱”,并告知家长有关销售盲盒的限制性规定。
编辑:郑龙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