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微信运动没有步数怎么回事(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且慢!这4大走路误区越走越伤身)

走路,一个张开双腿就能做的简单事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好的运动”。

研究表明,每走一步,人体就有50%的血液可以流动。挤压人体50%的血管运动;锻炼人体50%的肌肉,使其变得活跃...

正因为方便,好处多,很多人都有早上起床饭后散步的习惯,甚至有人每天走两三万步。那么问题来了,走的越多,锻炼效果会越好吗?

走多了,小心膝盖受不了。

很多人痴迷于支付宝、微信等运动排名,总是追求登顶,每天都要疯掉,多达两万甚至三四万步。但实际上,一味追求步数可能会导致软骨磨损、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所以,走路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能力,循序渐进,不要盲目崇拜数字。

微信运动没有步数怎么回事

其实中老年人每天走5000-6000步就够了。如果以每秒2步左右的频率计算,6000步意味着走40分钟。

当然,建议你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增减步数,运动30分钟,以达到有氧运动的效果,但切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请尽早避免这些走路错误。

01

饭后立即离开。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所以很多人一吃完饭就抢着走。这种习惯不可取。吃完饭马上走路会增加肠胃负担,缺乏足够的消化时间,影响营养的吸收。

散步的正确时间是饭后半小时,慢跑尽量在饭后一小时,如果要做打球等剧烈运动,应该在饭后两小时。

02

盲目追求速度

有的人害怕走路没有效果,喜欢大步向前走或者一直快走。其实走路的速度要根据自己的素质来匹配,适当放慢速度比较好。

中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应以低强度为主。

最低有效强度是轻微出汗和有点喘息,但不影响说话。中等强度就是内裤有点湿,出汗气喘,说话的连贯性受到影响。大强度就是出汗,不想说话。

03

走路前不要热身

快走前做好热身,有助于提高肌肉和关节的温度,唤醒运动神经和运动记忆。

走路最常用的热身动作是摆腿和股四头肌拉伸,有助于增加人体肌肉、韧带和关节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减少膝关节的损伤。

①摆腿时注意稳定核心肌肉和骨盆,前后左右摆腿,每侧15-20次。

②每侧拉伸股四头肌3-5次。

教你三招走出健康长寿之路。

膝关节也有“保质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会退化,肌肉会萎缩。如果能坚持正确的走路姿势,还能保护膝关节,延长其使用寿命。

01

正确的走路姿势

走路时要挺胸抬头收腹,下巴向内微收,肩膀自然向外展开。脚尖向前,不超过八分之八;脚跟先着地,摆动双腿稍微用力一点。

脚跟先着地可以最大程度的激活股四头肌,也就是大腿前侧的肌肉,可以帮助保护膝关节;稍微用力摆动双腿,可以让后腿的小肌肉带动你前进,有效发挥肌肉保护膝关节的作用。

这个动作对中老年人很有用。很多中老年人通过调整走路姿势来改善膝关节疼痛。

小贴士:走路时,一定要选择一双好鞋。不一定要名牌,舒服就行。因为走路时,对脚底的冲击力是全身重量的1.2-1.5倍。

02

离开你的手臂。

正确的走路姿势不是僵硬的“下半身运动”,肩膀和胯部也要一起摆动,适当加大走路的步伐,加快走路的步伐。

不仅可以控制重心的变化,使行走的协调性更好,还可以促进全身的活动,更好地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03

闲暇时踮起脚尖

踮脚也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你可能想不到这也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脑血管专家提到,反复踮脚可以调动足部肌肉骨骼的力量,矫正颈椎的生理曲度;踮起脚尖站一分钟再放下,也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全身。

差不多该走了。不妨花一分钟踮起脚尖放松一下~

来源:央视回家吃饭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