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客服电话人工没人接(老人找不到人工客服怎么办?试试喊出这四个字)

近日,在北京健康艾宝应用赋能的帮助下,北京412个公共场所、1922个居民小区实现了健康状况便捷查询,平均每天约150万人次通过刷老年残疾证、身份证“明码”。

随着不断倡导,助老敬老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一些积极的变化悄然发生。对于仍然存在的数字鸿沟,一些机构和企业需要更有诚意。



客户服务

要找到一个“真正的人”,你需要经过重重关卡

韩大爷的儿子给家里买了个净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机器的盒子亮起红灯,表示需要更换滤芯。

想到儿子已经跟我说了,有问题可以联系客服,就把24小时全国统一客服电话的标签放在了柜门上。韩叔叔特意选择早上打电话。本以为马上就能接通工作人员,听筒里却传来一个机器女孩的声音一遍遍播报,“座位忙,请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无需等待,一键预约”...

连续打了几次电话,都是这种情况。“我要网上操作,我做不到!”韩叔叔不得不向儿子求助。儿子在小程序下单后,有维修师傅主动联系,预约上门服务。“网上操作确实方便,不用排队,但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点难度。”

即使是对手机使用相对熟练的老年人,也不容易找到“真正的”工作者。李萍旅行时会用地图导航,喜欢刷短视频,偶尔还能在网上下单,在老朋友中算是个“人才”。前两天她凑热闹买了几样东西,其他包裹陆续到了,除了一件。

看物流信息,这单包裹早在4天前就到了营业网点,但没有安排发货。“没丢吧?”李萍有点担心。他注意到物流订单号旁边有一个“呼叫”标签,于是拨通了。

“上门收款请按1,业务咨询请按2,邮件查询请按3……”仍然是机器女孩语音播报,李萍仔细听了两遍,按了3,系统提示输入快递单号进行查询。因为期待询问快递单号,李萍已经提前抄下了这一长串数字。她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地输入并提交,然后语音广播响起,告诉她包裹何时何地到达,现在在哪里。

“我知道已经到网点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到!”李萍摇摇头,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和一个“真实的人”谈谈。她耐心地回到楼上听了几遍钥匙介绍,终于找到了人工服务钥匙。但系统提示“席位繁忙,您是我们的大客户,专属客服提供更好的服务。请呼叫……”听着耳边报出的一串数字,李萍有点迷惑。“买东西怎么能成为大客户?”但是她没有时间去想它。她迅速听了几遍,记下了这一堆数字。

令人困惑的是,在当前状态下多次输入号码,系统都没有反应,还是重复之前的广播。如果挂断电话后再拨,会提示“该号码不存在,请核对后再拨”。所谓“大客户”的专属客服,根本没有联系。

看来“邮件查询”是不行了。李萍深吸一口气,再次拨通了客服电话。这一次,他改成了“商务咨询”。最后,一个“真人”拿起电话说:“我们这里不查收邮件。我可以帮你转到询价群吗?”

“我可以帮你转过去!”李萍同意了。在漫长的音乐等待后,她终于联系到了查询组的工作人员,他们为她进行了注册。看看时间。差不多半个小时过去了。“我自己解决了问题。如果换成一个老人,我该如何反应?”

困难

网络咨询“问题多,麻烦多”

更有甚者,现在很多平台的客服系统干脆省略电话号码,都叫“服务助理”、“智能客服”,通过网络“接待”消费者。但是,这些机器程序显然不能满足各种需求。在为商家节约成本的同时,却让消费者“越来越困扰”。

在某品牌官方旗舰店,如果想提问,只能点击“联系卖家”,弹出的“服务助手”会列出几个问题供消费者选择。如果咨询的问题不在列表中,无论语言如何组织表达,服务助理都只能机械地弹出预设的回复,如同对牛弹琴。

记者发现,只有在对话框中输入“人工客服”,机器“服务助理”才会退出,呼叫真正的客服。而现实生活中客服的状态极不稳定,往往无法及时回复,有时甚至两三个小时就回复一次。消费者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对话页面。如果他们第一时间没有和真实客服沟通,下次查询后,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只会机械回答问题的“服务助理”。

让人郁闷的是,即使再打“人工客服”,也往往不是之前的工作人员。用一句“我能为你做什么?”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从头沟通。如果是几次,就足以让人不耐烦了。

建议

尝试通过语音呼叫“人工服务”

相比屏幕上的“一点一点”,老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打电话。最受诟病的是客服语音系统的层层推广。一连串的播跳,问题还没解决,老人先“晕”了。

“有些客服系统其实已经改进了,但我们不一定知道‘捷径模式’。”小宋提到,不久前,她妈妈掏出一张中国银行卡,但她不记得是干什么用的,甚至不确定是不是在自己名下。想到这位母亲可能很难“摆弄”系统,小宋替她拨通了客服电话。每按一个键就跳到下一层广播,听第三层的菜单再开人工服务。

咨询完问题,小宋突然想起来,最开始的时候,语音已经提示“如果选择繁体菜单,请按一个键”。有没有不使用传统菜单的操作方法?她再次拨打客服电话,尝试直接对着系统说“人工服务”。果然,正在播放的内容戛然而止,然后跳转到下一次播放。说了三四遍“人工服务”,人工客服成功接通。整个过程不需要收听具体的广播内容,也不需要按任何按钮。

记者发现,这样便捷的语音输入已经在多家银行客服系统中得到应用。如果拨打中国工商银行的客服电话,一个“语音助手”说,“听你说的就可以办理业务。按键服务请按#号键。记者试着说“人工服务”。虽然也有信用卡、取消转账等项目。,只需要选择一次就可以访问手册,比传统的按钮菜单更简单。打中国农业银行客服电话说“人工服务”后,大致如此。

“银行已经有了这种服务意识,正在尽力简化流程。”小宋建议,不妨在播出内容中告诉用户,如果想转行做劳务,可以直接说“劳务”,多做提示。

更改

企业开通“专线”刷卡代替扫码

围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出台了方案,北京市也出台了制度和工作台账。好在社会各界都在陆续行动起来,一些积极的变化已经悄然出现。

今年8月,Tik Tok开通了“老朋友专线”,你可以直接拨打“在线客服”的电话。记者尝试发现,拨通电话后没有语音播报,也不需要按键,不超过3声即可接通。客服说每天7点到24点都有专职人员在线解答。

公众号客服电话人工

年初,支付宝还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温馨专线”,开通了一键来电直接联系工作人员的快速通道。65岁以上的老人拨打支付宝客服热线后,可以直接进入人工客服服务,无需经过数字选择等操作。

在线上,针对部分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老人,北京利用北京健康宝的AI应用赋能,让老人用老年残疾证或身份证“刷”出健康宝,省去“订手机”的麻烦。

下午两点左右,天坛公园南门外,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老人结伴入园。记者看到,一把深蓝色遮阳伞下,竖立着一台又细又高的银色机器,机身标有“老年卡健康宝验证机”。每当老人靠近刷卡时,机器都会给出“正常状态”的提示,传统渠道的“扫码测温”工作只需一秒钟就能完成。

事实上,“刷卡代替扫码”是北京从去年底开始试行的便民措施。经过不断推广,已从朝阳医院、大观园等首批10家试点公共场所扩大到全市412家公共场所、1922个居民小区。只要老人的健康宝处于正常状态,就可以直接刷卡进出这些安装了智能终端的地方,无需掏出手机或进行“绑定”等其他操作。



(原标题:数字化助老需要更多诚意。老人有话跟真人说)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魏巍插图宋Xi

工艺:u027

版权:文字版权归北京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