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语录:今年我已经好几个账号没被封了,不敢说自己是亚马逊卖家!
最近很多卖家的反馈账号因为操纵评论被封了,有卖家表示已经删除了该商品的评论,该商品也被警告不会再有新的评论!涉事卖家第一次看到这种处罚措施,顿时觉得有坏事发生了。
所以,在风口浪尖顶风作案是绝对不可取的。然而,在刷单严重的大环境下,大量亚马逊卖家的反馈和评价很难,新品很难推,广告费依然高到天上去...
种种现实反映出,在2021年旺季即将来临之际,卖家不仅要做好店铺安全,还要做深入研究:如何在完全不违规的情况下快速推新品!
多名卖家刷单被封,操纵评论处罚措施又变了?
作为今年被讨论的高频词汇,刷榜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边肖发现,最近,除了大量亚马逊卖家收到一波又一波的警告信外,许多卖家还被冠以操纵评论的罪名。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二刷问题,最近死了太多品牌,因为很多都不广为人知,所以连死的都是无声无息的。一个卖家看到朋友的账号被封,以为自己刷单了。每天,连打开电脑都处于恐惧状态。即使店铺还在,卖家还是没有安全感,总觉得店铺活不了太久...
评论之后,平台不仅会处罚封号,还会直接删除品牌。据一位卖家反馈,由于二次刷机,直接删除了美站的品牌。更可怕的是,美国站点和欧洲站点是同一个品牌,所以美国站点被抓后,欧洲站点的店铺也受到了影响。目前卖家很着急,真的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边肖发现,现在亚马逊不仅会惩罚单个卖家的品牌联想,还会禁止单品评价。
一位亚马逊卖家表示,刷完单后,收到了亚马逊的如下回复。
感谢您就ASIN联系我们。由于担心评论行为异常,该商品的评论已被删除,不再接受新的评论。请参考亚马逊关于评分滥用的政策,在销售政策和卖家行为准则的帮助页面上反馈或评论。
如果您希望此产品符合评论条件,请提供以下信息:
1.详细描述你使用的所有被亚马逊政策禁止的方法,包括日期,以便发布或获取客户评论,或以其他方式操纵评论。
2.您雇佣来操纵评论或获取被禁评论的任何第三方的联系信息(例如,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和网站)。
3.您或第三方用来发布禁止评论的任何客户帐户的身份信息。
4.来自任何此类第三方的文件(如电子邮件和收据),确认您已使用他们的服务。
5.亚马逊上的禁止评论列表。
6.描述你已经采取的措施,以防止在你的组织中操纵产品评论,以及如何防止未来的违规行为。
从上面可以看出,卖家的商品评论已经被删除。如果卖家想对这款商品有新的评价,就要详细描述开票的过程。
存在违规风险,刷单需谨慎。在亚马逊严重操纵评论的环境下,卖家应该不会心存侥幸。
在打击虚假评论的大环境下,新品难推
卖家都知道评论对一个新产品的重要性,因为这关系到产品能不能推上去。很多卖家认为新品想要快速成长,刷机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不过最近很多卖家都在感叹新品太难推了。在亚马逊打击虚假评论的情况下,不敢刷,广告太贵。
有的卖家无奈地说:“本来是新品,最后却变成了清仓。”
另一位卖家也吐槽:“新品上架一个月了,还是推不上去。每天都在重复前一天的故事。现在我放弃这个产品。”
在亚马逊严控虚假评论之前,刷评论是卖家推新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经过亚马逊近三个月的铁血整改,卖家在这方面收敛了很多。
专门做测评的服务商表示,自从亚马逊大力整治虚假评论后,生意受到很大影响,业务量缩水不少。
据相关统计,在目前的环境下,超过六成的卖家表示不敢继续刷单。
刷榜之路被堵死了,但是花了很大力气推出的新品不想轻易放弃。我该怎么办?只能烧广告增加曝光。
然而,广告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上述新卖家曾表示,目前的广告转化率极低,只有5%左右。甚至,有卖家表示,即使广告烧到飞,不到晚上12点,一天的预算就全烧光了,有可能一单都做不出来。
有卖家在总结现在推新品的感受时这样说。折腾了半天,操作起来猛如虎,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斑杵。
在刷不到、广告贵、转化率低的情况下,有的卖家直接选择平躺:“”平躺就不能出新,不亏就赚。"
卖1000个产品只需要8个评论,评论太难了
“6月份用10 vine发布了一个新产品,整个6月都没人拿。评论了一个月,0终于有评论了,不是五星好评。”一个卖家在觉得不好评价的时候说。
不仅是新品,现在很多卖家普遍存在评价难的问题。
一个卖家说他的产品一个月卖了1000条,但是只来了17条评论。另一个卖家也卖了近1000个产品,只来了8个评价。
在点评“一票难求”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留存率,卖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做好自己产品的同时,寻找更多的渠道进行评价。比如亚马逊Vine plan就是亚马逊提供的官方渠道,卖家可以通过多个渠道同时发力。
写在最后
广告越来越火,新品难推。很多卖家已经对下半年的旺季不抱希望,只想活下去。
据了解,每年的圣诞节都是亚马逊卖家关注的焦点,但今年,许多亚马逊卖家都表示不会出席今年的圣诞节和万圣节。
此外,根据边肖了解到的信息,有些卖家为了保命,会直接暂时关闭账户。
低价螺旋解决方案在亚马逊平台依然横行,物流成本会再次上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利润差别很大。大家都在做慈善,你不想赚钱吗?”一位郁闷的卖家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