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威胁宝宝健康的疾病中,荨麻疹算是一大祸患。
因为奇痒难忍,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但是,科大说,比荨麻疹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不理解。
此前新闻中报道过,两岁女童喝了几口燕窝后皮肤发痒。父母以为只是单纯的皮肤过敏,送到门诊打点滴。
然而,当他打到第三瓶时,孩子的脸变蓝了,这时他才意识到他吃错药了。家长赶紧把孩子送到市医院,市医院确诊为荨麻疹,救了孩子一命。
所以,对付荨麻疹,每个家长都需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
谁是荨麻疹?
荨麻疹身份证
名称:荨麻疹
属性:常见过敏性疾病
基本症状:全身皮肤瘙痒,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扁平疙瘩。部分患者还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特点:突然出现,数小时内消退,单次皮疹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但是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一个接一个。
家属: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
近亲:湿疹。
原因很玄乎
荨麻疹的常见原因如下:
或者食物过敏,如鱼、虾、海鲜等食物;或者青霉素、头孢等药物。
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
外界的物理刺激,如人工划痕、冷、热或阳光。
蚊虫叮咬,以及吸入花粉、动物皮毛或其他刺激性气体,也会引起荨麻疹。
一般来说,过敏和物理刺激是导致荨麻疹的两大原因。
但其实大部分荨麻疹的病因都很难找到。
最好的办法是父母给宝宝写一个长期的生活日记,记录宝宝的饮食和接触过的东西,这样可以很快找到荨麻疹的病因。
荨麻疹大多是过敏物质引起的过敏反应,所以找出过敏原并尽可能避免,对控制病情有重要意义。
荨麻疹vs湿疹:如何区分?
因为荨麻疹的症状和湿疹有些类似,很多家长很难区分,接下来科大就教你怎么判断。
看外观:
虽然很多家长很容易把荨麻疹和湿疹混淆,但两者在外观上还是有区别的。
荨麻疹
荨麻疹是从皮肤表面突出。
脸上红扁疙瘩,是的。
更明显的界限。
湿疹
湿疹皮疹大多是对称的。
分布、形状、边界
侵蚀后的模糊限制
会结痂脱皮。长油红
斑点、水肿、水疱、炎症
渗出物等。
看症状:
荨麻疹和湿疹在症状上有很多区别。科大为家长列出了一个简单易懂的图表,让家长更清楚地区分荨麻疹和湿疹。
发病时间:荨麻疹起病急,速度快,大多在24小时内消退,但会反复发作;
湿疹是持续性的,持续时间长。
皮肤表现:荨麻疹是一种凸起的红色风团,形状大小不一,瘙痒剧烈;
湿疹起于皮下,红底,边界不清,对称分布。常有红斑、水肿、疱疹、带状疱疹、渗出等。
并发症:荨麻疹伴有恶心、腹泻、发热、呕吐,严重者出现水肿、胸闷、窒息等。
湿疹几乎没有并发症。
注意:荨麻疹是全身过敏反应,湿疹是皮肤过敏。因此,荨麻疹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所以,荨麻疹严重时,要及时就医。
荨麻疹还会导致血管性水肿,其特征是皮肤肿胀,可能还有喉咙肿胀,这会导致呼吸困难。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开始发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荨麻疹应该怎么治疗?
荨麻疹可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急性荨麻疹
具体表现:
急性荨麻疹发病比较急,经常莫名其妙的发作。皮疹和瘙痒很快出现,过一会儿就消失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如此反复。
急性荨麻疹发病后,症状通常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应对方法:
①喝水:轻度过敏时多喝水,以促进过敏原的排泄,达到自愈。
但如果再次接触过敏源,疾病会再次发生,病情可能会比上一次明显加重,所以要避免接触过敏源。
②用药:家庭常用的首选抗组胺药,并建议服用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
也可以用炉甘石止痒。
严重荨麻疹对抗抗组胺药无效时,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等。静脉滴注或口服给药。
关注。这些药物应严格按照医生处方使用,避免长期应用。
慢性荨麻疹
具体表现:
慢性荨麻疹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大部分仅表现为出疹处瘙痒,但病程往往很长,超过6周,反复发作很难恢复,也让宝宝很痛苦。
应对方法:
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可以选择上面提到的抗组胺药,配合炉甘石止痒。
但如果效果不好,可适当使用雷公藤多甙、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要在医生的严格控制下使用。
而且炉甘石只是作为外用止痒药物,只有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完全治愈荨麻疹。家长不能只靠炉甘石治疗。
特殊荨麻疹
具体表现:
特殊荨麻疹包括人工荨麻疹(即皮肤抓伤)、压力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等。
(皮肤擦伤)
这些荨麻疹与过敏无关,特殊荨麻疹大多属于慢性荨麻疹。
应对方法:
这些特殊的荨麻疹大多会在半小时或一小时后自行消失。家长也可以根据疾病性质做好预防措施。
例如寒冷性荨麻疹是由于接触寒冷、风和寒冷的东西引起的,所以家长要为宝宝避免这种情况,从而预防荨麻疹。
部分很散漫:[/s2/]
对于荨麻疹来说,学会判断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首选是抗组胺药。出现水肿和休克时迅速送医!
【科学家庭育儿】全国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数百位育儿专家、千家万户,专注于宝宝早期教育、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
更多育儿问题,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科学家庭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