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互联网时代,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加入很多社群,但是你知道社群是怎么运作的吗?本文作者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并结合自身经历讲述社群裂变爆发背后的方法,一起学习。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将结合我所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重点介绍以下三个方面,以期对你有所帮助:
节日临近,一定是一些公司做裂变的好时机。
但是如果你以前没做过裂变,突然接到领导的任务,你会怎么做?
是的,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们一起还原一下现场吧。
“这里有一些团体。你给我裂变,盘活这些用户?”
“好的,最晚什么时候送到,目标是什么?”但是你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如果你先看看,激活老用户,利用这些群体去结交新的”。
出了办公室,你有点迷茫,“我不能”。
这个时候,你一定会陷入深深的焦虑和烦躁之中。你该怎么办?
现在,请想象一下你“上车”买口红的场景:
如上图,你看一个口红试色,明星好漂亮!可以看到分享是可以打折的。
在你的朋友圈里,“小A,小B,小C,小D看到活动和你一样分裂开来”。
你和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了口红福利,期待下一次活动。
这是每个人都能感知到的真实用户场景。
如上图:通过这个场景,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从你看到诱饵的第一步,到你完成任务分享到朋友圈的时候,有两个环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用户的感知价值和用户的动机。
你是如何让用户感知价值,激励用户参与活动的?这将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重点。
如上图所示,是社群裂变的三大核心要素:
1。选择
选择是裂变活动的抓手或诱饵,通过选择吸引用户主动参与。
如何选择产品?
我们先来看一组反面例子。我们以前见过一个案例:
某公司注册了一款针对引流用户的APP,以价值数百元的免费xx票为诱饵。结果发现用户没有分享的欲望,于是加大优惠力度。
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比如kpi,就会变成,做活动送东西,本末倒置。
APP注册数量无明显效果,引流用户不精准,获客成本极高。
这个案例犯了两个典型的错误:
正确的选择策略,击中要害:
注:如果你发现你的业务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你需要考虑错误的人群定位,或者产品是否自我满足。
用户选择策略表:
小贴士: 好好利用
一般做活动的时候都是讲究时机的,比如各种节日,用户自然会想到打折,比如双十一=优惠力度大,热点=关注度等。
所以做活动前最好查查日历之类的,顺势放大数值。
选择技巧:超出预期
也就是说,用户感到惊讶。
“这么好的课程免费?这么多内容白给?我真的需要这些东西。你真的把它们给我了吗?”
“天啊,我得赶紧拿到,然后告诉A、B、C,这相当于赚了100亿!”
我想你一定有过以上的心理,也一定参加过类似的活动,让你思考了下一次的活动时间,在用户中产生了强烈的信任感。
事实上,生活中的这些感知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灵感。
用户需要的东西尽量多送,但对我们来说,最好是边际成本为零的东西。
到什么程度?
多到你觉得多了,再加20%。
什么是零边际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看到我这篇文章的这一部分真的很好,你想直接用,这个时候我给你。这个东西对你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对我来说意味着零边际成本。
因为,如果我发一份,100份,10000份,我的制作成本是一样的。
简单来说,零边际成本就是价值增加,但成本不变或趋近于零。
2。海报和文案
海报制作:
制作海报有五个要点需要注意:主标题、副标题、内容区、营销区、色块。
注:营销海报不需要追求美感,需要的是用户的获得感。
文案:清晰、简单和诱惑
[关于海报]
【关于文案】
段,简单明了,明确指导。用户一目了然,相比一个长词,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阅读成本(当然这是企业微信裂变的玩法,不同于社区裂变,但海报和文案值得借鉴)。
3.用户体验过程
阿特金森的激励理论:动机(M)=主观可能性(Ps)×激励价值(Is)
这一理论的启发意义在于,个体做某事的动机取决于个体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和思想诱因的价值。
另一方面,社群裂变,选择代表激励的价值,海报和文案意味着用户能够快速感知价值,用户体验过程是用户能否获得激励的关键。
注意:这个公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乘法关系,意思是如果有人认为成功的概率是零,或者他认为激励是没有价值的,那么他的激励水平也将是零。
也就是说,即使选品、海报、文案设计得再好,用户体验过程也是繁琐复杂的,导致用户投入过多的用户成本。
比如路径长,路径复杂,难以理解等。,都会造成用户的流失。
见过市面上很多用户流程设计,引导用户持续关注三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一个微信群,一个小程序。这个用户有些不知所措,除非你的诱饵足够吸引人。
设计用户体验流程,从你的目标用户群出发,考虑他们的需求和行为习惯。简单,让用户感知如此容易!
不知道用户的需求怎么办?这里有几个小技巧与你分享:
简而言之:再好的选择,用户也无法立刻感知,也没有用。
无论用户兴趣有多高,实际参与过程复杂,也一定会失去参与动力,造成用户流失。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过,成长(爆炸)的本质是什么?
互联网运行法则——势能差法则:低势能总会被高势能吸引,流量总会向高势能转移。
简单来说,成长的本质就是势差!
社区裂变方面,通过产品选择吸引用户参与活动分享。产品选择越好,创造的势能越高,参与的用户也会越多。
用户完成任务,付出时间、精力和成本,消耗势能。当他们收到活动奖励,不再需要你的时候,势能就相等了,直到用户流失。
这和我们生活中对力量的渴望是一个道理。你永远会自然而然地被比你优秀的人所吸引。
“哇,他怎么会这么优秀,这么厉害,真的要变得这么优秀?”此时,你和他在你眼中的差距就是你的势能差。
知道了成长的本质,就能更好的理解如何管理一个社群裂变活动,如何实现社群裂变活动的爆发。
总结一下:要实现社群裂变的爆发,需要通过产品选择、海报文案、用户体验过程三大核心要素创造高势能,持续吸引用户!
二、社群裂变的底层逻辑+整体的运营策略1.社区裂变的潜在逻辑
用了最近两年的时间,才明白了社群运营这种“爆款”交易的底层逻辑,都在这里!
本文介绍了社区运营的三个底层逻辑,现在让我们一起见证迁移底层逻辑的秘密和力量。
你会突然有一种感觉,社区运营人员什么都懂,无所畏惧。
1)社区的“封闭字段”属性
用户进入社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了解发带的规则,自动降低心理防备,无需运营方单独告知。
1V以上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通过社群的群体效应(从众)增加了用户的信任度。
2)社区的“圈层”属性-圈层效果
所有的社区裂变爆发(刷屏)都是基于用户圈。
为什么这么说?例如:
这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只要打在竖圈的封闭场中,就非常容易爆炸。
【/s2/】每一个精准用户,都可以有针对性的渗透一层又一层的用户,深度连接。
例如,社区运营商、马宝等。都是垂直于这个圆的人。
而且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会有有影响力的KOL,或者会和KOL资源合作,到时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甚至实现圈层的层层过渡。
3)"社会"属性的社区-社会货币
如何影响垂直精准用户?需要基于“人性”的社会互动。
①找出与这个圈子里的人产生共鸣的见解。
比如马宝感兴趣的话题:老公、孩子、婆婆、赚钱。
在这个圈子下,宝妈们会因为这些话题而一起行动,比如同频率的谈论一个话题,买同一款奶粉。
②最底层的人的需求(Maas理论的需求层次模型——选择产品的方向参考)
(来自教育心理学)
比如人们网上支付宝账单的底层逻辑,要么是满足人们炫富的心理(身份和尊重的需要),要么是自嘲(安全感的需要)。
③渲染和刺激了哪些用户情绪
以晒支付宝账单为例,引起了人们的焦虑。
比如最近的“王力宏”事件激起了人们的疯狂情绪,还有之前的“红星鸿星尔克”事件激起的爱国情绪等等。
此时,你会发现社群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它会帮助你合理运用各种运营策略,高效快速地判断和解决你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2.社区裂变的整体运营策略
第一步:用户流量设计
活动目标不同,用户体验流程也不同,视情况而定。
第二步:确定活动计划
还记得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巅峰体验吗?
活动前:海报和文案给用户惊喜和期待,给他们一个好的“初始”。
活动:轻松的用户体验流程,给用户最好的。
活动结束后:超预期奖励,给用户一个好的“最终”,以此循环,实现社群裂变的爆发。
你看,这些策略可谓是互联网运营商的通用小技巧,极其有效,非常优秀。
制定活动计划之前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们公司之前做的一个裂变活动,也是在春节期间,用户完成三级任务后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奖励。
当时,有这样一个问题:
这意味着部分用户无法在承诺时间内获得奖品,从而引发各种负面情绪和评论。
此时,如果用户的实物奖励不能如期送达,拖延时间过长,就会消耗用户的信任值,对公司的声誉和话语权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我们在进行裂变,尤其是物理裂变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考虑成本、供需等问题,一定要做好替代方案。
否则一旦裂变出去,无法实现,除了消耗用户信任,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直接破产。
比如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延长奖品承诺达成的日期,或者提前准备好不能及时给用户的补偿策略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提前考虑的重点。
步骤3:活动执行
我们说天时、地利、人和。当然,活动家之间的同频合作也尤为重要。
我们通常使用一些项目执行表格和其他协作工作。
这里我要提一下:和领导保持同频的重要性。
一旦目标出现异频,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于文章开头的问题,思考领导者当前的需求。
他现在到底想要什么?您希望用户激活吗?还是新的?还是成交?还是?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领导可能想不清楚该怎么做,你需要尽可能为他提前考虑,给他一些建议。
如何与领导保持同频?我总结了两个要点:
关注“当下”。为什么这么说?
如图,在考虑以上两个问题时,公司目前所处的业务阶段决定了我们此时的工作重点。
如果是导入期,是重点引流客户,如果是成长期,就要重点做口碑推广和变现。
成熟期以变现和盈利为主。如果是在业务衰退期,要考虑如何激活老用户,是否有新的机会。
这样你就能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清楚地了解自己工作的重点。
此外,我们还需要在相同的频率上与同事一起工作,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我们的工作能否更加高效和完善,取决于同事之间的合作。
我们的努力是否值得,取决于我们能否为领导解决问题,能否超预期完成。
而与领导和同事保持同频,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四步:活动回顾和问题分析。
小反封 温馨提示:
【/s2/】我分享一下我常用的自查方法:找一些身边与目标用户群体一致的人,走一遍流程,用实际反馈来验证和调整。
真实案例拆解:截图社区裂变
案例名称:无培训伙伴培训生7天推广计划
案件背景:
培班是一款面向从事企业培训的培训专员/经理、内训师等培训从业者分享学习资源和实用工具的服务APP软件,是一款面向培训行业的在线学习APP。
目标用户:非常精准的直击“训练者”。
活动选拔(诱饵):免费领,各类免费送,体现了选拔技巧的“丰省”,给足了课程和资料,内容是刚需。看起来诱饵很吸引人,势能很高。
活动文案及海报:整个海报有两个色块,以红色为主,比较突出。黄色侧重色块。乍一看,要点清晰,获得感十足。
标题:“自由领”大而醒目。跟培训师说我免费送,快来康康。
字幕:免费得到什么?培训生7天推广计划。
内容:分为两部分,以总分的形式。而且,“√”用的很好。加一个标志,让用户一目了然地阅读重点,不会有阅读压力。
行动区:扫码获取所有权益,这部分引导力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基于对选择产品的充分信心。
用户体验流程设计: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用户过程。实际上,用户只需要四步就可以实现整个裂变的闭环。
因为社群的场域属性、社交属性、圈子效应,可以加快垂直人群的裂变速度。
参考点:
①整个活动把诱饵做得很吸引人,给了很多东西,价值是真实的,用户可以直观感知。
②用户流程简单,文案和海报清晰明了,三个核心要素都关注,让整个活动势能高涨。
③海报设置,内容区有两大亮点:
一是采用总分形式,总色块突出,让用户的获得感一目了然,势能增强(用户很兴奋)。
二是√符号区分可以降低用户的阅读成本,增强势能。
④文案部分提到“12小时内解散”和“尽快拿到”,增加用户完成活动的紧迫感,引导用户立即行动。
可优化点:
①长文案分割不够清晰。最好加一些图标,更直观。
②动作区的引导部分比较薄弱。这么好的活动,这么多免费的奖励,更需要及时限制名额,增强紧迫感,让用户不参与就难受。
对于以上活动,我们换个思路。
如果用户进程调整如下:
这个用户过程是直接加到微信号的,而不是加到社区的。让我们考虑一下。这两种设计有什么区别?
以我过去的裂变经验来看,如果以裂变为目的,第一种的效果明显比第二种好。
为什么?
(注意:一定要基于社区的底层逻辑来思考)
鉴于以上活动,我们换个思路吧。
假设我们这次做的是微信官方账号裂变。常规裂变任务是邀请3个用户获得XX,邀请5个用户获得XX。
请问,这个时候,社群裂变和微信官方账号裂变,哪种引流用户准确率高?
微信官方账号的裂变逻辑就是逼着人家拉人头。比如你发一本书,需要八个人关注。
想想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你大概会把七大姑八大姨和好朋友都带上。
但不一定都是有类似需求的人。反正他们对你的产品不感兴趣也没关系,关注就好。
社群裂变,没有任何强制行为,是个人主动行为,吸引的用户大多是有这个需求的垂直圈子用户。
相对来说,前者肯定有大量粉丝,但用户的精准性是个问号?
最重要的是会给运营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经常听成长中的朋友说。
“我在薅羊毛回复很多用户信息,有那么多问题,都是问出来的”。
“这些人真的是,摘完羊毛就跑”...这些用户都是来自微信官方账号的用户。
他非常没有耐心,怀疑生活和工作的价值。
所以微信官方账号的裂变要视情况而定,不能本末倒置。
无论是用户精准,还是社区裂变,还是吸引用户主动参与的玩法都更好。
感觉真的在做。这个时候,你有没有觉得自己从“小白”变成了“大神”?
本文由@于小彤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