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15.2测试版已经推出了“应用隐私报告”。
这个在苹果WWDC21上首次提及的功能,终于在四个月后与我们见面了。
简单来说,就像小米MIUI和魅族Flyme的“应用行为记录”功能一样,你也可以查看每个App对你的访问的敏感信息,比如位置、联系人、摄像头、麦克风等。在iPhone上通过“应用隐私报告”。当你掌握了这些,你将能够更好地保护你的隐私。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说说如何使用App隐私报告。
由于在iOS正式版中无法体验到该功能,如果想使用App隐私报告,有两种选择:
如果你没有安装iOS测试版,或者对研究新功能不那么热衷,对不稳定因素也不那么谨慎,那么建议你等正式版上线,可以先了解一下以下内容。
升级到iOS 15.2测试版后,只需依次点击设置-隐私-App隐私报告-打开App隐私报告即可打开。
然后就可以运行你想要记录活动的app,不管是系统内置的app还是第三方app,使用几分钟后就可以查看数据了。
能查看到什么?只要不关闭app隐私报告,iPhone会一直记录你使用的App在7天内的活动信息。
数据和传感器访问
应用隐私报告的数据和传感器访问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分别测试了给朋友拍照(相机)、给朋友发图片(照片)、认识人(通讯录)、附近的人(位置)、听歌、听音乐(麦克风)等功能后,记录了过去7天的每一条通话信息。
如果觉得授权项目太多,不妨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应用名称-允许应用访问”根据需要手动关闭部分开关。
判断是否授权的具体方法将在本文的最后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应用程序网络活动
“App隐私报告”还提供了“App网络活动”这一项。您可以查看该应用在过去7天内联系过的域。
举个例子,如果我在QQ音乐小程序里打开一个MV,然后在QQ音乐里打开同一个MV——我可以看到QQ音乐在App隐私报告里联系的几个域也是和QQ关联的,也就是说两个都访问过同一个网站。
网站的网络活动
“应用程序隐私报告”还记录了您访问的“网站的网络活动”。
比如我们分别在Safari浏览器和微信中打开https://www.ifanr.com/,通过E范app和Scriptable》app访问E范的文章,就可以在隐私报告中看到相关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Safari无缝浏览模式下访问网站,App隐私报告中不会出现任何信息。
▲
Safari的“无缝浏览”会更好地保护你的隐私,但也会不那么方便。
联系最频繁的域
App隐私报告里还有一个“最常接触的域”,对普通用户用处不大。
但是,你可以从哪些app关联了一个域名,直观的看出它们可能来自同一家公司,比如“阿里系”、“腾讯系”或者使用同一个广告联盟。
对于没有升级到iOS 15 Beta的用户,仍然可以采用之前APPSO提供的方案——
通过iOS 15中与第三方app“隐私洞察”合作的“隐私-记录App活动”查询隐私活动。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隐私建议:
我们要时刻猜测最坏情况下app的隐私需求。
app获取大量用户隐私信息的事实,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应该算是洪水猛兽,而不是无动于衷。app正常工作时,应该只给app最少的应用权限。
以QQ为例,我们来看看什么情况下对应什么权限,是否应该给:
保护隐私,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