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女主播讲的段子故事大于一分钟(我给《吐槽大会》写段子)



吐槽大会已经进行了五季。类似的节目在美国是以特别节目的形式出现,一年只有一次,但中国综艺从业者却把它变成了周播,这种现象级的节目,每次播出肯定会引起全网的讨论热潮。

像美版吐槽大会的制作流程,嘉宾的表演都是照本宣科,幕后需要大量的脱口秀编剧。《吐槽大会》第五季,小果投入了三四十位编剧,分成9组为嘉宾服务。这是一种逐渐严谨的方法论。每届嘉宾确定后,编剧会和他们见面做前期收割,写完稿后再召开全体读书会。所有编剧都参与其中,帮助反馈和修改。稿件确定后,我们会与嘉宾逐句核对稿件,示范如何以恰当的节奏、语气、动作呈现,并融入对方的意见。

罗晓是小果编剧团队的成员。不像一般编剧行业,脱口秀领域没有训练有素的背景。小果作家在入行前做过各种工作,包括银行前台、保险推销员和翻译,而小罗曾是一名快递员。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们先是脱口秀演员,然后是编剧。罗也说过脱口秀,但那是成为编剧之后的事了。相比热衷于开麦考段的同事,他很少上台,累计的段子时间也只有十五分钟。

他从段子手变成了编剧。从2012年开始,作为一个爱好,他勤勤恳恳地写笑话,在微博里用小罗和自己的网名为喜剧节目投稿。到2017年,他赢得了笑果的比赛。从《吐槽大会》第二季开始,至今已经写了四季节目。

和嘉宾见面是一个撕逼的过程,会有各种顾虑,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缺点,又旧事重提,不愿意向别人开火,看不懂编剧设计的笑话.....团队也会提出各种意见,原本答应的事情可能会突然反悔。作家往往是弱者。用小罗的话来说,外行面对明星同样胆小。他认为自己一直是一个缺乏自信,内向的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总是躲在角落里。而这也可以体现在他的网名上。

网名灵感来源于他的偶像罗永浩。老罗的公司叫老罗和他的朋友。罗晓觉得作为一名信使他很孤独。他骑着电动车在风雨中独自上路,所以他和自己都叫罗晓。但现在,小罗不再只是和自己在一起。他在编剧团队,大家总是在一起。经常被同事提起的罗科,并不是罗永浩。在幕后工作,他找到了快乐和成就感。前不久,老罗微博关注了他,和他互动。罗晓和老罗顺利会师。

小罗跟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以及为吐槽大会写段子的经历。以下是他的自述:

文| 谢梦瑶

编辑| 槐花

1

工作流程是这样开始的:我们收到发布单,这个会议会有一些嘉宾,可能有些还没定下来。我们会知道我会写哪一个。包括主持人在内的所有嘉宾都是编剧。导演在网上查了这个嘉宾的故事,整理成不同的板块,做成素材发给我们。该文档可能有十几页。我不需要这些细节。如果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写的话,我再检查一下。没有助手。怎么才能有助理呢?

然后是前期收获,一般两个小时,面对面告诉嘉宾我们的节目是什么,他来了需要做什么,别人会怎么说他,他想怎么说别人。我们拿回手稿后再写。有时候我只给你一天时间写。然后就是读书会,在一个特别大的办公室里开。每个人都会坐成一圈。编剧导演九组,人很多。按照吐槽大会的流程,每个作家群都会派一个作家来读自己嘉宾的稿子。读书会结束后,稿件会重新发放给嘉宾,见面时再详细谈。

我们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之前的收获之后我们已经通过了一次读书会。结果她出了丑闻,不能再来了。李若彤临时来拯救现场,成为主要的咖啡制造者。最初,我与整个事件没有任何关系。我觉得还好没有写主持人咖啡,不然就完了。结果,那天晚上我被要求写一篇关于李若彤的文章。

《吐槽大会》已经写到第五季了,越来越难写了。我们后来写到,每组作家都希望自己的嘉宾被淘汰,因为太难写了。

写了这么多,一些传统的抛梗方式大家看多了之后就有点老套了。比如有一招,一个段落串了三四个人,你看起来是在说这个人,实际上指的是另一个人,你用的少。看稿子的时候大家会说这种以前用过,观众会猜。而是会夸一些特别奇怪,特别意外的笑话。比如王建国对YCY的发言。虽然年纪轻轻就这么年轻,没有被反转,很有道理,但是好像反转了反转的感觉。

每届都会评选出一些好的稿件奖项,并给予奖金奖励。如果稿件中呈现的文字非常好,即使嘉宾表现不好,也会被授予好稿奖。像孟琪琪的文章,在读书会上写的特别好,但是在节目上说的时候很蹩脚,还发了好稿奖。

许多观众会认为这些手稿是客人自己写的,或者他们有时会说,像许知远的手稿一样,小果的作家写不出来。看到这里,我有点生气。我们最初写的。为什么我们写不出来?你说我写不出这样的稿子OK,但是如果你直接开玩笑说编剧写不出这些稿子,我就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我们就不具体解释了。

海原说,有时候,作家要承受一些这样的误解。编剧的工作就是团队的工作。除了主编,读书会上还有其他人和重要修改。顺境时我们不奉承任何人,逆境时我们也不责怪任何人。

看稿子会很好玩,但是压力也很大。有时候看完稿子没人笑,说明你做不到。如果非要改,大家一起帮你想想。甚至有可能第一次看完就写一篇新文章。我觉得最好是你写不好,人家也不会批评你,因为他们懂。你今天写不好。大家一起想,想好一个方向,下次再写。如果你不会写,我们在读书会上帮你一起思考。

我们在谈许知远手稿的时候,卡在那里,说鲁迅在桌子上刻字,没刻完就走了。大家都在想鲁迅要刻什么字,比如一个清晨,一个段落什么的,等等。脏话不能播。我突然想,那就别刻了。鲁迅说过两句话,一个是脏话,一个是脏话。

一篇稿子,一般1000到1200字,大概有10到12段。每篇文章都将属于创作者。在后面的草稿中,协调人会发出整个台湾版,其段落会在后面签上谁的名字。稿费是按段落计算的。在读书会上,我们会记下这个观点是谁想出来的,或者是谁当场抛出了这个梗。如果一个人想,标记他的。如果他继续在我的基础上,标记我的和他的。非常严谨。我们最多在一个梗上有五个名字。

有些稿子可能会被大家嘲笑,但是不适合这位嘉宾的气质。我们可以看看别人会不会用,不会就放弃。比如第一版的伊丽静和桑德拉之战就更残酷了。在读书会上,大家都觉得对一个小姑娘来说有点不合适,还是长辈,然后就改了。

读书时间特别长,从下午两点到凌晨三四点。大家都想不到。中间会有十五、二十分钟的休息。有的梗,聊着聊着就出来了,有的实在想不出来,时间不够,就先放在这里,回去继续想。

下班后,我们经常一起吃晚饭。我去年体重增加了20磅。我在很多地方上过课,从来没有特别喜欢过一个地方的同事。我只是觉得小果真的很棒,我是他们的粉丝。我之前跟海原说过,赚多少就回家开小卖部,你们这些人最舍不得。海原笑着说,那你就趁早辞职吧,不然待得越久越舍不得。



上一季的《吐槽大会》结束了最后一个阅读环节。图片来源@小果工厂微博

2

这个行业,很多人都是误打误撞进来的。我觉得我们就像水泊的凉山。我们在外面可能一无所有,也可能生活得不太好,但我们一起来到小果,创造了水泊的梁山。每个人似乎都做得很好。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我读自考的时候存在感有多低?课间打篮球的时候被我们自己人截了。裁判提醒他,你这个笨蛋,那一个是你自己班的。因为我很少在别人面前说话,所以我躲在角落里,所以我对我的宿舍很熟悉。

我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有一次我做快递的时候,想送到一栋楼的24层,但是那天电梯坏了。我打电话给那个人,说我改天会寄给你。他说你们都在下面,可以马上发给我。我说你不急,我不急,你下去,我上去。结果他也没下去。他刚走了一层。回去跟同事说,他们会说你是傻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很难遇到这样的事。从来没有人尝试过。

中关村那些快递员赚的多。但是像我在小区,那是大小区,我挣不了他们一栋楼那么多。那时候我没有太大的压力,也不用挣多少钱。那个工作有时候下午送个三五件就下班了,我觉得挺好玩的。

在老家做了半年辅警,抓了一个逃犯。但是整个故事一点都不有趣。我在火车站待了一整天,每天查身份证,每天反复要求不同的人看身份证。太无聊了。抓捕逃犯并没有听起来那么刺激,就是我拿着身份证扫了一下,显示的是逃犯。我说过你会和我一起去抓住它。也许是诈骗什么的,不过是小罪。也许他也是愚蠢的。

后来我辞了工作,给一家蛋糕店送蛋糕,至少可以在外面骑电动车了。我享受交付,因为你遇到的人是不确定的,你去的地方也是不确定的。

我在微博的早期,记录的是送快递的日常生活。完全没有文学性,就是日常生活。后来发现东东枪总是写小段子,我可以试着模仿,慢慢开始写。粉丝只有两三百的时候,第一个被转的段子就过千了。有人抄了我的段子去找罗永浩,老罗翻出来了。我去那评论说,罗老师,我写的这个,把原文链接放上去了。没有人回答我。当时有种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感觉。

当时已经有一些人拉团了,很多玩家都在里面。但是我不是特别喜欢那种抱团的。有些人写的那么烂,让人转,我就不转了,所以和他们关系不好。但我还是坚持自己写。没人看过,没人翻过,我还是每天这样,自己写。

2015年的那个时候,我给《今夜80后脱口秀》投稿,慢慢接触到了小果这样的人。在开始第一篇之前,我提交了一个月的稿件。每次看电视里播的是哪一部,就像中了彩票一样,一直在等。当时我在桂林工作,工资极低。我一个月能拿到1700到2200元,稿费几乎超出了我的工资。

很久以前,小果一伙请我去,但我没有去。感觉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持续输出,只能在外面贴。直到2017年看到小果的招聘,我才投了简历。当时我已经为80后贡献了一年多。我从北京坐火车过来,做了一个测试。他们看我ID挺熟的,十分钟就搞定了。

来了一个月,基本没去过公司。我说,他们能给我钱吗?我很困惑。我只是觉得我什么都没做。我担心他们不会马上要我。我特别想做点事,哪怕你让我去公司打个字什么的。

刚开始录制《脱口秀大会》的时候,一个编剧带我去写主持人张绍刚的稿子,我给他写了一段,看行不行。吐槽大会第二季,我直接对张老师负责。一开始很容易把稿子写错方向。写了几天稿子,你觉得还可以。看完稿子,你会发现70%都用不上。浪费很多时间帮你思考本该是你写的稿子,会特别尴尬。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那时候我经常哭。开完会打车回家在车上哭,回到家也哭。我感到非常沮丧。

张老师对我很好,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和张老师聊稿子的时候,他说,哇,小罗,你写的这个广告串太好了,那些赞助商都要跪下来舔你的脚。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不是吗?我看起来还好。

第四季刚开始给其他嘉宾写。其实我很怕写嘉宾。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的老板叶枫说,任何人都可以写张老师,所以不要写它。我已经看够了。



罗纳尔迪尼奥

3

写稿子的时候很开心,不开心的是后来还要修改。对于明星来说,要提的事情越来越少。他们是禁忌,甚至爱情,八卦,正常的感情,很多人都不喜欢提。

许多人参加了收获前会议。我们这边有一堆导演和编剧,那边也是一堆人,有经纪人,也有各个部门的人。只有当我和罗翔先生在一起时,他基本上是一个人。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人越少越舒服。和明星谈事情的时候,他觉得没事,但是会看旁边的人。有时候,他们觉得挖矿前没有问题,后来觉得有问题,就崩溃了。

读书会上定下来的稿子,很大一部分到了嘉宾手里还是要改的。感觉就像踩上了地雷。你不知道会是好是坏。这一季有一个战斗环节,也需要根据手稿来定。双方都要看对方的稿子,也就是说不是一方审稿,而是两方审稿。他们很在意网上对他们的评价,很多时候完全出乎意料。本来他是真心想谈这件事的,大家都会说你老拿这件事蹭热点。

可能你稿子的客人特别满意,就不用改了。为主持人先生编剧,总是一帆风顺,因为张先生特别尊重编剧写的东西。我也遇到过一些嘉宾,他们会说感觉你的节目吐槽很肤浅,没那么用力。你给他写完稿子,他说,我觉得说这个稿子不太礼貌。

当我们和一个年轻演员有稿子的时候,她的团队会认为她的一些稿子不适合别人,因为她太小了,因为太多人会在网上过度解读。他们会觉得,宁愿不要那么搞笑,也不要那么容易被骂。那我们一起来说说,然后再改。换到他们队的人觉得合适,也会放弃一些搞笑的梗。

如果有些客人特别不满意,你就要制造很多。一般来说校对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但是去年我给一个女演员校对过稿子。校对稿子大概花了四五个小时,稿子改了一半,质量肯定会差。很多事情她都不能说,话题比较敏感。其实她说的很多东西和新闻上写的不一样。我们说这些东西其实挺搞笑的,特别适合脱口秀。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她说没人会听你的。你说的越多,人们越会认为你在解释和挑刺。比如她不想提头发这个词,那咱们就不提,换个说法,到什么程度,慢慢聊。

我们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主要是作家在国内不是特别受重视。我们就像一个服务行业。他来参加节目,我们服务的内容是给他一份稿子。就像你去饭店吃饭,服务员伺候你一样。

公司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一般我都不好意思加客人的微信。我只是一个小编剧。我为什么要加别人?如果客人真的不懂什么是吐槽,我们就得跟着他。客人的配合不是特别充分,我们也无能为力。有些人在选秀和走秀上很配合你,但是他一上台就突然变得不一样了,他很迷茫,可能。

坦白说,范志毅上台的时候,我是很没有把握的,因为他之前没有走。节目第一天,手稿完成后,手稿进入提词器,嘉宾在台上表演。但是那天轮到他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十点了,他说不想去学校。第二天录音前,我想让他再读一遍。他说没事,没必要看。你不信任我吗?我不明白什么?我怕他表现不出来,就算我说我读给你听,他也不需要。好在最后的结果很好。



《吐槽大会》节目现场来源@小罗和他自己的微博

4

李生告诉我们,当你为客人写手稿时,你应该首先爱上你的客人,并尽可能使手稿与他契合。我会看嘉宾参加的节目或者演讲,掌握他的说话习惯。我们没有具体的方法来打开别人。李丹教了他一些他所理解的收割前技巧:你不应该为了一个梗而说客人不想说的话,梗很重要,但是让客人舒服更重要。

所谓预采,就是真心实意的和他聊天。我们先不说他的缺点,先问问他对别人的看法。如果他不认识这个人,我们就聊一些发生在这个人身上的事情,问问他的看法。如果他认识这个人,他可能会提供一些他们之间有趣的事情。不会那么深,但至少我们知道他们的关系有多亲密。等这个人放松下来,我们最后说,也许大家都会这样吐槽你。看你是不是觉得不舒服,不想提。我们怕后面有麻烦,就先说清楚,循序渐进,小心翼翼地问。

如果是特别大的槽,客人是知道的。他会说我知道你肯定想问什么,有人会直接找你谈。你问,大多数人会说没事。

让客人说一些看法,写稿子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可以是他的原话,他回头看稿子的时候会更容易接受,因为你只是把这些话包装了一下,搞笑了一下,而不是完全编出来的。

我们最后的陈述是根据嘉宾的观点来写稿子的,不会把我们的一个观点强加给他表达。大多数人对别人的看法都是很理解很好的,我们不能强求。如果他不表达,那我们就不发表任何意见,开个玩笑就好。

如果他不想吐槽别人,我们只能尽量说服他,这种场合开玩笑是可以的,不要太过分。我们还会讲前因后果。有人这样吐槽你。你说回去可能会好一点。你来了,放不下身段,就不好看;自嘲是需要勇气的。如果你适当的自嘲一下,会拉近观众和你的距离...很多人会被说服回来。

主要是真诚。如果你真诚地和他表达你的观点,你首先要让他明白,我在为你写作的时候,绝对是站在你的角度。希望这篇稿子是为你好。我们很少送出李的生日。有时我会请陆承过来为我说话。陆承是我们公司的名片。

我没那么强硬,对梗也没那么执着。如果别人真的不想说话,就不要让他们说话,因为被骂的是他们。我们在稿子上改了很多东西,嘉宾最后说的是我的同意。

就像那个很久都在写稿子的女演员,其实我修改稿子的时候,特别痛苦。修改之后,我会觉得她不容易。在那四五个小时里,她不是明星,她是真的在交流,你的反馈,她的看法,都可以谈。我有一种她能理解的联系。艺人也不容易。我写完之后很多人都被他们圈了。



小罗是朱编剧涂远@小罗和他自己在访谈节目《反过年》中的微博。

5

之前不想让老家的朋友知道我是快递员,所以基本不主动联系。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在社会上打拼,没有什么说不出口的。我可以坦诚面对我的过去。

第一次读书会我不敢看稿子。海原帮我看的。后来李丹问我,你谈过线下开麦吗?我说没有,他说,给我讲讲,对写稿子有帮助,以后你自己看。我强迫自己说出来,只用了15分钟。

我经常怀疑自己。现在我怀疑自己。我问自己,你能接受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那就是回去送快递。只要公司不开我,我就干。只要我能接受最坏的打算,我就会继续做下去。

我觉得我不适合当演员。我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自信是一种消耗品。如果我有一点自信,我会立刻失去它。写了那么多稿子,包括很多节目之外的商业脱口秀的稿子,给别人看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惜。只有一次,我希望是我。

那次写给一个快递小哥。写完了,小哥没来,另一个小哥来了,他也没做什么前期挖掘,就把原稿又讲了一遍,相当于随便哪个快递员都讲了。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来找我?我以前就是这么做的。我也吐槽一下。如果我还在送快递,说不定会有编剧给我写稿子。

我不会熬夜写作。明天早上写不完,但梦里可能会再想。有时候在梦里想起什么就醒了,写下来。一天晚上,我梦见了桑德拉。她的恋情刚刚曝光。我劝她,她不听我的,我就劝她哭。

其实我没那么爱脱口秀。这只是一份工作。我喜欢给别人带来笑声。发微博写段子可以,但不一定要做脱口秀。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微博,但是现在微博里的猛人越来越多,我感觉好像不需要被那么多人知道。我真的不自信。以前希望能改变,现在觉得还好。我现在挺开心的。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通过写作来赚钱。我甚至没有做什么特别的改动,只是一直跟着做。我很满意,非常满意。我不想挣这么多钱,我花不完。

最后,我想回到那一年,告诉24楼的客户,有一天,我可能会把你写成一个笑话。我会用快递寄给你。等一下,慢慢来。



适合女主播讲的段子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