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片|鸡毛飞上天的剧照
文|马风牛(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冯仑马风牛)
01
“中国最神秘的千亿公司”[S2/]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使用SHEIN(中文名:尹喜)是一个门槛。首先,你得留在内地。
在SHEIN的APP或网站上购物,即使地点位于中国,语言设置也只能是英语、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收货地点可以是香港、澳门或台湾省,找不到中国大陆。
这是外企吗?不,SHEIN只是一家准确定义自己的中国快时尚公司。
SHEIN成立于2012年。2020年,因为一份关于中国独角兽企业的研究报告而广受关注。据彭博新闻报道,今年其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9亿元),今年SHEIN以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3亿元)的估值完成E轮融资。
近年来,快时尚企业的困难有目共睹。销量下滑,巨头ZARA、H&M关闭大量实体店,环保、设计抄袭、产品质量差的阴影挥之不去,但SHEIN的发展并没有放缓。2021年6月,彭博称SHEIN的估值已经达到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35亿元)。同月,《福布斯》报道称,分析师对SHEIN的估值超过4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2亿元)。
成立8年,一夜之间以百亿美元估值亮相。在同行艰难的时候,一年内估值至少翻了一倍。Shein在快时尚行业迅速崛起,势头越来越猛。有人称之为“中国版ZARA”。由于这家公司公开信息太少,SHEIN成为了很多人心中“中国最神秘的几十亿美元公司”。
说是“中国版ZARA”,恐怕也只是对不了解SHEIN的国内消费者有个科普作用。
其实打开SHEIN的APP或者网站页面都很难找到一丝中国味——模特大多是欧美长相,身材丰满,妆容精致,照片充满INS风格,与国内流行的构图大相径庭。不仅语言没有中文选项,收货地在中国大陆也找不到,连详情页都没有明确说明这家公司是中国公司。它只把自己描述为一家“国际B2C快时尚电商公司”,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货。
SHEIN网页端的购物页面
说它是“中国最神秘的数十亿美元公司”,一方面是因为SHEIN的成长过程几乎没有被国内外媒体报道,真正被媒体关注的时候已经成为一家不可忽视的快时尚公司;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创始人相当低调,拒绝接受采访,不想公开露面。他不像商人那样低调,只是在众多媒体的挖掘下透露了一点信息。
SHEIN的创始人是许。有外媒一度认为他是美籍华人企业家。但国内媒体查询相关企业工商信息后得知,他是山东淄博人,1984年出生。虽然SHEIN主要做的是跨界女装生意,但许本人与时尚完全无关。他最开始是做SEO(搜索引擎优化),帮助客户使用规则,提高目标网站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中的排名。说白了,他就是在和数据打交道。
一个山东男人如何把女装卖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SHEIN的成功可能是他为互联网时代的快时尚行业找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02
速度游戏和数据游戏
在很多人眼里,快时尚的“快”玩的是速度的游戏,但对于SHEIN来说,ZARA玩了数据的游戏之后的快时尚的“快”。
ZARA是快时尚的发明者。上世纪80年代,它重塑了传统服装行业的流程,打乱了设计、制造和分销,从时装秀中吸收流行元素,重新组合设计,然后在工厂里制作。一开始每个款式都只是小批量生产,经过消费者挑选后,再根据各个店铺的销售情况决定是否扩大产量。
ZARA的诀窍就是时间快。建一个环城服装厂只需要14天,是传统服装行业的六分之一。得益于时装秀的“借鉴”,ZARA也能保证设计的快速,所以在每个季度,ZARA都能比传统服装品牌多更新几倍。凭借快捷的支付和对供应链的严格控制,ZARA的成本可以降到传统服装品牌难以想象的低。
“成本低、批量小、回款快、新品多”,ZARA模式定义了快时尚行业,门店收集销售反馈是其护城河——门店越多,收集的销售数据越多,后面的服装和设计就越精准,生意就越好,门店就可以再次扩张。ZARA成功后,瑞典的H&M,美国的Forever 21,中国的UR等。也走了这条路。
但是SHEIN走了,找到了另一条路。
在国内媒体的报道中,许最初瞄准的是跨境电商而不是快时尚。在SHEIN正式成立之前,许和他的合伙人在海外销售婚纱。那时候单身还不流行,婚纱是婚礼必备,同时又是一次性的高消费物品,特别受欢迎。国内的婚纱很便宜,稍加包装就可以卖到国外卖个好价钱。当所有的跨境电商都争先恐后的进入婚纱品类的时候,许选择了退出,转投另一个类似的行业:快时尚。
和婚纱一样,快时尚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女性。婚纱只能满足他们一时的浪漫情怀,而快时尚生产的低价衣服却能源源不断地满足他们对美的热爱。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智能手机已经席卷了手机市场,一部拥有脸书、Twitte、Instagram等社交软件和拍照功能的手机简直就是一个放大镜——无限放大爱美之心,同时让人们的消费能力向快时尚行业聚集。
2012年,SHEIN的前身Sheinside成立。与大多数服装品牌不同,Sheinside没有在大街小巷到处打广告,没有花巨资签代言人。相反,她请了许多美国和网络名人合作,让他们穿Sheinside的衣服拍照和标记品牌。
那是网络名人里流量最划算的时期,价格便宜,但是吸引的客户很实在。Sheinside这个新兴品牌,用最经济的方式切入快时尚行业。
在INS上,主动晒晒SHEIN服装的帖子
2015年,Sheinside更名为SHEIN。
SHEIN的玩法和ZARA最大的区别是线上还是线下。ZARA是一家成立几十年的欧洲企业。虽然塑造了快时尚行业,但还是沿袭了线下门店的那一套。所有的数据都来自它自己的客户。但是SHEIN的基因是源自跨境电商,先是电商,然后是快时尚。没有门店作为销售数据的来源,SHEIN需要主动“捕捉”大大小小的服装销售网站的产品数据,分析销量、趋势、价格需求。
ZARA“成本低、批量小、付款快、创新多”的秘诀,立足广州,SHEIN在每一点上都“更好”。
广州中南部的番禺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下辖南沙镇,自古以来就是“广绣”的发源地。改革开放后,这里聚集了大量熟练的服装工人,总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却有数百家服装厂。在这些中小服装厂的支持下,SHEIN把ZARA的模式往前推了一步,让它“更便宜”——ZARA的价格区间是7.9-250美元,SHEIN却能做到1.11-160美元。
而且SHEIN比ZARA更注重的是图片。对于网购来说,没有试穿,图片的美观程度直接决定了受众对产品的第一印象。SHEIN对摄影师的要求非常高,有报道称申请录取比例不到1%。在这些图片中,温馨活泼、色彩丰富的INS风格最为常见,甚至一些肥胖的模特也一定占有一定的比例。毕竟美国是SHEIN最大的市场,这个国家的成年人肥胖率已经达到了42.4%。
这样的大码模特和高达4XL的服装模特在中国市场并不是很受欢迎。
无论是网络名人营销,还是供应链运营,还是照片拍摄,SHEIN给出的支撑点都是数据——哪个网络名人粉丝多,货好,数据多;全网哪种款式最畅销,有数据;什么图片更适合什么市场,有数据。
没有实体店,SHEIN在成本和速度上比ZARA更极致。同时,在数据的支持下,SHEIN和ZARA一样,有了护城河,甚至河更宽更深。毕竟ZARA还是很依赖门店销售反馈,SHEIN依赖的是全网数据。
所以当ZARA和H&M因为线下成本增加和疫情而大量关店的时候,SHEIN的业绩却是连年攀升。SHEIN解决了快时尚行业的所有老问题了吗?不一定。在其精准获客和快速发展的这些年里,聚光灯并没有打在它身上。当它成为焦点的时候,高估值就成了它的过滤器。
所以与ZARA相比,SHEIN是一个新的故事。
[S2/]03
跨境电商的争议与希望
今年2月8日,广州市发改委在官网公布了广州市2022年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计划。在“产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一栏中,“西银湾供应链总部项目”赫然在列,尹喜是SHEIN的中文名。据广州日报报道,该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启动,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心镇,总供地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约330万平方米。
由于中英文名字的差异,这条新闻并不显眼。然而,两周后,一则新闻让SHEIN备受争议。路透社报道称,有消息称,SHEIN的创始人许已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SHEIN已将该公司的控股机构变更为一家新加坡公司。
获得“永久居留权”再“入籍”、变更公司主体,这一系列操作,让人想起了张勇、海底捞创始人舒平、迈瑞医疗创始人李希庭。2018年9月,海底捞在港交所敲锣。在媒体披露的招股书中发现,张勇和舒平是新加坡公民。也是在这一年,迈瑞医疗从美股退市,回归a股市场。李希庭也被证实是新加坡人。借助资本市场,张勇和李希庭成为了新加坡首富。
所以SHEIN的一系列操作也算是赴美上市前的准备。虽然SHEIN否认创始人变更国籍,但在LinkedIn页面上,SHEIN的总部已经变更为新加坡,而且在SHEIN公布的招聘要求中,常驻新加坡的员工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
越来越多的富人随着企业总部一起涌入新加坡,这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彭博财富统计,自2019年底以来,新加坡的单身家族办公室数量翻了一番,达到约400家。家族办公室被认为是富人管理家族财产的重要工具,不仅方便控股上市公司,还可以作为投资运作的单一主体。在新加坡发布的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IP)中,家族事务所管理的资产量也是衡量其能否通过“永久居留”进而入籍的条件之一。
彭博的一篇评论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世界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将总部转移到新加波这样的国家,是避免卷入政治纠纷的避险方式。也许,这正是SHEIN五轮融资背后的“聪明钱”想要的。
GIP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管,官网专门设置了中文页面。
自2020年以来,SHEIN多次被曝正在寻求在美国IPO。路透社、彭博等知名财经媒体甚至还挖了出来。IPO工作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高盛,很多人都渴望这场可以预见的独角兽变现盛宴。然而,“做大蛋糕——上市——套现”似乎并不是SHEIN作为“跨境电商+快时尚”企业的全部。
翻看SHEIN的购物页面,除了服装品类,宠物用品、家居用品、美妆品类也在不断扩大,其中一款售价1.11美元(约合人民币7.14元)的简易过滤水龙头获得了4.87分(满分5分)的好评,超过1万条留言。在Google Play-Apps的评论区,超过314.8万用户给SHEIN打了4.7分。大多数信息都有SHEIN的官方回复。很多消息显示SHEIN便宜又全面,已经成为家居用品的主要来源。
超低价格,高用户粘性,社交媒体高曝光率。根据这些特点,有人大胆猜测,SEHIN可以利用中国供应链做一个“海外版拼多多”。毕竟不管在哪个国家,低价总是让人上瘾的。
不管未来如何,SHEIN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这家植根于中国供应链,倡导“人人享受时尚之美”的公司,或许揭示了互联网时代的创业秘密:一切行为都可以抽象成数据,而成功的关键是要符合这些数据所呈现的真实趋势。
来源:
[1]:《许摸着“上坡”》,微信官方账号“字母表”
[2]梁·:《创业跨境电商Shein:3000亿估值》黑马《虚实》,网易廉洁工作室
[3]李诗韵:《揭秘SheIn:中国最神秘的百亿美元公司的崛起》,微信官方账号“LatePost”
[4]广州日报:《广州2022重点项目计划2月8日公布年度计划投资3640亿元》
[5]斯科特·默多克、陈琳:中国& # 39;路透社消息,由于不确定的市场,Shein再次搁置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
[6]Louise Matsakis,Meaghan Tobin,Wency Chen:Shein如何在自己的游戏中击败亚马逊——并重塑《卫报》的快速时尚
[7]玛丽·汉伯里:中国如何& # 39;美国最神秘的十亿美元公司,Shein,赢得了美国青少年,成为抖音& # 39;最受关注的时尚品牌——INSIDER
[8]Mark Faithfull: Shein:价值150亿美元的中国神秘快时尚零售商准备好开店了吗?,福布斯
图片来自互联网
作者 |毛主编|王涛
编辑|陈顾问|王书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