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秒杀软件时间偏移设置(晚买一天多花5000,LV门店排长龙,谁在抢购涨价的奢侈品?)

作者/陈畅

编辑/杨杰

一夜之间,一个LV包涨价5000多元。线下买包的年轻人,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号称“保值”的名牌包包能否帮助年轻人实现“二手奢侈品理财”?



“买不起”吕又涨价了。

近日,知名奢侈品集团LVMH中国发言人表示,由于制造和运输成本增加,LVMH旗下的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价。

发言人并未明确透露此轮涨价的幅度,但据多家平台统计,LV产品平均涨幅约为4%~15%,包括皮革制品、时尚配饰、香氛产品等。

微博中“LV单包涨价近万元”甚至一度冲上热搜。消费者在网上咒骂的同时,分享着很多地方LV专卖店排队的信息。热衷于“保值理财”的年轻人开始抢购大牌包包。

LV涨价的消息一出,恰逢情人节前后,有网友称“LV排队都在路上”;情人节,广州太古汇商场“排队都弯了”。

在此背景下,奢侈品牌包包“一天后涨价5000元”的新闻甚嚣尘上。回头看看基金和股票的走势,难怪在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大呼“如果基金跌成狗,还不如投资买包”。

被奢侈品“收割”的年轻人,真的能靠“买包理财”翻身吗?

奢侈品一边涨价,一边收割年轻人

“我2012年从欧洲带回来的LV大号Neverfull手袋,当时才6900元,现在的价格是当时的两倍多。”小红书的一个女用户发帖说。

LV涨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位LV店员说,这次涨价后,店里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涨了上千元。部分热门经典手袋价格上涨最为“凶猛”,如Capucines的女士手袋,价格从4.65万元上涨至5.2万元,涨幅11.8%;Neverfull大号手袋从1.28万元涨到1.52万元,涨幅19%;三合一连锁套餐从9000元涨到10800元,涨幅20%;麻将包从3500元涨到5400元,涨幅54%。

此轮涨价,无数网友惊呼“LV一夜涨了差不多一万元”。但实际上,这已经是LV近一年来的第五次涨价了。

LV并不是唯一一个价格上涨的奢侈品牌。进入2022年后,香奈儿、爱马仕、迪奥、古驰等品牌“上升势头很好”。

一位关注高奢品牌的用户更是掰着手指头说,根据他的发现,2万元的香奈儿经典WOC链条包价格上涨了2000元左右,迪奥小戴菲包价格从3.6万元涨到4.1万元,爱马仕热门呼唤手袋价格也从5.96万元涨到6.53万元。

有消费者表示,LV涨价前,北京、杭州、南京、成都、广州等地的LV专柜都出现了排队现象。据钱江晚报报道,在杭州大厦的LV专柜,热门产品基本都在卖空,部分经典产品只能预订,到货要等上半年。

去年5月,受疫情影响,在众多消费品牌线下门店搞降价促销挽回营业额时,香奈儿却逆势涨价,一度造成店外大排长龙。一些网民当时惊讶地说,“参观香奈儿商店显示了菜市场的兴奋”。



“奢侈品涨价吓不倒他们的粉丝。”开了五年二手奢侈品店的易奇说,“奢侈品之所以是奢侈品,是因为它的价值和价格关系不大,它的价格贵,但不代表它一定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奢侈品消费者不是普通大众,而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比起价格,他们更看重品牌。”

在奢侈品价格上涨的同时,其主流消费群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80后”、“90后”越来越成为消费主力。

早在2018年,在麦肯锡的研究数据中,80后已经成为国内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约有1020万人购买奢侈品,占总消费者的43%。年均消费达到4150亿元,占比56%。

淘宝秒杀软件

到2021年,这种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的趋势将继续扩大。去年11月,贝恩咨询公司发布的《贝恩奢侈品研究》显示,202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主要消费者年龄在40岁以下,24岁以下消费者占比提升至24.8%。据预测,到2025年,千禧一代和25岁以下的消费者将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占比65%-70%。

奢侈品消费的“年轻化”与国内二手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和网络直播的兴起密切相关。在小红书平台上,搜索“奢侈品”可以获得近50万条注释,包括各种奢侈品科普和购买攻略。去线下实体店购买之前,在消费平台上“做功课”已经成为z世代的固定消费习惯。

为了迎合这些新的消费趋势,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许多奢侈品牌在涨价的同时,推出了全方位的新营销策略。以往专注于线下渠道的奢侈品牌,不仅开设天猫品牌旗舰店,搭建品牌app,哔哩哔哩、小红书等平台也成为其营销重点。

2020年6月,迪奥成为第一个落户哔哩哔哩的奢侈品牌,并发布了成衣大片。接下来进入天猫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阿玛尼还将引人注目的模特时装秀从线下改为社交平台直播,以便更有效地提高销量。一向“高冷”的吕也带着流量女明星在直播间带货。2万多元的手袋,1万元的短裤,7000元的披肩,都在直播间“打折”。热闹的场面惊呆了不少粉丝,有人一度以为进错了直播间。

在线下渠道上,他们的各种营销新招也开始层出不穷。

去年冬天,香奈儿推出了全球限量1000套、售价6000元的圣诞盲盒,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美妆博主的盲盒“拆包”热潮。

带普拉达去买菜是什么感觉?去年下半年,普拉达甚至在上海的网络名人美食街开设了一个菜市场,现场发普拉达手提袋买菜,吸引了大批网络名人打卡。

“买LV理财”,胜过买基金?

但当这些年轻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时,他们不只是想炫耀自己的财富。

一家二手奢侈品店的老板告诉媒体,5年前有人在店里花2.2万元买了一个二手香奈儿CF包。今年春节前,这个包以38000元的价格回收。“相当于这个人背了五年包,赚了一万多。”

一位北京白领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我两年前买的LV三合一手包花了7400元,现在转手就能赚3000多元。以前买LV麻将包花4900,现在涨到7300,一夜之间涨了2000多。”面对这种情况,她不禁叹了口气。她没想到买包包会有理财的效果。“如果我早点知道,我会存更多的钱”。



(线下二手奢侈品店展示的名牌包包,图片/视觉中国)

第二家奢侈品平台“优奢易拍”曾表示,相对于年复一年变化的爆款单品,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奢侈品时,往往更倾向于被认为“保值率和流通率更高”的经典单品。

尤其是对于80后、90后的消费者来说,在购买奢侈品时相对理性。购买时,他们除了考虑性价比、使用场合等因素外,还会考虑商品未来再次转卖的成本。

就像现在试图让黄金首饰保值的思维,看到奢侈品价格一路上涨,越来越“精打细算”的年轻人就提出了“买奢侈品理财”的想法。

“目前大家的投资需求都很旺盛,但市场上缺乏足够覆盖的金融产品,导致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资深金融分析师王鹏博表示。

2021年底,考拉海购也盘点了一份十大年度“理财套餐”清单。其中,CELINE Romy腋下包、巴黎世家沙漏手袋、Lady Dior(Mini)等流行款式榜上有名。这些大牌手袋每年的价格涨幅都超过了35%,增值幅度居然跑赢了一些基金和股市。“买基金不如买包”一度成为很多投资者自嘲的热门话题。

“二手奢侈品理财”的热潮随之而来。奢侈品,尤其是大牌流行款式的手袋,已经被贴上了实用、收藏、保值的标签。买了用了几年,不喜欢在二手奢侈品平台上卖了。也许反而会因为款式稀少,官方价格上涨,市场发行量少等原因而升值。

甚至有传言称“从二手奢侈品投资中获利的人群比例已经达到21%”。

但对于这个数据,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质疑。“现在流行的‘买包理财’的说法,不排除有人在炒作概念。”王鹏博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奢侈品只是在小范围内被公认为具有投资价值,与房地产、黄金完全不可比。”

“只有少数奢侈品可以算理财产品,这个比例不到10%。”作为奢侈品鉴定师,中检(浙江)产品质量鉴定专家、安洁莉联合创始人田歌说。靠二手奢侈品理财“发财”恐怕是一厢情愿。

作为奢侈品的重度消费者,凯琳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卖一个二手奢侈品包包,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三个是品牌、款式、颜色”。一个包包能否卖出高于起拍价的价格,首先要看它属于哪个品牌。“现在华伦天奴、普拉多、芬迪等品牌的包只能以低于7折的价格回收。”

凯琳不止一次卖过二手包。“百分之九十五的新款经典大牌包包还是很不错的,比如的巴克斯包,LV的经典老花眼包。有的包没背过几次,跟新的一样。几年后,当柜台价格上涨时,你仍然可以通过打折出售它们来获利。或者一些当季卖断货的热门机型,买了转手就能溢价卖出。小包比大包好。”

不过Caelyn也表示,普通人转卖二手包包牟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想用大牌包包投资,还是要有足够的“钱”。比如你买的包包,最好放在柜子里。“吕是值钱,但值钱的前提是,皮包应该是彩色的。一旦你用过它们,皮革就脏了,有需求的钱只能以普通价格转手。另外,二手商家不接受肩带丢失,没有配件的包。”

“所以,大牌包包其实并不保值。它们只是普通的消费品,时间久了会磨损。豪车老了也是这个道理。”凯琳说。

齐还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所谓大牌保值,一般来说只有爱马仕、、LV的市场流通性比较好。所谓的流行款也是在限定时间内,喜欢的人越多,越值钱。”

“喜欢,或者愿意买收藏,是大多数人入手大牌奢侈品的正常心理。为了赚钱而盲目购买的人,其实是背离了购买消费品的初衷。”田歌深有感触。

中国市场“拯救”奢侈品牌

但是,奢侈品牌的涨价并不是“一视同仁”。

据了解,此次被指涨价较高的LV Neverfull大号手袋,在国内的价格涨幅为2400元至15200元。而在欧洲,只涨了250欧元(约合人民币1780元),卖1550欧元(约合人民币11030元)。这也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如果在海外购买这款手袋,可以节省4000多元。

“奢侈品牌在竞争过程中的提价,可以增强自身品牌的保值性,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涨价是他们的营销策略,保持了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奢侈品市场研究专家、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秘书长欧阳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他认为,疫情影响下供应链紧张,因此奢侈品牌的涨价频率也在加快,以缓解市场压力。“全球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但中国的涨幅更明显,这一般是由进口关税和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等因素决定的。目前国内奢侈品售价基本比海外市场同类商品均价高出25%左右。”

事实上,早在10年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就发现,国内市场的箱包皮具价格与国外相比相差30%左右。珠宝价格差20% ~ 80%;高档手表产品国内外价差100% ~ 350%;化妆品的差价从40%到120%不等,最高达到188.5%。

“奢侈品牌的价格控制主要是基于不同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对奢侈品的旺盛需求,给了奢侈品牌高定价、频繁涨价的底气。

从各大品牌的财报中也可以发现,很多奢侈品牌在近几年受到疫情重创后,业绩得以恢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贡献。

爱马仕2021年财报显示,其全年总营收为89.82亿欧元,同比增长近42%。其中,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亚太地区(不含日本)收入增长强劲,近两年分别增长45%和65%。爱马仕官网显示,已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拓展新店,并在上海、苏州、宁波等地改扩建分店。



(北京国贸商城爱马仕店,图片/视觉中国)

LVMH集团2021年实现总销售额642亿欧元,同比增长44%,比2019年增长20%。净利润120亿欧元,较2020年增长156%,较2019年增长68%。运营自由现金流超过130亿欧元。

财报发布后,LVMH集团总裁表示:“虽然2021年中国顾客不能出国旅游,但他们从LVMH购买的商品比2019年还多。”同时,他认为“这种趋势还会继续”。

古驰母公司开云(kering)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34.7%,至176.45亿欧元,较2019年增长13%,录得净利润31.76亿欧元。开云董事总经理也对中国市场的消费持乐观态度,称在疫情期间,公司深化了国内业务,特别是通过阿里巴巴天猫平台、其在中国的网站和海南免税购物中心,促进了奢侈品销售的增长。

早在2020年底,贝恩咨询公司联合天猫平台发布了一份《2020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其中显示,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全球份额从上一年的11%跃升至20%,年增长率为48%。据预测,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到2020年,Mainland China是全球唯一一个增长的主要奢侈品市场。”贝恩公司高级全球合伙人当时说。

麦肯锡等机构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较前一年下降23%。但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曾经面临业绩危机的奢侈品牌,也选择大举投资中国市场,提高售价,以恢复元气。

然而,国内市场不会一直充当奢侈品牌的“生命线”。

欧阳认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意识在不断更新。随着奢侈品消费的‘年轻化’,大品牌的消费倾向也在逐渐淡化。”

他表示,00后年轻人的消费倾向正在经历从洋品牌到民族品牌的转变,对LV等国际奢侈品牌的忠诚度只会越来越低。以前,奢侈品牌基本上只在顶级时尚杂志上做广告,而现在,时代迫使这些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做出了很多改变。这是从事奢侈品行业十几年的欧阳早年“想都不敢想”的。“这是时代的潮流,他们必须这样做。奢侈品属于‘高端态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奢侈品的‘高端属性’。所以涨价也是这些品牌保持‘高端属性’的必然结果。”

“奢侈品牌改变不了中国市场,但中国市场会改变奢侈品牌。”欧阳说,从这个角度来看,“留给外国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时间不多了”。

(应受访者要求,凯琳、一琪、、欧阳为化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