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转微信第三方平台推荐(银联云闪付帮忙拆“围墙”支付宝、微信支付互通)

本报记者李冰

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正在向纵深推进。

日前,支付宝公布了与中国银联推进互联互通的进展:线上场景已向银联中国银联快捷通开放,首批覆盖85%的淘宝商户;上线,将在多个城市实现与银联中国银联快捷通的支付码扫码互认,计划明年3月覆盖全国所有城市。

与此同时,微信也于近日发布声明称,腾讯微信支付和银联中国银联快通正在推动支付和服务方面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换句话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正在实现“双向出行”。

“近期支付巨头在互联互通方面动作频频,意味着支付互联时代即将到来。”易观高级分析师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付宝和微信正在向中国银联快通开放支付场景,这意味着巨头生态开始从外部看到支付方式,这对于打破支付垄断,促进支付市场竞争是一种进步。”

支付宝已经给中国银联发了快速通

开放式在线支付场景

官方消息称,今年8月,支付宝已经完成接入银联中国银联快捷通的技术研发,逐步打通线上支付场景。打开交易场景的第一步是淘宝平台。目前,85%的淘宝店铺已经支持消费者通过中国银联快捷通支付。安装中国银联快通APP的用户,在淘宝购物提交订单后,可直接选择“中国银联快通”在支付宝收银台支付。

支付宝方面表示,未来双方将继续探索引入商业银行APP、手机支付等支付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支付服务。

支付宝转微信

此前,除银行卡外,淘宝的支付方式仅包括支付宝、余额宝、柏华等阿里体系内的支付方式。接入银联中国银联快速通,无疑是阿里生态开放的重要体现。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可以预测的是,接入阿里生态服务后,中国银联快速通的交易规模和交易笔数短期内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在用户支付习惯已经成熟的前提下,对场景的掌控越深,就越有话语权。

此外,在线上,支付宝和中国银联在2020年开始了基于条码互联互通业务的紧密沟通和探索,并在2020年底完成试点验证后逐步推广。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已有包括京、津、广、深、成、渝、Xi安等多个城市实现了收款码互认,计划明年3月覆盖全国所有城市。

同时,支付宝和银联共同推动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等23家银行和机构的开放合作,支持中国银联快通APP和所有银行和机构APP扫描支付宝付款码的支付功能。

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百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付是生态互联网巨头最重要的基础业务之一,已经成为所有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标配。无论是近期条码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还是目前互联网平台之间支付方式的互联互通,都是支付领域开放的重要进展,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微信支付和中国银联快捷通

实现离线条码的互认和扫描。

除了支付宝,微信近期也发布声明称,腾讯微信支付和银联中国银联快通正在推动支付和服务方面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此前,双方共同推动财付通、银联、建行、中行、交行、平安、中信等银行合作,实现手机银行App扫描微信支付码的支付功能。

可以看出,从支付宝和微信近期的动作来看,双方都在积极的互联互通上下了很大功夫“走”,但都巧妙地把银联中国银联快速通作为“桥梁”。这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充满想象的未来实现互联互通。

事实上,双方实现互联互通,打破支付鸿沟,既是业务底层逻辑的大势所趋,也是监管的要求。监管部门早就有意推动支付工具之间的互联互通。2019年,央行发布的《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推进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突破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的条码标识互认和扫描。”

那么,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最终实现互联互通需要多长时间?

余百成认为,今年,反垄断是央行在支付清算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支付的互联互通不存在技术障碍和技术难点,但变化多在支付的后端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的时间表最终取决于双方对关键问题的协商和标准的制定”。

王鹏博说,从用户感知来看,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只是时间问题。无论从监管者的决心还是商业基础设施的运营来看,互联互通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苏总结道:“拆除围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C端用户是利好。然而,对于曾经依靠行业主导地位展现业务的支付巨头来说,多年积累的护城河能否持续吸引和留住客户,在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对于所有支付机构来说,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充分竞争下,以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服务立足市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