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凯
[I]
第一次见到孙海洋是在山东聊城的阳谷县。
那时,他刚把在湖北老家认识的儿子孙卓送回学校。12月9日凌晨,他避开了所有媒体。就在大家猜测已经离开的时候,他突然出现了,一起出现的还有还在寻亲的杜晓华和已经寻亲成功的郭。好久不见的和郭一见面就拥抱在一起。
前一天,在连续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后,孙海洋的眼睛布满血丝,但他似乎很兴奋。他不断回答媒体的问题。我感到,激动中不仅有找到儿子的喜悦,还有一种复杂的情绪:这是孙卓生活了十四年的地方。
在现场,其他寻亲的家长也纷纷涌向孙海洋身边。十几个人举着标语,希望媒体帮助传播这个消息。当看到这一幕时,他迅速与郭的杜晓华等几位家长站成一排,并呼吁媒体多拍拍别人。
十四年来,除了张贴传单和寻找线索,孙海洋还接受了许多媒体采访,他的故事也被导演陈可辛拍成了电影《亲爱的》。他为其他父母建立了一个寻亲微信群,他还开通了微博Tik Tok,现在已经拥有数百万粉丝。因为他的热情和坚韧,很多寻亲的父母都把他当大哥。
当采访接近尾声时,孙海洋提出邀请所有在场的记者和亲属共进晚餐,地点在离孙卓学校不远的一家酒店。
他包了五六桌饭,每桌都配了一大锅本地土鸡和一大筐馒头。、郭、、杜小华和其他几个相熟的家长坐在一起。作为聊城人的郭,他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当地的美食。然而,孙海洋默默地拿起了馒头。吃了几口,他明显噎着了。他用锅里的馒头盛了一碗肉汤,一边吃一边喃喃自语。“孙卓告诉我,他是吃馒头长大的,我是吃米饭长大的。今天,我想体验一下儿子是怎么长大的。”
虽然不喜欢,但他还是坚持蘸肉汤吃了两个包子,并对旁边的杜晓华说,他想把普通话练好。因为和孙卓相处了两天,他发现自己的湖北口音和孙卓的山东口音交流有障碍,父子二人都要求对方多说普通话。
午饭后,孙海洋决定立即开车回深圳。我说不如休息一晚上再走,他摇摇头,好像急着要做什么。
后来,我得知孙海洋夫妇和孙卓分手前,他们在学校门口进行了一次长谈。孙海洋犹豫了很久,终于没有说出那个问题。彭打破了沉默。她在车上问儿子愿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回深圳。孙卓想了一下,点点头说他想回深圳学习。
[II]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彭一直默默地站在丈夫身边,不怎么说话。
但深入接触会发现,这是一个柔软而有耐心的母亲。彭爱笑,喜欢说自己的孩子:在国外读书的大女儿孙悦成绩优异,让父母“省心”;惠,儿孙满堂,当时还在上小学,性格开朗,喜欢各种文化活动,只是有点肤浅。
只有长子错过了他的十四岁,而彭在他心中也少了一大块。
她从学校听说,孙卓从小就是班干部,除了英语,其他科目都很好。她想通了,让姐姐孙悦给他补课,找个好家教。他会很快适应深圳的学习节奏。
彭说,当我第一次看到时,我感到亲切,我的父亲在我的眉毛之间看起来像我。在回湖北老家的高铁上,我的同场朋友情不自禁地向孙卓讲述了他父母这些年寻找亲人的辛苦。后来,孙卓说他有点晕车。彭急忙对说,你累了,休息一下吧。她注意到这个孩子可能有点紧张。
这时候,孙和彭都笑了,而彭觉得那是母子之间的一种会意。
婚礼结束后,孙卓和他的父母与奶奶进行了视频通话。
事实上,她有很多话要对孙卓说。订婚的第二天晚上,她拉着孙卓聊了这么多年家里的变化,夫妻俩这些年的生活,还有她回深圳后对孙卓的打算,都是她在说。后来,她问孙卓,你有什么想告诉你妈妈的吗?孙卓想了一会儿,说“不”。她心里一疼,说:睡觉吧。孙卓出去后,她独自哭了很长时间。
回想起这些,彭又哭了,那是她在采访中唯一一次情绪崩溃。孩子已经找到了,但彭不确定该如何弥补这十四年来失去的母子关系。
[三]
我在深圳又见到了孙海洋。
这对夫妇租的房子紧挨着孩子们的孙辉学校,这是一个两居室的房子,位于该市一个村庄的自建建筑中。通常一家三口的生活。家里的陈设比较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
他们分别在的家里和彭的家里。因为经常有人来家里,孙辉面对陌生人并不胆怯。他礼貌地问候来访者。他父母让他先做作业,然后他乖乖回房间。
孙海洋的手机似乎永远在充电。他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剩下的就是不停回微信。各位记者,各位亲友,各位各界网友...与此同时,一名山东网民打来电话,要求孙海洋感谢山东养育了孙卓,并要求他取消Tik Tok和微博退出互联网。他也回了一句“谢谢”。
孙海洋挂了电话后,我问他你是否不生气。他说,找了孙卓这么多年,他发脾气已经很久了。这位网友也很善良。然后他笑了笑,点了根烟,开始抽烟。
经过十四年的风风雨雨,他的妻子彭说变了,他过去像炮筒一样炸了。
回到深圳后的这几天,如果家里没有记者采访,夫妻俩就会坐在客厅看手机。忙着看关于的“假户口”和在深市上学的报道,彭则开着车翻遍之前关于寻找孩子的报道,或者点开网友私信回复,聊家里的几个孩子。
除了订婚的喜悦,这对夫妇越来越担心:孙卓会改变主意吗?他回来应该去哪里上学?一个星期没有安稳睡觉的孙海洋说,他不敢让自己睡得太沉,怕醒来时是个梦。
这一次,孙海洋的主要任务是为孙卓找一所学校。文化程度低的情侣们都在抢着准备材料。每次资料寄出前,彭都会拍下照片,寄给远在新加坡的女儿孙悦看。
孙悦彻底经历了家庭变故,孙海洋回首往事时感到内疚——让她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中长大。彭说,孙悦从小就很独立。从小学到高考,到出国留学,都是他自己做的决定,这是家人的骄傲,也是妻子的精神支柱。
起初,网上有一些传言说孙海洋和他的妻子“重男轻女”,孙悦后来接受了一家媒体的采访进行澄清。在采访孙海洋的家人时,我能感觉到尽管有痛苦,这个家庭仍然是和谐和温暖的。孙海洋说,这几年,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要把家里的事办好,不然就算孩子找回来了,他也留不住。
彭说,等回来后,肯定会更加偏袒他。毕竟姐姐哥哥失踪这么多年会明白的。
今年年底就要毕业的孙悦,选择了回到深圳的父母身边。彭很兴奋:一家五口终于可以在春节团聚了。说到这,她眼睛一亮。
[四]
12月19日,孙海洋在龙华区一家五星级酒店设宴款待所有前来庆祝孙卓光复的朋友。
一大早,我跟着孙海洋去了他的包子店。孙海洋说,今天宴会最重要的是这个包子。他孙海洋家的包子一定要给每个来的人。
拿着包子,在去酒店的路上,孙海洋第一次主动跟我说起了他的过去。
他在长江边长大,那是湖北监利的一个村庄。小学毕业后,他不读书,学做包子。19岁一个人去武汉做包子生意,赚几毛钱。第一年带着一万块钱回了老家,在全村引起了轰动。
后来他和老婆一路南下,把包子铺开到深圳,带出了村里很多人。
他说,20年前,深圳还没有连锁包子铺,生意很红火。当他的孩子丢失时,他正打算和他的老乡合伙开一家商店。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也被搁置。
说到这里,他有点落寞。
那天的酒席气氛热烈,很多人前来祝福。一个不知名的蛋糕店老板带来了一个专门为孙海洋一个家庭制作的蛋糕,蛋糕上有一个五口之家的小画像。
网友送的蛋糕。
席间,还有十几个还在寻亲的家长。他们是来祝福孙海洋的,他们也想向媒体求助。孙海洋说,一些家长听说他找到孩子后,双腿变得无力,他们担心他以后会离开这个团体。
他说他不会离开。他对这些父母有责任。我们必须帮助他们传播消息,找到孩子。
送孙卓回阳谷一周后,孙海洋给深圳公安局送来锦旗,举办答谢宴,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接待十几个寻求帮助的家长,但孙卓的学校一直没有很好地落实。
“孙卓一天没回到我身边,我就一天坐立不安。”
他们看了太多失落的东西的故事。这对夫妇最终决定带孙卓回去。
阳谷出发的日子是冬至。孙海洋一大早就起来收拾行李,翻出几叠失踪儿童启事,还有一包孙卓被拐前穿过的衣服,放在家里已经十四年了。
翻着这些旧物,孙海洋发了一条朋友圈:“希望这个地球上不再有这样的名片,世界不再有转机。”
之后,我们的采访就告一段落了。
后来在孙海洋夫妇的社交账号上,我看到他们三人离开阳谷,去了庐山。彭发了一张父子的摄影随笔,说“就像海洋现在的心情,和儿子合影,小心翼翼,怕他反感”。
我打电话给孙海洋祝贺他。想到前几天和他聊天,开玩笑说孙卓回家是今年年底的大结局,全国人民都在追。此刻,我好像从记者变成了追剧的观众。
12月27日,离开了14年的孙卓终于回家了。彭和一起去看海。孙海洋问孙卓是否敢驾驶海上摩托车。孙卓开了一圈,说他不满意。他又开了一个圈子。
当天,孙海洋还在微博中公布了一个好消息:孙卓已经在深圳找到了一所合适且满意的学校。
孙海洋把他的微博名“孙海洋荀子”改成了“孙海洋一家”。
编辑:黄芳图片编辑:申克
校对: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