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发生火灾,不要惊慌。这些地方将增加消防安全疏散标志,为公众指明方向。作为北京市地方标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设置标准》近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除了在儿童游乐厅、教育培训机构、老年护理设施设置消防疏散导向标识外,还将在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步行街设置户外消防安全疏散标识和街区导向图。
与一直执行的标准不同,此次征求意见的修订标准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增加了一系列消防安全相关的新内容。比如,征求意见稿提出,托儿所、幼儿园儿童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在商业建筑或者写字楼内设立的教育培训机构;3层及以上、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养老设施,应当在疏散走廊和主要疏散通道增设消防疏散指示标志。
注重文物和历史风貌的保护也是修订后的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一大特点。在征求意见稿中,特别增加了许多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的消防要求。比如在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设置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要注意与环境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协调和保护。
今后,在历史文化街区或商业步行街遇到突然迷失方向的情况,会有户外消防安全疏散标识和街区引导图为行人“指路”。根据修订征求意见稿,历史文化街区和商业步行街路网复杂。为了避免人们在火灾中迷路,应在街区内设置疏散引导系统,引导人们疏散到街区的出入口或紧急避难所。室外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应每隔一定间隔连续设置,以保证疏散人员在当前标志位置能看到下一个标志。在道路交叉口,应当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标明疏散路线的正确方向,并标明东南、西北、东南方向。
但在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步行街主要出入口附近或者街区内行人需要选择出行方向的主要路口附近,应当设置街区导向图。户外街区指引图要标注东南西北方向。街区引导图的布局应该与观察者的位置一致。街区导向图的设置密度应与人流相协调,同方向设置距离不宜大于1000m。